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痛风的治疗体会

岳倩

岳倩(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人民医院咸阳7137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痛风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致血尿酸增高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包括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痛风石沉积、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本文就近年来的治疗总结下体会与经验。

【关键词】痛风;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176-01

过去痛风在欧美发达国家比较多见,但近2O年来在亚洲地区国家,尤其是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据统计,在我国大中城市此病的发病率已接近国外水平[1]。目前对本病尚不能根治。原发性痛风除1%左右由先天性酶缺陷引起外,绝大多数发病原因不明,常伴有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心脑血管病。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致血尿酸增高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包括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痛风石沉积、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除1%左右由先天性酶缺陷引起外,绝大多数发病原因不明,常伴有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心脑血管病。本文主要总结近几年痛风的治疗及相关进展。

1一般治疗

痛风患者一旦确诊,应经常注意调理饮食,适当休息和运动.积极配合治疗,预防血尿酸升高,具体包括:(1)饮食控制:低热能膳食,保持理想体重,同时避免高嘌呤食物。含嘌呤较多的食物主要有动物内脏、沙丁鱼、蛤、蚝等海味及浓肉汤,其次为鱼虾类、肉类、豌豆豆制品等,而各种谷类制品、水果、蔬菜、牛奶、奶制品、鸡蛋等含嘌呤最少。严格戒饮各种酒类尤其是啤酒,每日饮水在2000ml以上。(2)休息与运动: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应该卧床休息,直至症状明显缓解。间歇期应多活动、锻炼.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机体功能,并有利于局部关节的循环,从而减少发作的频率;(3)避免诱因: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穿鞋要舒适、防止关节损伤,勿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阿斯匹林、噻嗪类利尿剂、呋噻米、依他尼酸、保泰松,维生素B1、B12、胰岛素、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炯酸、左旋多巴、环孢素、青霉素等药物[2];(4)定期门诊复查同时治疗伴发的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坚持长期治疗,定期复查血尿酸、尿尿酸水平、观察疗效,调整药物剂量。

2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

2.1秋水仙碱可抑制炎性细胞趋化,有抗炎作用,能抑制尿酸盐结晶引起的白细胞增高.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特异的消炎镇痛作用。口服给药0.5mg/h或1.0mg/2h,直到出现3个停药指标之一:a.疼痛炎症明显缓解;b.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c.24小时总量达6mg。服后症状在12-48小时内减轻或消失。对慢性痛风无效。可用于预防痛风急性发作。

2.2非甾体抗炎药:比秋水仙碱更多地用于急性发作,开始使用要足量,症状缓解后减量,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症状,也可能加重肾功能不全、影响血小板功能等。

2.3糖皮质激素:多用于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多短期全身用药,也可局部注射。

3间歇期和慢性期的治疗

降尿酸治疗的目标一般来说是把血尿酸降到6mg/dl(357umol/L)以下,体液中的尿酸浓度高于6.8mg/dl(405umol/L)时就处于饱和状态,尿酸结晶开始析出。而血尿酸低于6.8mg/dl(405umol/L),就不会发生沉积,而且已经沉积的尿酸结晶可以逐渐溶解甚至消失。但对于已有大量痛风石的患者,为加速痛风石的溶解,目标控制值可降至2~4mg/dl(119~238umol/L)。

3.1促尿酸排泄药:降尿酸药物在用药初期可激发关节炎急性发作,为预防关节炎复发,可同时并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在痛风急性发作期禁用降血尿酸药物,待痛风完全缓解后给予降尿酸药物。包括苯溴马隆、丙磺舒、磺吡酮。目前常用苯溴马隆,50mg,每日1次,渐增至100mg,每日1次。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而促进尿酸排泄,适用于肾功轻度异常或正常、无尿路结石及尿酸盐肾病患者。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使尿PH保持在6.5左右,不可过碱防钙质结石形成。并嘱大量饮水,保持足够尿量。

3.2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醇是最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减少尿酸生成。副作用较多会出现胃肠道反应、迟发反应、皮疹、严重者出现剥脱性皮炎、别嘌醇过敏综合征死亡率可高达20%。应定期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3.3维生素C可预防痛风及降尿酸[3]。高尿酸血症患者可每日补充500mg维生素C通过促尿酸排泄,约降低血尿酸水平20%。

3.4非诺贝特、氯沙坦、阿托伐他汀:可通过抑制肾近曲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使血尿酸轻度下降,适用于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的痛风患者。

3.5尿酸酶:可将尿酸氧化分解为急易溶于水的尿囊素随尿排出体外,静脉给药可使血尿酸降至0,需同时用激素以预防痛风急性发作。具有很强的降尿酸作用,尿酸酶还可显著减少痛风石的形成。

4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血尿酸水平在535umol/L以下、无痛风家族史者一般无需用药治疗应密切随访,避免诱因,控制饮食。

5对于尿酸性尿路结石,大部分可溶解、自行排出,体积大且固定者可体外碎石或手术治疗

对于急性尿酸性肾病,给积极降尿酸并应按急性肾衰竭进行处理。慢性肾功不全必要时做肾移植。

参考文献

[1]何戎华.痛风现代诊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

[2]刘湘源.痛风降尿酸治疗进展.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1):959~960

[3]古洁若,陶怡,主编.临床风湿病学教程.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