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结节55例核磁共振成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肝硬化结节55例核磁共振成像分析

赵金凤

哈尔滨市传染病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摘要:目的:对肝硬化结节患者核磁共振成像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5例肝硬化结节患者,对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研究对象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伴随不同程度的再生结节,研究人群中经诊断为肝癌为13例,8例结节TIW1及T2W1诊断表现为在结节周围出现假包膜,且成像信号较弱,多期增强扫描诊断结果显示肝硬化伴随肝癌患者呈现病灶区域动脉期轻度至明显强化9例,且门静脉期呈低信号12例,延迟期及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13例。结论:采取核磁共振进行肝硬化诊断及肝硬化背景内结节性质判定有着较强的效果,准确率高。

关键词:肝硬化;核磁共振成像;再生结节

Analysisof55casesofhepaticcirrhosisnodulesbyMRI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valueofmagneticresonanceimaginginpatientswithlivercirrhosis.Methods:55casesoflivercirrhosispatientsduringtheperiodfromApril2017toMay2017inourhospital,theclinicaldataofpatientsusingmagneticresonanceimagingdiagnosis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Results:55subjectshavedifferentdegreewithdifferentdegreesoflivercirrhosisnodules,13casesdiagnosedasHCCinthestudypopulation,8casesoftuberousTIW1andT2W1diagnosisshowisaroundthenodulesappearpsuedocapsule,andimagingsignalisweak,multiphaseenhancementscanninginthediagnosisofpresentresultsshowthatthepatientswithlivercirrhosiswithlivercancerlesionareamildtoapparentarterialenhancementwas9cases,12casesandportalvenousphaseshowslowsignal,delayand13casesofliverspecificperiodhaslowsignal.Conclusion:MRIforthediagnosisoflivercirrhosisandandcirrhosisofthelivercirrhosisdiagnosisinthebackgroundtuberousnaturedeterminationhasastrongeffect.highaccuracy.

Keywords:livercirrhosis;magneticresonanceimaging;regenerativenodules

肝硬化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疾病,病因一般较明确。结节性肝硬化是肝硬化的一种,主要指的是由纤维组织包绕的再生结节引起的肝脏结构的广泛破坏。结节性肝硬化肝实质内结节主要分为再生结节、退变结节及小肝癌等。临床常采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进行肝硬化诊断和区分。本研究选择55例肝硬化结节患者进行研究,现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2017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55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为42例,女性为13例,年龄分布显示57.4±13.1岁,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33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CT、DSA、超声及临床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证实为肝硬化结节,并且本组的55例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本次研究选用Philips1.5T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仪以及体部相控阵线圈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扫描前要求患者禁食水8小时以上,并摘除身上的金属物体。选用15mL的莫迪思作为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并采用MRI专用高压注射器以2.0mL/s的速率对患者进行注射,用药后采用20mL的生理盐水进行等速注射冲管,18s后对患者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并扫4次,最终获得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及肝胆特异期图像。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5例研究对象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伴随不同程度的再生结节,研究人群中经诊断为肝癌为13例,TIW1及T2W1诊断表现为在结节周围出现假包膜8例,且成像信号较弱,多期增强扫描诊断结果显示肝硬化伴随肝癌患者呈现病灶区域动脉期轻度至明显强化9例,且门静脉期呈低信号12例,延迟期及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13例

多期MRI结节强化的数目变化

3讨论

由于肝硬化病因较明确,病毒性肝炎进展成肝硬化的比率较高,大部分人群不进行定期复查,肝硬化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如果没有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查以及确诊则有可能会使患者的病情被延误,使得患者病情恶化,严重时甚至会失去生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科技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核磁共振成像这种新的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更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肝脏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中。目前临床上认为,肝硬化结节发生不典型增生性结节是患者病情恶化的第一步,然后低级的不典型增生性结节会逐渐发展为高级的不典型增生性结节,最后会发展为肝癌。同时,肝硬化结节是肝硬化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因此,对肝硬化结节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核磁共振成像特点进行全面了解,能够对肝硬化后肝内结节进行正确的诊断,并且能够显著提高肝硬化结节恶变的诊治水平。MRI作为临床成像诊断的新技术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其有别于B超,CT等,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分辨率和特异性,并且可以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肝硬化内部肝脏的结构变化。病变散在分布于肝的大部分区域,但多数位于肝部上区域,未见累及胆和其他器官的病例;T2WI低信号是因为其内部铁的沉积,由于铁是顺磁性物质,能有效缩短T2使结节在T2WI上呈低信号。也有学者认为除了铁的沉积外,病灶周围大量纤维组织的存在也可能是造成再生结节在T2WI上呈低信号的原因之一,纤维间隔的炎性反应或扩张血管含水量增加,形成小环形或网状高信号,从而使结节呈相对低信号。肝硬化结节可由良性再生结节到癌前病变的退变结节,以及进一步演变成肝细胞癌。退变结节在未恶变时与再生结节在平扫和菲立磁增强MRI上信号强度变化一致,也与邻近正常肝组织一致,并且铁质沉积的再生结节与铁质沉积的退变结节也难于鉴别。由于T1W1与T2W1在肝硬化再生结节方面的不同表现而可以明确地对肝硬化结节进行诊断。肝硬化患者伴随肝癌时常呈现为T2W1为高信号,与再生结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利于肝硬化伴随肝癌疾病的诊断。学者研究显示T1W1与T2W1的特异性表现与本研究结论相似,当患者肝区结节呈现为T1W1主要呈现为与周围肝组织相同或稍高的信号,T2W1则呈现为低信号则为再生结节,T2W1为高信号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时为退变结节或肝细胞癌。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病例数较少,未来将进行大样本采集处理研究。(2)部分病例未取得病理报告,紧通过DSA、超声等辅助检查获得支持。需进一步深入

综上所述,对肝硬化结节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能够为肝硬化结节和肝癌患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为充足的依据,已经成为诊断肝硬化结节的主要临床手段之一,在肝硬化结节定性定量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振宏.肝硬化结节患者核磁共振成像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8(15):39-40

【2】李广明.肝硬化结节中CT与核磁共振成像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1(10):1728-1726.

【3】徐海波,孔祥泉,熊茵,等.肝硬化再生结节和退变结节的MRI表现:初步研究结果[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2):131-134.

【4】YuJS,LeeJH,ParkMS,etal.Hyperintensenodulesonnon-enhancedT1-weightedgradient-echomagneticresonanceimagingofcirrhoticliver:fateandclinicalimplications[J].JMagnResonImaging,2006,24(3):630-636.

【5】ShinmuraR,MatsuiO,KobayashiS,etal.Cirrhoticnod-ules:associationbetweenMRIimagingsignalintensityandintra-nodularbloodsupply[J].Radiology

,2005,237(2):512-519。

【6】HussainHK,SyedI,NghiemHV,,eta.lT2-weightedMRIimagingintheassessmentofeirrhoticliver[J].Radiology,2004,230(3):637-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