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现状分析

帅琪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贵阳550081)

【摘要】目的为发现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治疗情况的因素,为今后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质量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收集我区2013—2017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整理、进行描述性分析。结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男性大于女性;18~44岁中青年患者占比例较大;在册率低于、管理率及治都较低;患者贫困患者超过总人数的一半。今后工作重心为加大排查力度及宣传力度,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和督导,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

【关键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335-02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双向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六类。2009年将严重精神障碍的管理纳入公共卫生项目以来,各地对所辖区域内的严重精神障碍的管理已开始实行。2004年原卫生部和财政部启动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治疗、随访等服务。我区2013年成立就立即启动了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工作。

1.目的

通过对我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收集、分析,了解我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情况、管理情况及治疗情况,从而分析出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治疗情况的因素,为今后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2.方法

通过收集我区2013—2017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整理、进行描述性分析。

3.结果

3.1重型精神疾病患者数量及管理情况

2017年辖区内常住人口数245046人,暂至2017年12月31日我区发现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758人,重精在册率为3.09‰,其中再管655人,管理率75.46%,规范管理人数531人,规范管理率70.07%。

3.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性别及其年龄、经济状况分布状况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总数758人,其中男性442人,占总数58.31%,女性316人,占总数41.68%。从年龄段分布来看,18岁以下21人,占总数2.77%;18~44岁有337人,占总数44.46%;45~59岁有236人,占总数31.13%;60岁以上164人,占总数21.64%。贫困患者有397人,占总人数52.37%;非贫困患者有124人,占总人数16.36%;贫困状况不详有237人,占总人数31.27%。

3.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情况

在在管的患者中社区服药有397人,服药率为52.37%;规律服药的人数有120人,规律服药率15.83。

4.结论

通过数据的分析得出我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男性大于女性;18~44岁中青年患者占比例较大;社区管理情况来看,患者的在册率低于国家4‰的标准;管理率低于省级指标80%;治疗率低于国家60%的指标。在册登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贫困患者超过总人数的一半。

影响以上指标较低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种:(1)社会的偏见与歧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患者本人和家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耻感,尤其是城市社区人口流动性大,文化程度较农村搞,对个人的隐私权看得较重,不愿透露相关信息,致使收集不到可疑线索,信息掌握少,是患者发现率就低。(2)基层卫生机构承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力度不足,主要表现在人员队伍不稳定,频繁换人工作脱节,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与患者家属沟通较少,是患者管理率低,失访患者增多,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3)由于政府各部门的优惠政策没有有效整合、经费投入不足、免费发放的药物品种单一、数量有限,而大多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低、家庭负担比较重,使许多患者支付不起药物治疗和住院治疗。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和谐。我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服务工作的重心加大排查力度及宣传力度,提高患者的在册人数;定期开展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知识培训和督导;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定期开展多部门协调会议,整合各部门优惠政策;成立以社区工作人员、村医或社区医生、家属等成员组成的关爱小组,定期组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患者活动,如唱歌、表演、打牌、交流沟通,使他们成为病友,介绍治疗经验。加强药品的管理和发放。

5.建议

建议将线索上报及在册率纳入政府考核,责任分明。借助网络、电视等媒体加大对精神卫生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治疗相关知识、政策等方面的宣传力度,消除社会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患者的偏见与歧视,整体推进工作实效,使患者主动接受我们的服务管理。国家项目办及残联根据各地方患者的实际情况釆购药品,或者政府下拨专项经费,由各区自行采购项目外所需的药品,免费发放给贫困患者,使贫困患者的得到有效治疗效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从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工作待遇,使管理人员相对固定,提高工作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及沟通能力,增加患者及家属对管理人员的信赖。残联牵头各部门参与,在各社区及乡镇建立康复机构,为精神残疾患者提供社区康复,使患者到达自我管理的程度,以减少患者的家庭负担。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使患者就近得到康复,有利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康复,大幅度减少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患者对社会的危害,使社会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