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正令行,亲师乐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1

身正令行,亲师乐道

郑磊

——浅谈中职班主任工作

郑磊山东省阳信县职业中专251800

摘要:中职学校的学生复杂多样,教学任务繁重,这就需要班主任付出极大的工作热情,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浅谈

一、加强班主任修养,提高人格魅力,树立威信

1.班主任要培养自身的良好品德。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对学生来说,一个成功的班主任是他们崇拜与模仿的对象,所以班主任在学生面前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有分寸,有涵养,切不可胡言乱语,信口开河。而且要言行一致,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作为一名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还体现在对教育工作的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及兢兢业业、不计名利的工作态度,能够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班主任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尊重。

2.班主任要养成良好的性格。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班主任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产生挫折感,影响工作。因此,作为班主任还须努力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挫折耐受力,养成热情开朗、宠辱不惊、意志坚定、积极进取的品格,自觉抵制各种不利因素的刺激和影响,采取适合的方式化解自己的压力,使自己的情感冲动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切忌在遭受挫折后,把愤怒的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或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工作。

3.班主任要注重仪表、风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的仪表,生活作风和行为习惯对威信的获得也有重要影响。许多研究表明,班主任仪表大方,衣着整洁朴素会引起学生的好感。所以,教师衣着打扮要整洁朴素,切忌穿奇装异服;举止姿态要自然大方,沉稳端庄,这些都会给学生好感,赢得尊重。

二、真诚相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班主任,通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同样的道理,不同的班主任讲,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主要是学生对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情感所致。古人云“亲其师,信其言,乐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

中职学校的许多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从小到大很少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重视。比起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不缺少狂轰滥炸式的批评教育,缺少的是关心和爱护。有的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给这些学生莫大的鼓励,甚至会让他们欣喜万分。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智尚未成熟,遇事不能妥善处理,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有诚心,有耐心地去关爱他们。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关爱学生不是迁就纵容,决不能为了取悦学生而放弃原则,或者和学生讲哥们义气,出现教师不像教师、学生不像学生的局面。一个与学生建立表面友好而实际低级庸俗关系的班主任,容易与他们扮演的师长角色发生角色冲突,降低在学生中的威信。

三、培养得力的班干部,建立“人人成才”的理念,树立积极向上的班风

虽然班级工作以班主任为主,但一群能使学生乐于服从的班干部也很重要。班干部积极有效的工作能使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班干部起着导向的作用,是班级的带头人。所以,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对班干部的要求格外严格,牢抓班团干部的思想教育及过硬作风的培养,充分调动发挥其核心带头作用,让他们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在树立起班级模范先进的同时,班主任也决不能放弃对问题学生的管理,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直接关系到班级的整体建设和学生的个体成长与发展。要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首先必须弄清楚问题学生的问题所在,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才能对症下药。问题学生对班级工作的消极抵触情绪以及不良行为,究其实质绝大多数都不是恶意的,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事物的辨别认识能力不足以及以往的不良习惯而造成。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投入极大的耐心与热情与这些问题学生作深入细致的思想交流,将德育和心育结合起来,以提高转化成效,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事实证明,这些问题学生有着很大的可塑牲,这就需要班主任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潜心钻研教育业务与教育方法,并将理论结合于教育实践,因材施教。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带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体贴和帮助,努力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百花齐放春满园,一枝独秀不是春。”只要在班集体中形成先进生模范带头,后进生不甘落后的良好态势,就一定能够创建出团结活泼,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

四、积极开展班级活动,着力培养团队精神

注重班级各种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并以此促进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树立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培养集体精神,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校组织开展的的各种活动和比赛,都要和学生一起精心准备,全心投入,并且在活动后都要及时召开班会,总结得失,从中提炼出一些道理,以陶冶同学的情操,培养良好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孟广平《当代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2]路海东《教育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汤生玲曹晔《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