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的效果分析

陈宗达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500

【摘要】目的:分析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年7月-2017年3月期间收录的惊厥患儿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分析对象,通过数字法规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单独选择苯巴比妥治疗,分析组选择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统计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分析组患儿的有效率在对照组之上,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分析组之上,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惊厥的过程中,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控制惊厥症状出现和降低并发症发生,可大量临床运用。

【关键词】苯巴比妥;地西泮;小儿惊厥;临床效果

惊厥是儿科中发生率较高的急症,以婴幼儿位高发人群。惊厥的诱导因素呈现多样化,如:低血糖症、低镁血症、低钙血症、颅内感染、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以及中毒等。根据临床研究证明[1],惊厥的并发症危害较大,且具有较高发生率;同时,在所有惊厥存活患儿中,产生后遗症的患者占20%左右。惊厥对患而身体健康危害较大,严重阻碍患儿的生长发育,应给予关注,及时实施合理的早期治疗[2]。在惊厥的治疗过程中,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的手段进行,其中使用率较高的为止惊药。我院分析了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详细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4年7月-2017年3月期间收录的惊厥患儿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分析对象,通过数字法规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患儿22例,女患儿18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年龄(2.51±1.04)岁;病程1-3个月,平均病程(1.23±0.34)个月。分析组中男患儿25例,女患儿15例;年龄4个月-6岁,平均年龄(2.46±1.17)岁;病程1-5个月,平均病程(1.35±0.28)个月。对照组患儿和分析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单独选择苯巴比妥治疗,苯巴比妥注射液(国药准字H11020638)给予方式为静脉滴注,剂量为10-15mg/kg,在半小时-1小时之内滴注完毕,逐渐降低药物剂量,若无明显效果可每隔半小时给予一次。

分析组选择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苯巴比妥使用方法和剂量与对照组相同;地西泮注射液(国药准字H32020869)给予方式为静脉推注,剂量为0.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4mg,若无明显效果可再次给予。

1.3观察标准

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有效率主要分为显效、好转和无效,其中显效:无惊厥症状发生,患儿意识正常;好转:患儿惊厥发作频率下降,发作间隔时间增加,意识逐渐恢复;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有效率=显效+好转。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通过SPSS13.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为表达方式;当P<0.05时,说明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分析组患儿的有效率在对照组之上,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分析组患儿主要出现智力异常、癫痫、轻度脑功能异常和复发等并发症,总发生例数为5例发生,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儿除分析组并发症之外,还出现了共济失衡症状,总发生例数为13例症,发生率为32.5%。可见,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分析组之上,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小儿惊厥的临床治疗中,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苯巴比妥是一种巴比妥类药物,其治疗原理为阻碍脑干网状结构的激活运动,降低脑神经冲动引起的大脑皮质反应,同时充分发挥其阻碍作用增加抑制面积,尽可能防止脑皮质兴奋,最终起到催眠看、镇静和抗惊厥的功效。同时,也有临床研究证明[3],苯巴比妥在临床上有明显疗效,并具有药效时间长和起效快的优势。苯巴比妥可尽可能避免谷氨酸活跃,阻碍GABA,发挥阻断中枢神经多突触和单突触传递过程的作用,最终减轻癫痫灶高频放电和蔓延情况。地西泮可与中枢系统苯二氮卓受体发生反应,使GABA有效释放,可起到催眠、镇静、防惊厥以及帮助肌肉松弛的功效[4]。地西泮具有较高的抗惊厥功效,其作用在氯氮卓的十倍左右,患儿服药后可在短时间内充分洗手,且血浓度可在一小时内升到高峰。有临床研究表明[5],单独给予患儿地西泮抗惊厥效果明显,却极易再次发作,临床疗效未达到想要的效果。而另有研究证明[6],苯巴比妥与地西泮有一定协同作用,将两者结合使用可最大程度阻碍谷氨酸活跃,有效阻断中枢神经多突触和单突触传递过程,防止脑部高频放电情况。

综上所述,在治疗小儿惊厥的过程中,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控制惊厥症状出现和降低并发症发生,可大量临床运用。

【参考文献】

[1]裴文利.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对小儿惊厥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15):41-42.

[2]何益春,周卫军.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23(19):152-153.

[3]周正航.联用地西泮和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31(19):153-154.

[4]韩传映.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25(14):175-176.

[5]任虹,刘岩.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惊厥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190-191.

[6]荣桂红.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7(8):24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