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变更全过程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工程变更全过程管理

牛雨霞

天津中海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天津300453

摘要:工程变更是项目管控的难点和重点,贯穿于项目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对工程造价、工期、质量等都会造成影响。所以针对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应该有相对应的变更管理措施,以期将变更对总成本的影响降到最低。

关键词:工程变更;风险管理;过程控制;

工程项目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大额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在项目之初,无法准确预知哪些条件会使项目发生变化,所以几乎不存在不发生工程变更的项目。工程变更在房地产项目中大量存在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中,对工程造价影响重大,如何对变更进行全过程有效管理是需要进行探讨的问题。

一、变更管理中合同管控不到位

工程变更涉及各个专业合同,但当前合同中缺乏对于工程变更的处理细则,导致变更发生时没有相应的合同条款应对。譬如工程变更认定的范围、计价原则、处理程序、奖罚机制等都是当前合同条款设置中容易忽视的,很可能直接导致争议发生,给变更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为了更好地分析工程变更的基本情况,相关工作人员梳理了某房地产项目的变更数据,并且按照变更涉及的合同类别进行了分类统计,统计结果发现在变更的占比中分包的比重较大,约占总变更的3/4。以往的项目中对于变更的管理都着重于总包合同的管理,而对于分包合同却重视不足,对于变更条款的设置更是缺乏。分包合同金额虽然比总包合同金额小,但其涉及的分项工程合同很多,包括土石方工程、入户门工程、防水工程、景观工程等。进一步对分包工程变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按照变更金额及数量进行排序,分包合同中变更比例最大的5项分包工程为:景观工程、门窗工程、外墙涂料工程、精装修工程、土石方工程。其中景观工程的变更占比很大,达到总变更金额的25.83%。当前缺乏对于易发生变更的合同进行事前审查,没有在合同中附加相应变更细则条款,从而导致变更在后期的被动地位,同时合同中也缺乏相应的奖罚机制,导致变更积极性不够,责任性不强,对于变更缺乏约束。

二、工程变更的影响

1.工程变更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当项目的工期目标确定后,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承发包双方一定作出了具体的目标分解与进度安排,变更的出现无疑给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带来了影响。(1)新增工程任务需要额外增加工作时间来完成从而导致计划工期延长。(2)工程变更引起的干扰打断了原有的施工节奏,间接引起工作效率下降,导致工作进度延缓。(3)对于一些必要变更,审批手续迟缓影响承包商及时实施变更,从而影响工程进度,导致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

2.工程变更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在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过程中,如果变更涉及到结构主体及安全,该工程变更必须按有关规定报送施工图原审查单位进行审批,否则变更不能实施。

3.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由于工程造价是随着各建设阶段逐步深化、细化、接近而最终确定的,当项目经历了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经过招投标确定合同价时,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也推进到建设施工这一步,此时,工程变更的费用直接影响了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大小。(1)工程量的增加或减少都直接影响费用的增减。(2)施工方案的改变将导致施工难度的变化和施工成本的增减。(3)设计方案的改变将直接导致费用的改变。(4)变更工作影响工程中的其他任何部分,使得原合同中的单价变得不合理或不合适。(5)变更项目导致发生了其他额外成本。

三、全过程变更管理措施

变更发生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针对房地产项目的变更管理应该是全过程的变更管理,针对各个阶段应该有相应的变更管理措施,以期将变更对总成本的影响降到最低。

1.决策阶段。变更管理只有前置才能最大化降低影响,而决策阶段作为项目的源头具有重要的作用。变更发生的越早,费用越低,同时越有助于提升进度,实证表明决策阶段可减少施工作业时间8.7%~43.3%。在该阶段一定要保证项目的定位准确,由成本部牵头,集合营销部、设计部、工程部对项目的决策方案进行探讨,确定建设标准,从而在源头上减少变更。

2.设计阶段。(1)加强设计合同管控。对设计单位的合同中要明确因设计问题导致变更的扣罚条款。签合同时双方对此项条款确认,防止后期产生纠纷。同时在合同中要明确设计单位对于甲方反馈意见的更改时限,并且在收到甲方意见时,需及时予以答复反馈。(2)多方会审,发掘设计优化点及设计错误,由成本部牵头排查基于客户满意度的敏感性成本,基于客户关注的敏感性成本对设计提出建议,如外墙、景观、赠送面积等。多方进行图样审查工作,同样由成本部牵头,除成本部、工程部、咨询单位和施工单位对设图样进行纠察外,引入专业的第三方进行设计图样审查工作,确保将设计阶段的遗漏、错误等加以排除,从而有效减少后期变更。审查的时间不宜过长,必须快速高质地完成该项工作,避免耽误后期施工。当前设计单位存在设计过于保守的问题,多方审图旨在发现可以进一步设计优化的地方。

3.招标阶段。由招采部及成本部商议在合同中明确针对变更处理原则的条款,防止后期出现争议,核查招标的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是否存在漏项等问题,防止后期出现变更。对单位的选择上也要慎重,不能仅按照最低价中标确认,以防止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事件发生。可以建立企业库,对合作施工单位进行评估,对优秀的施工单位可以进行长期的战略合作。同时合同中也要明确变更的奖罚机制,提高积极性,有效管理变更。

4.施工阶段。(1)明确变更率,严控变更。成本部应该凭借多个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各分项工程的变更率,从而在施工阶段严格控制变更率。对于施工阶段发生的变更,必须对变更进行评估,可以运用价值工程进行权衡。提交变更申请,成本部进行变更测算,提出变更建议,领导审批决定是否要进行变更,该流程确定后才能向施工单位下发工程变更指令单,杜绝先干后洽。对于变更进行动态统计更新,严控单位工程变更率。(2)积极梳理施工优化变更。在施工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梳理有利的优化变更,不能仅局限于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还应凭借多年施工经验及规范要求,对包括施工工艺、材料、用量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出有利变更,从而减少项目成本。(3)过程资料准确齐全。施工阶段过程中的变更资料必须齐全完整。办理工程变更签证的,如果图样不能准确测出,必须以收方的方式确认,防止后期争议。对于隐蔽工程变更签证,也一定要收方确认,防止后期产生纠纷。(4)变更编号统一,一单一结及时梳理变更台账动态更新,变更及时完成一单一结,及时梳理统计,同时变更编号一定要统一,工程变更因为涉及设计部、工程部、成本部等部门,故下发的工程指令单实施中存在标号不统一的问题,对后期变更管理造成极大的干扰。因此,变更编号应进行统一,一个变更只能有一个编号,以方便后期确认和统计。

5.竣工交付阶段。该阶段的变更主要表现为由小业主提出的意见,以及一些质量等问题导致的变更。如空调百页线条间距过粗、垃圾堆积等问题。对这些零星变更可以优选一家施工单位统一处理,及时予以签证确认。如果存在合同中没有的价格,由招采部及时核价确认变更价格。该阶段的变更控制需要做好项目变更的总结,及时梳理经验,划分哪些属于可避免的变更,哪些属于不可避免的变更,如何使不可避免的变更成本最小化等。针对变更指标进行分析,尤其是金额较大的变更,防止下次出现类似的问题。

总之,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房地产项目变更管理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只有针对各个阶段采用不同的变更管理措施,将变更管理尽量前置,最大化地减少变更成本。

参考文献:

[1]张新喜.工程变更全过程管理.2018.

[2]彭豪.浅谈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工程变更管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