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治疗乳牙根尖周病疗效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不同药物治疗乳牙根尖周病疗效对比

王艳梅

王艳梅(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口腔科620010)

【中图分类号】R78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3-0426-02

【摘要】目的观察使用Vitapex糊剂、碘仿氧化锌糊剂以及自制抗生素糊剂治疗乳牙根尖周病的疗效,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急、慢性根尖周病患儿300例(300颗患牙),并将这300例随机分为A组(碘仿氧化锌糊剂组)、B组(自制抗生素糊剂组)、C组(Vitapex糊剂组)各100例,分别进行根管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90天,A组治疗有效率为89.92%,B组为91.94%,C组为91.84%,3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年,A组治疗有效率为78.58%,B组为90.73%,C组为91.68%,A组分别与B组、C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Vitapex糊剂以及自制抗生素糊剂对乳牙根尖周病均有显著效果,可以在临床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应用。

【关键词】乳牙根尖周病充填药物Vitapex糊剂

一般来说,乳牙根尖周病多数都是由牙髓感染或是龋源性牙髓病导致的,而乳牙根管治疗方式是指通过根管预备以及药物进行消毒来去除感染物质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但是由于乳牙的生理解剖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临床中通常是选择能够吸收的充填药物来对根管进行填充,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根尖周病的愈合以及预防此病的发生,目前来说,这种方式是临床上治疗感染乳牙根效果最好的方式,本文比较了临床中常用的不同类型的乳牙根管充填物,以此来找到一种效果更突出的乳牙根充填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口腔科门诊于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300例(300颗牙齿)急、慢性乳牙根尖周病例,年龄5-12岁,其中男180例,170颗患牙;女120例,130颗患牙;其中乳前牙78颗,第一乳磨牙112颗,第二乳磨牙110颗,所选乳牙术前X线摄片均显示处于牙根稳定期或者牙根吸收不超过根尖的1/3。随机分成A,B,C组各100例。3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A组行碘仿氧化锌糊剂根管充填,B组行自制抗生素糊剂根管充填,C组用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药物:将碘仿(哈尔滨齿科器材厂)和氧化锌(南昌医药化工厂)按1∶2比例与丁香油(上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齿科药物厂)调和成便于根充的碘仿氧化锌糊剂。自制抗生素糊剂为我院自配(罗红霉素0.15g,甲硝唑0.2g,地塞米松0.75g,碘仿0.1g于无菌室碾粉过筛消毒,棕色瓶保存,使用时与木榴油调成糊剂)。Vitapex糊剂(日本现代制药工业株式会社,注射型)。

填充方式:首先了解乳牙根尖的病变范围以及牙根吸收情况,了解根管形态、长度以及与恒牙胚关系等等,治疗前对其拍摄X线片,对于急性发作的患牙,先行开髓,开放髓腔,对其进行清洗后置一碘酊棉球于髓腔内,对已形成黏膜下脓肿的切开排脓及全身抗炎治疗,经髓腔引流数日,急性炎症消退后再行常规慢性乳牙根尖周炎治疗步骤,所有患牙均行常规制备洞形,去除髓室和根管内的坏死牙髓,不勉强去除根管壁感染的牙本质,用生理盐水和3%双氧水交替冲洗,隔湿干燥,将含有樟脑酚的小棉球放在根管口,以丁香油氧化锌糊剂暂封1周。待患儿复诊时无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患牙无叩痛、根管无渗液、牙龈无红肿时,进行冲洗、吸干,在有效隔湿下,再根据分组分别将碘仿氧化锌糊剂、自制抗生素糊剂用螺旋输送针导满根管,Vitapex糊剂(注射型)直接加压注入糊剂于根管内,同时缓慢抽提注射器,待根管内有黄色糊剂溢出时,移出注射器。并使髓室底、根管口有一定量的糊剂覆盖,磷酸锌黏固粉垫底,拍X线片,观察根充效果。复合树脂或玻璃离子永久充填,调牙合。

1.3疗效评价

手术后90天、一年复查期,对X线片评价并观察其疗效,①术后以及复查之时均无自觉症状,且牙龈正常,无叩痛,患牙无异常松动,X线片显示根尖周病变消失或原病变区缩小,继承恒牙胚未受损,则为成功;②无症状和体征,咬合功能良好,X线片示根尖周病变无变化,继承恒牙胚未受损,则为进步;③患牙术后及复查时出现不适,有自发痛、咬合痛、牙龈红肿、窦道形成,或患牙松动等,X线片示根尖周病变扩大,牙根病理性吸收,则认为失败。成功、进步合计为有效。

2结果

术后90天,A组治疗有效率为89.92%,B组为91.94%,C组为91.84%,3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年,A组治疗有效率为78.58%,B组为90.73%,C组为91.68%,A组分别与B组、C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讨论

乳牙作为儿童的咀嚼器官,对其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乳牙的牙髓病、根尖周病在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病,同时也是导致乳牙过早缺失的因素之一,就目前来说,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乳牙感染根管行根管治疗,这样能够保护乳牙、避免乳牙早失,而在此过程中充填糊剂的质量至关重要。由于乳牙的生理剖析特性与其它不同,因此其对填充物要求也比较苛刻,但是目前在临床中并未发现能够完全符合乳牙的充填物,常用的则是本文资料中采用的药物。

碘仿氧化锌糊剂作为常用根充药物,虽然有杀菌、对恒牙胚无害、X线阻射、根尖超充的糊剂可被吸收、容易充入等优点,但这种根充药物吸收能很好迟缓乳牙牙根生理性吸收,并有短暂炎症、出现糊剂不完全吸收等缺点。本次试验中发现5例患牙在使用碘仿氧化锌糊剂充填后,临床检查发现其有疼痛现象,并伴有松动、叩痛、牙龈红肿,由此说明氧化锌超充不易吸收,对根尖周组织刺激较大。

因乳牙的髓室底常有副根管到达根分歧部位的根周组织,本试验中采用在髓室底、根管口将一定量的糊剂覆盖,有效地提高根充疗效。本试验中,显效的病例其瘘管均在4~8周内闭合,尖周阴影在3~6个月消失,代之出现密度较高的骨组织影像;失败的病例分别出现充填后明显咀嚼痛、颊侧或根分歧部位龈肿胀、瘘管复发等,造成治疗失败的因素较多,如适应证选择不当、根管消毒不彻底、根管充填不密合、根管充填糊剂的吸收不完全等。即使根管治疗较好地完成以后,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调牙合或做全冠保护,仍可导致治疗失败。

儿童疾病应该采取快速、无痛、复诊率低的治疗方法,在本次试验中,自制抗生素糊剂、Vitapex糊剂治疗乳牙根尖周病疗效均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备战,王佐林.儿童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的临床分型与治疗[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7年01期56-58.

[2]吕晶,刘英群.RANKL在人乳牙根生理性吸收过程中的表达[J].口腔医学研究,2006年05期94-97.

[3]刘进.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问题(一)——磨牙问题20年回顾[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5期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