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集输过程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油气集输过程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评价

徐春和

冀东油田南堡作业区采油五区河北唐山063200

摘要:油气的集中和输送一直都在生产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有油气输送的过程不仅输送的线路非常长,而且内部涉及诸多环节和节点。如果不注意就会引发重大的油气事故。只有在油气集输的过程中重视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才能够有效地识别油气输送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在之后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应该说,在油气集输过程中重视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往往能够有效地降低油气输送过程中的风险。

关键词:油气集输;重大危险源;辨识程度;评价策略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也越来越大,特别是重大事故的发生,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油气资源是一种易燃易爆和有毒的能源,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1]。在油气集输过程中,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潜在的风险,特别是油气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等安全事件。因此,对于各种存在的风险的辨别、评价和防控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油气工业生产规模集中,工业基础薄弱,消耗能源巨大,特别是生产设备的日益老化,特别容易引起油气泄漏,造成巨大的伤亡。油气集输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要求油气集输企业必须加强生产安全的控制。我国在油气集输过

程重大危险方面的研究,存在着识别范围小、评价对象单一的现象,这成为火灾、爆炸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油田油气集输过程中,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辨别和评价,了解油气生产运输的情况,提高生产安全工艺和安全管理水平,真正做到安全与生产的同步发展。

1.油田油气集中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现状

我国最初的油气集中运输都是通过人力运输的过程来完成的,最早的油气集输站则主要是在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第一批设备不仅老化的现象非常严重,而且也容易被腐蚀,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内部的危险源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系统中本来就已经存在而且充满危险因素的物质。另外一类则是因为被约束而使得能量被限制的各类危险因素。从两者关系来说,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而第二类危险是存在的必要条件。

我国在油气集中运输的过程中需要面对非常复杂的地形条件和不同类型的风险,在之后也就会引发各类泄漏事件。因此,只有对各类危险源进行辨别和评价,才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最终降低由于事故发生而出现的损失。

2.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对重大事故的定义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活动中出现意外的突发性的事故,如严重泄漏,火灾或者爆炸,其中涉及到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并导致对工人、公众或环境造成即刻的或延期的严重危害。重大危害设施的定义是:不论长期或者临时的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者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者多种危害物质,或多类危害物质的设施。在我国,对重大危险源的定义是指,工业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达到或者超过临界量的设备或设施。

3.对危险因素进行识别的手段

3.1通过网络和多种手段来查询危险因素

对危险因素识别,可通过网络、现场或向相关方查询、危险或危害发生概率分析、危险因素导致的后果分析、事故记录等多种方式进行。在危险因

素或危险源识别过程中,有几个基本的准则须严格遵守,统称为危险因素界定规则。遵照这一规则,在进行危险因素或危险源识别中,须使用客观全

面、科学合理和系统化的识别规范。例如,在进行危险源判定时,应充分考虑到危险因素形成的时间进程、潜在隐患、诱发因素、防范举措,这是进行风险识别的初期操作规范。更进一步的危险因素识别,是对危险源或危险因素的风险或危害发生进行等级划分,确定危险源等级对识别危险源、进行危险发布具有重要意义。

3.2油气集输工程步骤

油气集输工程主要流程步骤为:油气集中→油气处理→长距离输送→油气库储存等,在其工程环节中,油气集中是针对油田点多、线长和面广的客观条件,油气集中所采用的工业生产工艺,因涉及原料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火灾危害强的特点,在这一流程中,要着重加强火灾、爆炸风险防护。油气输送过程中,要承担较长运输距离、较强腐蚀性的油气资源运达任务,这一流程,做好沿线油气设施维护、更新,定期检查、排除油气泄漏因素,成为识别和防范油气集输风险的重要步骤。

4.对危险源辨识的原则

只有掌握相应的原则才能够对危险源进行全面地辨识。主要的原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4.1科学性原则

只有全面掌握安全理论才能够更好地揭示系统内部的有害因素的内容、存在的方式、存在的部位和变化的规律。这样一旦在内部发现存在任何危险源,则可以在第一时间运用相关的逻辑给予合理的解释。

4.2全面原则

一定要按照相关工艺流程和设备装置的要求来分开识别各种生产设备和生产装备。

4.3系统原则

所有类型的危险因素具有潜在性和突发性两重特点。因此,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地分析,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弄清楚系统和系统之间的关系。

5.辨识油气集输危险源

目前我国很多区域油气集输站设备老旧腐蚀情况严重,存在安全隐患。中国目前的油田油气集输危害主要分为两种:一类是系统中存在的危险物质,另一种是导致破坏的危害因素。在中国石油和天然气集输过程中存在风险高等问题,因此做好控制风险的工作以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5.1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油气集输是指对油田的原油和天然气加以收集,进行加工和运输。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一定技术过程,将油、气和水混合物收集在一起,通过必要的加工以产出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产品,如原油、天然气等。

5.2油气集输“重大危险子系统”的划分

近年来由于油气集输研究时间短,石油天然气采集和转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我国研究人员在油气采集和转移过程中部分环节的危害识别意识还比较薄弱,对油气收集和转移工作的认识还不足,我国生产安全形势差距还很大[3]。根据油气集输过程的分析和系统安全理论,对油气聚集和转移过程的危害进行综合划分,形成了“重大危险子系统”。

5.3全面辨别油气集输送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子系统

一是油气集输站。油田生产采集、储存分离原油的区域,存在高风险,易构成火灾爆炸的危险因素有油罐火灾、爆炸等。弥补介质泄漏的主要因素有管道漏油、换热器蒸汽泄漏、法兰泄漏等。二是矿场原油库路。油田原油采集和转移生产中最基本的单位,也是高风险存在的集中地,在收集和转移时由于原油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易出现污染和反应,因此会增加火灾和爆炸可能性。

6.油气集输的安全评价

尤其需要在油气集输的过程中分析好各个环节中的关键数据,并有效地识别每个环节内部的风险控制点,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做好安全运输的工作。也只有把控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才能够有效地提升运行管理的水平,并通过明确管控的目标来做好油气集输风险评估的工作。

7.结束语

油气集输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运输过程,对于管理要求较高,为保证我国油气集输工程的顺利进行,要做好油气集输运输管理工作,对风险源加以辨识,并做好风险管控工作,以避免油气集输中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中国石油和天然气集聚和转移过程稳定性,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

参考文献:

[1]闫宏伟,重大危险源泄露机理及应急封堵技术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2016(4):129-134

[2]方来华,吴宗之,魏利军.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监管关键技术装备研发[J].现代职业安全,2016(4):25-29

[3]夏玮,李拥军,张金荣,梁爱国,史建英.高含硫化氢油田集输系统安全运行评价技术[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6(4):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