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结合治未病思想在防治慢性支气管炎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健康教育结合治未病思想在防治慢性支气管炎中的作用

桂红芝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700)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结合治未病思想在防治慢性支气管炎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6月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健康教育,研究组根据治未病思想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得分及近1年内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治未病思想进行健康教育,对疾病复发及并发症可起到积极的防治作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治未病思想;慢性支气管炎

【中图分类号】R56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310-01

慢性支气管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一旦在治疗上掉以轻心将可能继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严重疾病,但该病具有病程长、易发作的特点,往往难以彻底根治,只有通过日常良好的自我管理来延长缓解期[1]。因此,如何做好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值得探讨。我院根据治未病思想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6月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且为疾病缓解期,排除其他慢性气道疾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57.4±8.3)岁,病程1.5~13年,平均病程(6.9±2.4)年,小学及以下18例,初中33例,高中及以上9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学历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一般性知识宣教,发放教育手册。研究组根据治未病思想进行健康教育,发放教育手册,并向患者讲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等知识,以及治未病思想的涵义、方法、目的及意义,争取患者的配合,治未病的具体方法有以下措施:(1)情志护理;向患者介绍一些可操作性强的心理干预方法,如“说理开导法”、“以情胜情法”、“注意力转移法”、“静志安神法”等,可有助于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2)合理膳食;饮食原则为清淡、易消化、有营养,忌食辛辣、肥甘、甜腻之品,少食多餐,可多进食雪梨、木耳、山药等具有健脾养肺祛痰功效的食品,少吃海鲜鱼虾,可经常食用干姜,能够散寒温中、治寒饮痰嗽。同时要多饮水,以促进痰液排出,尤其是在夏季与冬季。(3)加强锻炼;运动形式有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气功疗法等,宜在餐后1h运动,以不疲劳为度。同时教会患者腹式呼吸的方法,有助于改善肺部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症状[2]。(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做到起居有常,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接触变应原,不养猫狗等宠物,外出时最好戴口罩,注意防寒保暖。同时吸烟有害无益,目前认为吸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戒烟。(5)冬病夏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阳气亏虚、恶寒怕冷,冬季是最易发病且病情更为严重的时间。而伏天人体阳气旺盛,是祛散寒气的最佳时机,应在夏季抓紧治疗与巩固。

1.3观察指标

(1)患者出院时采用本院自制健康知识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测试,包括疾病基本知识、健康基本技能、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处方药剂阅读能力共4个大项,每项25分,满分100分。(2)门诊或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近1年内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取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健康知识得分比较

研究组健康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健康知识得分比较(分)

3.讨论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它强调防重于治,无论是对于健康人群还是亚健康人群或患者,在养生保健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4]。慢性支气管炎病程迁延,总体疗效欠佳,多数患者只有通过日常保养防止病情进行性发展。因此,对这类患者的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本研究对研究组患者根据治未病思想进行健康教育,与常规的一般性宣教相比,在内容与方法上更详尽更有针对性,结果显示,患者对中医治未病思想比较认同,依从性好,健康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近1年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也较对照组降低,说明根据治未病思想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地掌握相关健康知识与技能,从而有效预防了并发症或复发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治未病思想进行健康教育,对疾病复发及并发症可起到积极的防治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广钦,任珺.健康教育联合临床路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的有效性[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9):1138-1140.

[2]程羽,孙增坤,袁萌,等.基于治未病思想探索中医健康管理新模式[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26(11):3993-3995.

[3]王莺燕.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15,16(B05):347-347.

[4]苗斌.“治未病”思想在慢性支气管炎防护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2011,33(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