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的内镜护理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ERCP的内镜护理配合

缪蕊宇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ERCP的内镜护理配合对策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行ERCP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全过程护理配合,观察并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配合,可确保ERCP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ERCP;内镜;护理

ERCP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目前主要用于诊治阻塞性黄疸、胆总管结石等胰胆管疾病,其作用原理是在内窥镜引导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以逆行显示胰胆管[1]。ERCP的技术要求较高,且仪器比较精密,因此需要做好护理配合。文章通过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旨在探讨ERCP的内镜护理配合对策与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行ERCP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的一般资料:男18例,女12例;年龄23~78岁,平均(52.25±3.27)岁;阻塞性黄疸8例,胆总管结石22例。研究组的一般资料:男19例,女11例;年龄25~76岁,平均(52.14±3.54)岁;阻塞性黄疸10例,胆总管结石20例。

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术前完善健康宣教,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与ERCP的作用、流程、预期效果及优势,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及时告知正面效果,并嘱咐患者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以促进恢复。

研究组接受全过程护理配合。①术前配合。责任护士在术前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讲解ERCP之前的禁忌,并提前告知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疼痛,使患者可以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可以安排已经经过ERCP治疗的成功案例与患者交流,提高患者的信心,缓解患者的紧张感、恐惧感。②术中配合。a.进镜前,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一般取头偏向右侧的俯卧位,嘱咐患者保持放松,维持呼吸平稳,在左侧小腿贴上电极板,使咬口固定,并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准备好高频内镜电灼器、切开刀、结肠镜、取石网篮等器械;b.进镜时,实际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缓慢,避免造成喉部损伤;c.造影时,插镜前,排出切开刀中的空气,润滑管腔,以确保插镜顺利,至十二指肠降段乳头开口处,然后回抽,若是管腔内出现胆汁,便表示插镜成功,然后在X线注视下缓慢注入造影剂;d.胆道支架引流配合,使用塑料支架,在导丝引导下,将胆道支架深入到指定位置。③术后护理。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送回病房,8小时禁水、禁食,24小时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并根据造影剂滞留情况采取合适的体位进行引流,做好引流管管理,避免牵拉、脱落,记录引流胆汁性状、引流量。分别于术后3小时、次日清晨检查血、尿淀粉酶。适当补充营养,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食物,减少脂肪和糖的吸收,减少胆固醇形成,改善代谢紊乱[2]。④并发症预防及护理。观察患者有无腹痛、黑便情况,一旦出现出血,及时给予止血药,并禁食。患者出现寒战、高热、黄疸以及右上腹突发疼痛等症状时,考虑胆道感染,采取胃肠减压治疗手段,并给予物理降温、吸氧、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等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包括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用SPSS21.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医疗器械设备也逐渐朝着精密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这样的背景下,内镜技术日趋完善,促使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不断发展成熟。ERCP具有效果好、并发症少、创伤小的优势,且兼具诊断、治疗的效果,因此,近年来在肝胆胰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且已经成为临床诊治阻塞性黄疸、胆总管结石等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3]。但是,大多数患者缺乏对疾病与ERCP的了解,不清楚配合的方法,在接受ERCP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不知所措,甚至由于紧张、慌乱而影响手术操作。为确保ERCP的治疗效果,应采取有效的护理配合方案,提高患者对ERCP的正确认识。

本研究中所采取的护理配合方案,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配合。术前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ERCP的正确认识,从而有利于使患者主动、积极、有效地配合治疗。术中把握好进镜前、进镜时、造影时以及胆道支架引流等环节,确保ERCP的顺利完成,缩短手术时间。ERCP作为一种有创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容易发生出血、肠道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术后除了做好基础护理之外,也要做好对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实现对并发症的早预防、早处理,以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本研究结果证实,通过全过程的有效护理配合,可以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ERCP的技术性较强,因此,应提高医务人员对ERCP基础知识、内镜操作以及相关医疗器械的正确认识,以避免人为原因导致的手术操作失误[4]。基于仪器的精密性,也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与维护,确保仪器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综上,ERCP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配合,可确保ERCP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晓非,郑柳,陈杰.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06):176-179.

[2]林丽云,王荣苹.护理配合在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的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20):164-165.

[3]李卫华.护理配合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7):2109-2110.

[4]陈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下取石术治疗中的护理配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