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割礼”和“净礼”对防治尿路刺激征发生的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穆斯林“割礼”和“净礼”对防治尿路刺激征发生的调查分析

康瑞1王泺镔1马力扬2

康瑞1王泺镔1马力扬2

(1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2007临床本科2班甘肃兰州730030)

(2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中图分类号】R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9-0182-02

【摘要】目的了解农村男性穆斯林行“净礼”和“割礼”对尿路感染及炎症所致的尿路刺激征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义诊现场问卷,对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回族聚居地区360名20~60岁男性穆斯林农村居民进行了调查。结果360例农村男性穆斯林样本中尿路刺激征阳性率26.4%,“割礼”组尿路刺激征阳性率25.4%,未“割礼”组2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净礼”组尿路刺激征阳性率23.2%,未“净礼”组42.4%,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割礼”+“净礼”组的尿路刺激征阳性率为24.6%,远低于未“割礼”+未“净礼”组的48.6%(P<0.05)。结论“割礼”和“净礼”对防治尿路刺激征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尿路刺激征包皮环切穆斯林割礼净礼小净大净

尿路刺激征是男性尿路系统中常见的症状,尤其在医疗水平落后的地区更是常见[1]。伊斯兰教规定男教民需在成年前即12岁行“割礼”(又称“逊乃提”,医学上称“包皮环切术”),目的是切除部分包皮以保持清洁[2];穆斯林每日做五番拜功前都要行“净礼”,包括“大净”和“小净”[3]即净下(清洗会阴部)。为了解农村男性穆斯林行“净礼”和“割礼”对尿道感染、炎症所致尿路刺激征的影响,笔者对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回族聚居地区360名20~60岁农村男性穆斯林居民尿路刺激征的发生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齐家镇360名男性穆斯林村民,年龄在20~60岁,平均48.8岁。

1.2调查方法及内容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从前来参加义诊的村民中随机选取20~60岁的男性穆斯林村民,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问卷调查员通过面对面询问的方法收集资料,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是否行“割礼”或“逊乃提”(包皮环切术)、礼拜次数及有无尿路刺激征等情况。

1.3判断标准

凡自我感觉有尿频、尿急、尿痛、尿意不尽、排尿不适中任何一项者,认为尿路刺激征阳性;每周“净礼”(洗大或小净)2次以上者归为“净礼”组,小于等于2次者为未“净礼”组。

1.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双录入法录入数据,以控制数据录入质量。根据数据资料特征,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60名男性穆斯林村民尿路刺激征发生情况见表1。360名男性穆斯林村民中出现尿路刺激征者占26.7%;“割礼”组尿路刺激征阳性率25.4%,未“割礼”组阳性率27.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净礼”组尿路刺激征阳性率23.2%,未“净礼”组阳性率42.4%,二者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割礼”+“净礼”组的阳性率为24.6%,未“割礼”+未“净礼”组的48.6%,二者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360名男性穆斯林村民尿路刺激征发生情况(n/%)

*“净礼”组和未“净礼”组相比P<0.05;△“割礼”+“净礼”组与未“割礼”+未“净礼”组相比P<0.05

3讨论

“割礼”俗称“逊乃提”,是阿拉伯语“赫特乃”的意译,指男性穆斯林于12岁前所进行的外阴包皮部分或全部切除[4]。“割礼”是保持生殖器清洁和“净下”时清洗彻底[5]、防治生殖器官积垢致病,有益于夫妻健康的习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现代医学中则相当于“包皮环切术”,过去在清真寺设专人进行“割礼”,后来逐步归为外科领域,现在绝大多数都是请阿訇祈祷后去医院实施。“净礼”取阿拉伯语“泰哈赖”的意译,包括“大净”和“小净”,“大净”可包括“小净”,“小净”不能代替“大净”,为穆斯林的日常清洗礼节。“小净”俗称“阿卜代思”,阿拉伯语“渥都”的意译,是穆斯林在礼拜之前所做的清洗仪式,清洗的部位有:手、前臂、口、鼻、耳、脸、头、脚、会阴部(净下);“大净”俗称“勿苏里”,是用净水沐浴全身,要求清洗到身体的每一根毛发和全部皮肤。具体包括洗手、净下(清洗会阴部)、洗净全身污秽、洗小净和冲洗全身三遍(包括耳内和脐内)[6]。

尿路刺激征状是指尿频、尿急、尿痛和尿意不尽的感觉,通常合并存在[7],感染、炎症、结石、肿瘤、神经源性等为主要原因[8]。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60例男性穆斯林村民中“割礼”组与未“割礼”组尿路刺激征发生的阳性率没有差别,说明“割礼”对防治尿路刺激征的发生没有起到积极作用。笔者认为,“割礼”虽可减少污物在会阴部的聚集,防治感染的发生,但当会阴部卫生条件差时,由于尿道口暴露于外界,增加了感染的几率,造成了“割礼”组与未“割礼”组尿路刺激征的发生没有差别。“净礼”组尿路刺激征的阳性率小于未“净礼”组,说明“净礼”因素对防治尿路刺激征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感染、炎症、结石、肿瘤、神经源性等因素均可引起尿道激征[9]的发生,经常保证会阴干净清洁,可有效预防外来感染因素侵入,使细菌缺乏定植、繁殖的空间和时间,大大预防了感染的发生,有效减少了尿道炎症和尿路刺激征状的发生。

本次调查中,“割礼”+“净礼”组的阳性率为24.6%,远低于未“割礼”+未“净礼”组的48.6%,说明“割礼”在减少污秽堆积的同时,可使“净礼”时的“净下”更加彻底和干净,对于预防尿路感染、减少尿路刺激征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尿路感染是大部分泌尿系统疾病的诱因和基础[10],所以“割礼”和“净礼”对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是否具有保护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陶映.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06:20-22.

[2]勉维霖.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84.

[3]宛耀宾.伊斯兰教百科全书[M].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1991:268.

[4]中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文化面面观[M].山东:齐鲁出版社,1991:25.

[5]宁震,荆文煌,张晓晖.中国宗教六讲[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181.

[6]勉维霖.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268.

[7]李秀芝.尿路刺激征状[J].社区医学杂志,2006,4(11):22-23.

[8]陈文斌,潘祥林,万学红等.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8.

[9]叶任高,唐世聪.尿路感染的发病机制、定位及治疗[J].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icpublishinghouse,2006:14-16.

[10]陆雨英,钟南山,谢毅,等.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