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专业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动画专业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宋南

沈阳工学院辽宁省沈阳市113122

摘要: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经济文化是现阶段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目标,具有一定知识技能和广泛适应能力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注重创新性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实施针对培养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化教学,依托并服务地方发展是构建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动画;应用型;人才培养

目前,以知识创意为特征的动漫产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产业。目前,全国有几百所大学设立了动画专业,上千所大学开设动漫相关专业。对这种空前的动画热潮,国内早有专家提出不同的看法:普通高校中动漫教育与社会中动漫制作机构衔接还存在一些问题。中国高校动漫专业成立的时间较短,根基不稳固,高校动画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虽然现在新成立的动漫制作机构有很多,但大部分公司需求的都是具备高级技能和丰富实战经验的人才。这就是一方面动漫行业有较大的人才缺口,另一方面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又难以找到理想工作的原因。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影响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一、高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动漫产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普通高校动漫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存在动漫教育与产业的脱节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高校教学的方法存在不足。高校首先要清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如何才能满足动漫产业的需求。从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高校需要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就是能够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的技能型人才。学生应该以技能为基础,以理论为向导,将两者结合起来,通过实践学习动画创作。

二、当前动漫专业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大学动漫专业首先应确定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进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拓一条有特色的教学道路。目前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大学动漫专业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一些学生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专业软件,所学知识难以融会贯通,完成课后任务较为困难。学生在实际制作中效率较低,承受学习压力的能力也不足。

第二,从动漫师资状况来看,井冈山大学动漫专业的师资较为薄弱,虽然有科班出身的动漫专业教师,但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教学训练,动漫专业的授课模式仍然沿用早期工艺美术的教学模式,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课程。一些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能力。

三、动画专业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分析

1.注重创新性动画专业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要务,动匦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做什么样的研究,动画人才的服务对象,动画人才如何做好传承与创新是动画专业人才培养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创新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专业教育和应用型教育的核心。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面对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教师配备,统一学制,统一管理如何实施个性化教学是构建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培养过程中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1)区别个体与整体的差异性。做好既符合目标规格的前提,又做到区别个性拓展学生视野。(2)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到“活学”,从“有用”到“有效”到“成果”的转变。(3)创新性人才培养需要创新思维教师,在“解惑”的同时做好“引惑”和“探惑”。始终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营造公平、自由的教学氛围。

2.实施针对培养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化教学

避免原有重理论轻实践,重课上轻课下,教学方式单一等多种弊端,积极开展多元化、特色化教学改革。注重社会需求和结合企业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就业问题提前在教学中进行解决与疏导。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出发,改变原有粗放式教学模式,积极拓展实践教学种类,以实习、实训、培训、写生、社团、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辅助传统教学方式。(1)做到一条主线、三个维度、六大模块的立体模式,即以实践教学为主线,课堂、校园、社会为维度,结合写生、实习、实训、毕业实际、社会实践、技能竞赛共同形成全方位、现代化教学平台。(2)建立良性互动的教学机制,教学改革不是为了改变而改,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应对时代进步、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与原有社会现象不同的专业领域的革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加社会实践的热情,改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从被动接受到师生互动再到生生互动,建立充满活力的教学态势。(3)建立新型特色化教学模式,以工作室制、书院制等多种形式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以全新的教学方式一改与学生接触时间短,不了解学生的兴趣与思想动态的弊端,让教学有了平等、合作的新局面。大力推进项目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加强体制改革。

四、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依托并服务地方发展

高校培养的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最终是要面向市场来检验的,优先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方向,营造良好的动漫产业发展环境,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动画人才。(1)高效技术推动型模式,以学校先进制作技术和优秀团队作为技术资源,技术成果以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向企业提供并转让,实现技术产业化。(2)企业需求拉动型模式,适合急需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型企业,企业急需技术开展研究,能够将教学科研转化为形式,并让学生在经济动力下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3)政府引导带动型模式,政府作为引导者,起到高校与企业的桥梁作用,为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利的政策保证,从措施和资金上鼓励学生进入企业,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政策和补贴,对人才引进的技术和转化的应用成果给予一定的奖励,为解决学生就业提前奠定基础。总之,依托黑土文化和黑龙江地域民族特色,一大批优秀的原创动画作品在全国受到了广泛好评,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与就业机会,而应用型人才又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通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多拓宽学生对社会的服务职能,形成双赢共建的崭新局面。

结论: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我国高等院校动画专业教育发展迅速,动画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有了新要求,这就需要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适时创新与改革。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动画专业在构建人才培养方面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拥有项目制作经验、能够独立的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实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动画思维理念、艺术功底深厚,能掌握相关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办学方向、发展目标、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有明确定位,以构建人才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目标,从而培养出具有一定知识技能和广泛适应能力的动画设计与制作专业设计、策划、创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代钰洪.动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与动漫教育现状的分析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77-80.

[2]刘志强.议高等院校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创新[J].考试周刊,2013(80):172-173.

[3]刘刚,周晓成.应用型人才培养之Flash动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9):12-13.

注:本文系2017年度沈阳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动画专业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一般课题)结题论文,项目序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