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1

浅谈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于淼

于淼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266000

摘要:在机械零件加工中,我们都会注意零件的加工精度,测量零件的形状、位置公差是否符合图纸要求,而忽视了零件的表面质量。产品的性能,尤其是它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零件的表面质量。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机械加工中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走出了生产和教学过程中的误区。

关键词:表面质量零件影响

机械零件的失效大多数是因零件的磨损、腐蚀、疲劳等破坏,从零件的表面开始的。由此可见,零件的表面质量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工作性能,尤其是可靠性和寿命。因此,研究表面质量的工艺因素及变化规律,提高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对保证产品质量与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表面质量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对耐磨性有较大的影响。零件的耐磨主要与摩擦副的材料热处理状况、表面质量和润滑条件有关。当两零件表面互相接触时,如果表面粗糙,只是表面凸峰相接触,实际接触面积小于理论接触面积,则单位面积上压力很大,破坏了润滑油膜,凸峰出现了干摩擦。如果一个表面的凸峰嵌入另一个表面的凹谷中,摩擦阻力很大,且会产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剪切破坏,引起严重的磨损。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并不是表面粗糙度值越低越耐磨,过于光滑的表面会挤出接触面的润滑油,使分子之间的亲和力加强,从而产生表面冷焊、胶合,使得磨损加剧。在一定工作条件下,摩擦副总是存在一个最佳的表面粗糙度值,最佳表面粗糙度Ra的值约为0、8~0、2之间为宜。

表面形状和纹理方向对耐磨性也有影响,这是因为它能影响金属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和润滑液的存留情况。轻载时,两表面的纹理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一致时,磨损最小;当两表面纹理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垂直时,磨损最大。但是在重载情况下,由于压强、分子亲和力和润滑液的储存等因素的变化,其规律又有不同变化。所以说,重要零件的最终加工应规定最后工序的纹理方向。

表面层的加工硬化,一般能提高耐磨性0.5~1倍。加工硬化提高了表面层的强度,减少了表面层进一步塑性变形和咬焊的可能。但是过度的加工硬化会使金属组织疏松,甚至出现疲劳裂纹和产生剥落现象,从而使耐磨性下降。

二、表面质量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

在交变载荷作用下,零件表面粗糙度、划痕、裂纹等缺陷最易形成应力集中,并发展成疲劳裂纹,导致零件疲劳破坏。因此,对于重要零件的表面如连杆、曲轴等,应进行光整加工(其精度一般要达到IT6~IT5),减小表面粗糙度值,提高其疲劳强度。

表面残余应力对疲劳强度影响极大。由于疲劳破坏是从表面开始的,是由拉应力产生的疲劳裂纹引起的,因此,表面如有残余压应力,能延缓疲劳裂纹的产生、扩展,从而使零件疲劳强度提高。

表面层的加工硬化对疲劳强度也有影响。适当的加工硬化能阻碍已有裂纹的继续扩大和新裂纹的产生,有助于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但加工硬化程度过大,反而容易产生裂纹,所以说加工硬化程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表面质量对零件配合性质的影响

相配零件间的配合关系是用过盈量和间隙值来表示的。对于间隙配合而言,表面粗糙度值太大,会使配合表面很快磨损而增大配合间隙,改变了配合性质,降低了配合的精度。对于过盈配合而言,装配时配合表面的波峰被挤平,减少了实际的过盈量,降低了连接强度,影响了配合的可靠性。

此外,表面加工硬化严重,可能会造成表层金属与内部金属脱离的现象,也会影响配合精度和配合质量;零件的残余应力过大,将引起零件的变形,使零件的几何尺寸和形状改变,从而破坏配合性质和配合精度。

四、表面质量对零件接触刚度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大,零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接触刚度减小;表面粗糙度小,零件的实际接触面积大,接触刚度大。零件的加工硬化层也能提高表面层的硬度,从而增加表层的接触刚度。如机床导轨副的刮研、精密轴类零件加工时顶尖孔的修研等,都是提高配合精度和接触刚度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表面质量对零件抗腐蚀性的影响

零件在介质中工作时,腐蚀性介质会对金属层产生腐蚀作用。表面粗糙的凹谷,容易沉积腐蚀性介质而产生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逐渐渗透到金属的内部,使金属层剥落、断裂,形成新的凹凸表面。然后,腐蚀又由新的凹谷向内扩展,这样重复下去会使新的工作表面遭到严重的破坏。表面光洁的零件,凹谷较浅,沉积腐蚀性介质的条件差,不易被腐蚀。此外,凡是零件表面存在残余应力,对零件的耐腐蚀性也有较大的影响。残余压应力使零件表面紧密,腐蚀性物质不易进入,可增强零件的耐腐蚀性;而拉应力则降低了零件的耐腐蚀性。

总之,表面质量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深入探讨和研究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掌握机械加工中各种工艺因素对表面质量影响的因素,并应用这些规律控制加工过程。

参考文献

[1]郑修本《机械制造工艺学》。

[2]《机械制造工艺学》.中国劳动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