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产科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的探索

凌玉兰

凌玉兰

【摘要】目的:研究产科对孕产妇进行人性化服务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对207例经过运用人性化护理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剖宫产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人性化产科护理服务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孕产妇;剖宫产率

【Abstract】〖WT〗ObjectiveTostudyusageoftheobstetricsnursingnewmode,carryontothepregnantwomenhumanizedservice,totheinfluencewhichlowersatempletoproducearate.MethodsTheclinicaldataofmethod'spregnantwomanto207obstetricsnursingoftheprocessusagenewmodescarriesonanalysis.Results2setsproducingarateinthetemplehavealreadyshownthedifference(P<O.05).ConclusionUseofthehumanizedservicetothepregnantwomancanloweratempletoproducearateeffectively.

【Keywords】Humanizednursing;Pregnantwomen;Decreasingcesareansection

【中图分类号】R3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078-02

从剖宫产发展的历史来看,国外剖官产率在20世纪60~70年代迅速上升,至80年代趋于稳定,到90年代已开始逐步下降。而国内的剖宫产率在近20年迅速上升,目前国内报道的剖宫产率大多数在40%~60%,甚至高达70%~80%[1]。因此,为了母亲和孩子的健康,应让更多的孕妇选择自然分娩,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产科人性化护理包括:①提供生理、心理、体力、精神全方位的支持,鼓励孕产妇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②允许孕产妇在待产过程中自由体位,鼓励进食及选择分娩体位;③严密观察产程进展,监护母婴状况,及早发现异常,及早处理;④需要时提供安全必要的医疗处理,减少不必要的干预;⑤对每一位产妇提供分娩镇痛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分娩疼痛。

1资料

选取2009全年来我院待产的207名育龄初孕妇,年龄20~31岁,平均年龄25.5岁。207名孕妇中农村来的96名,城市的111名,都没有传染病和慢性病史,配偶均身体健康,家庭经济收入都能满足最低生活保障的需要。入院筛查胎儿均发育正常,产前检查符合自然分娩的条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孕产妇都运用了以上的产科护理新模式)两组在孕妇身体状况,经济条件,胎儿发育水平,年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方法

2.1做好产前保健及产前教育。

2.1.1让孕妇、丈夫及家属转变错误的思想观念对分娩和剖宫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1.2分娩是人类繁衍的自然生理过程影响分娩的4个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母亲的精神心理因素。若各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能顺利经阴道自然娩出,为正常分娩。产妇和胎儿都具有潜在能力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娩过程。其中产力和精神心理因素可以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来解决。剖宫产属于医疗干预,在分娩过程中应减少不必要的干预,过多的医疗干预终将给人类健康带来“灾难”。使人类逐步失去自我调节的繁衍能力

2.1.3剖宫产是切开腹壁及子宫壁取出胎儿及附属物的方法[2],为异常分娩,是一种非自然生产过程,虽然比较安全,但毕竟是剖腹切子宫的手术,并非绝对安全,必须承担麻醉风险、手术并发症以及更多的医疗费用、更长的住院时间等,剖宫产只能作为一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手术,而非自然分娩的捷径。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和处理高危妊娠的有效手段,大大降低了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但剖宫产率无限增高并不能进一步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反而增加了产妇的并发症。

2.2孕妇饮食健康教育有益于孕妇身体健康,有效降低高危妊娠的发生率,为自然分娩创造有利条件。

2.3除了一般的产前宣教以外,还要进行个性化服务收集每个孕妇的健康状况,自理能力、个性、习惯、文化背景、家庭及社会支持等状况,评估孕妇的需求,确定其现有和潜在的健康问题、护理目标。实施有效的措施减除孕妇及家属对自然分娩的忧虑,树立自然分娩信心,为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基础。

2.4产科模式改变以诊疗组形式进行产前、产时、产后一条龙服务,对高危孕妇设专案专人管理,积极防治孕期并发症和妊娠合并证,及时发现孕妇高危因素,减少剖宫产概率[3]。

2.5医院要设法扩大产前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广泛宣传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利弊,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支持和理解自然分娩,让全社会携手降低剖宫产率。

3做好产时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产时服务已不再单纯是一个完成分娩的过程,而是保护、支持、促进和实现孕产妇及家庭对分娩、产期的理想期望的过程[4]。分娩临产的压力、官缩的疼痛、产程进展的顺利与否等均会给孕妇造成巨大的压力,其中产时医务人员态度不好、对孕妇缺乏相应的情感支持等更加重孕妇分娩的痛苦体验。希望减轻分娩痛苦的愿望是孕妇选择剖宫产的客观原因。因此,做好产时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一切以孕产妇的身心健康为中心,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孕妇人院后的整体护理是关键。整体护理是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包括评估、诊断、计划、施、评价5个步骤。运用整体护理,使孕妇获得最佳的身心状态,顺利完成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3.1告知共同参与护理计划的目的及内容让产妇及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和依赖感,产妇和家属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能减轻产妇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产妇角色适应及自理能力,提高产妇的主观能动性,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适用、人性化,使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护士收集到的主观资料与产妇、家属及经管医生核实后,护士、产妇和家属共同讨论,依据产妇的健康状况、自理能力、个性、习惯、文化背景、家庭及社会支持等状况评估产妇需求,确定其现有和潜在的健康问题、护理目标和措施。护理计划由产妇和护士各执一份。护士、产妇及家属共同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的内容。

3.2护理人员应对每位孕妇进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自然分娩自我效能感是产妇应对分娩压力,成功完成自然分娩的一种信心。产妇的自我效能决定着她对分娩压力的处理方式,影响着她对完成自然分娩的行为选择、实施和坚持。产妇的自我效能决定着她对分娩压力的处理方式,影响着她对完成自然分娩的行为选择、实施和坚持。高自我效能的产妇对分娩中遇到的困难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法,对自然分娩充满信心。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可提高产妇的自我效能,缩短产程,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及剖宫产。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包括:激励、社会支持、负性刺激回避、行为契约、替代经验等。

3.3陪伴分娩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产妇出现规律宫缩,宫口开大2cm后,由其丈夫和家属1人陪伴进入待产室,助产士即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全程陪伴分娩责任制。陪伴分娩是一种回归自然的分娩方式,视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是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通过对产妇传授分娩经验,提供精神支持和随时提供全方位一流的服务及个性化的护理,来充分发掘产妇的自然分娩能力和潜力,并使其发挥到极点。护士应给予产妇解释、示范并进行具体指导。

3.4分娩镇痛的运用提供分娩镇痛是每个助产人员的义务,享受分娩镇痛是每位孕产妇及胎儿的权利,是健康分娩必不可少的项目。

3.5不断提高助产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严密观察产程进展,监护母婴状况,及早发现异常,及早处理,但应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4结果

4.1产前孕妇及家属选择分娩方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6,P<0.05),见表1。

表1产前孕妇及家属选择分娩方式的比较[例(%)]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1,P<0.05),见表2。表2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比较[例(%)]

以上两组均为初产妇,观察组孕产妇都运用了以上的产科护理新模式。

5讨论

通过产科对孕产妇进行人性化服务,我们发现初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几率明显降低!产科新护理模式对我国的优生优育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异常剖宫产率的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产前教育和围生保健的相对不足,孕妇缺乏对分娩的直接体验及社会媒体对分娩痛苦不适当的宣传,造成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和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不足,当觉得疼痛不能忍受时即要求剖宫产。作为产科护理人员,我们应该对孕产妇进行人性化服务,让更多的孕妇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妊娠分娩的科学知识,正确认识和选择自然分娩。孕妇人院后对其实施整体护理,“一对一”全程陪产,使用无痛分娩减轻产妇痛苦,使产科护理模式更加人性化,增加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使整个产程在充满热情、关怀和鼓励的氛围中进行,给产妇及家属留下美好、难忘而又深刻的回忆。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26

[2]王晓东,王世阆.关于剖宫产的分析与思考.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10):633

[3]高亚莉,安健,李伟光.对未来产时服务模式几个问题的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1,16(12):729

[4]姬萍.无剖宫产指征孕妇选择剖宫产原因的质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6,l(12):1063

作者单位:276000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