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浅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

贾宾

贾宾

(山西省大同同祥医院037006)

【摘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对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改进,传统的胆囊切除术针对性差,对患者的创伤大,伤口面积大,愈合慢,并发症问题严重,对患者是一种折磨,随着科技的进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发展,为外科医生和病患带来了福音,但是LC术并发症问题仍然困扰着医生和患者,对其原因、术中预防和手术后处理方式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临床经验总结,通过资料加以分析,希望能从手术过程和手术后的各项操作中及时的发现并发症并加以准确处理。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发症预防措施

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概述

在胆道外科治疗中常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分为顺行性和逆行性两种切除方式,这种手术形式极大的改善了治疗效果,过去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对患者伤害极大,对医生的手术难度也比较大,自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近年来不断加快发展,逐渐成为胆道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其方法主要是通过特制的管道将定量的二氧化碳注入人体内,使腹部的压力值上升,然后在患者腹部划开四个小洞,解剖胆囊的三角区结构,采取一定措施保护隔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再将胆囊和解释切除,如果胆囊过大,则应该将胆囊移至腹壁穿刺口,将胆囊切开通过吸引器将胆石吸出,或通过一定的工具将结石夹出,结石夹出后,待胆囊塌陷后,在腹腔镜下将其取出体外,整个手术流程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并且简便安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以下优点,其创口小,在腹部进行切口时,小洞半径不超过1厘米,基本不会让身体产生疤痕,素有“钥匙孔”之称,在术中采取静脉麻醉,患者在沉睡状态中进行手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手术后恢复快,减轻了对内脏和内脏器官功能的影响,极大的缩小了恢复时间。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手术后不超过八个小时即可下床,一天内即可进食和排泄,三到五天即可出院,一周后基本恢复,其住院治疗费用较低。最后,在手术中出血少,属于微创手术,对于血管的处理更加精细,如应用超声刀等先进设备,其止血效果好,极大的减少了出血量。

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

1、术中并发症

首先,是出血,术后出血相对少见,而术中出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较常出现,其发生率在某些医院的临床统计资料中,高达百分之四左右。主要是由于胆囊动脉出血、门静脉损伤出血和胆囊床出血三方面引起的,探究其原因如下:由于胆囊炎症较重,明显出现水肿状况,并且与胆囊严重黏,解剖难度大,对于Calot三角盲目剖解导致出血。因此,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对于Calot三角的分离,一定要谨慎操作,由于充血水肿造成黏接严重,胆囊动脉等难以辨清,或者由于大量脂肪堆积,造成炎症的反映,胆囊动脉的小分支受炎症影响而容易出血,特别是急性胆囊炎更容易发生出血。因此,在手术中遇到出血状况,一定要先保存镇静,在一般情况下,要先区分开胆囊管与胆囊动脉,通过监视器观察动脉的搏动情况,在分离三角时,先分离浆膜,通过电钩将浆膜层轻轻挑起,确保电钩下没有粘呆血管再进行电切。如果胆囊动脉在术中发生断裂喷血的情况,一定要克制惊慌的情绪,先用吸引器将已发生的出血止住,在出血处用纱布按住,也可以用左手抓钳压住喷血处,右手用双极电凝止血钳夹住喷血处,之后可以有两种止血方法,其一是血管断裂处用血钳夹住,让手术助手用钛钳夹住断端,其二是用电凝止血,待胆囊切除后再补钛钳。如果是急性炎症胆囊出血,可以采用边切边凝血的方法,如果要进一步保证手术的安全可以用钛钳加以辅助。对于胆囊床出血的情况,可以采用重复电凝的方法,或者用快速胶止血。如果止血方法可能会伤害到肝胆管,就应该立即中转开腹。

其次,是肝胆管损伤,这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中肝总管的损伤案例最多,主要还包括副肝管损伤和横断损伤。其发生的原因主要如下,对于腹腔镜操作不熟练,经验不足导致,解剖不清,牵拉不当,就爱那个肝总管当做胆囊管进行操作;患者如果过于肥胖或者有气腹不佳的情况,严重影响手术视野,或者出现出血的情况影响手术的清晰度,也会导致肝胆管的损伤;对于有感官的解剖变异、胆囊管过短或胆囊管增粗等内容处理不当;胆囊三角区充血水肿的情况下,胆囊壁会明显增厚,胆囊萎缩或者胆囊管嵌顿性结石等方面原因都可造成胆管损伤;由于胆总管与胆囊管之间交接,并且其解剖关系不清,极易使胆管受损。如果出血情况发生,过多的使用电钩也会导致肝胆管损伤。

2、__________术后并发症

首先,是黄疸,多发生于急性胆囊炎并结石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由于切除的部位发生炎性水肿,胆总管受到渗液的压迫,胆囊内炎性胆汁手术中流入胆道所导致的一过性黄疸。但是出血黄疸也并不是都由于胆总管受损引起的,如果在术后发生黄疸,经过治疗没有缓解甚至是加重,应该果断进行手术探查。

其次,是胆漏,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容易造成胆汁性腹膜炎。其发生原因多为胆总管损伤,或者胆管未关闭等内容,其症状主要体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腹部压痛、反跳痛、提示胆漏。在手术后,应该对腹膜的刺激征进行严密观察,黄疸和肛门的排气情况尤为重要。胆囊床胆汁漏主要是由于胆囊床分离过身,而损害了肝脏,如果在手术期间,对于胆漏有所质疑可以放置引流管,在术后如果出现腹膜炎等情况,可以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吸胆汁和置管引流进行治疗。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其他一些术后并发症。术后切口感染,由于在中腹壁刺穿孔时,穿刺口愈合不良,对合不整,切口周边皮肤坏死或者缺血等情况,导致切口感染;术后背痛,是指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由于输入二氧化碳导致膈肌吸收后刺激膈神经导致背部疼痛,如果在手术后放置引流管可以缓解;在手术后,由于结石取出后,没有风和腹膜膜层或腱膜层导致的切口疝。胆绞痛:原因是胆囊床积液刺激胆管痉挛,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压力增高,oddi括约肌的收缩扩张紊乱引起胆道痉挛。

结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胆管及结石治疗方式,其改变了传统治疗方法的许多缺点,针对目前腹腔镜切除术仍会引发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更好的提高手术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入院原因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1995年3期

[2]张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例[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8年10期

[3]张文新;;采用TriPort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中华腔镜外科学报;2011年3期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