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改扩建设计的关键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城市道路改扩建设计的关键技术要点

刘江

刘江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安分院,710065)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集中造成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加,现有的城市交通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很多城市中的道路建于上世界九十年代,道路等级较低,其通行能力很难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急需改造拓宽。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城市道路改扩建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点,为以后同类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城市道路;改扩建;设计关键点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越来越多的人集中在一起,原有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城市中原有的道路实施改扩建设计。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解决影响交通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合理掌控设计中的关键点,在满足改扩建设计要求的同时还能提高城市道路的运输效率。

1、城市道路改扩建方式的选择及设计原则

在对城市道路改扩建时,需要根据道路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1选择合理方式

城市道路改扩建指的是为了提高已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在道路规划红线范围内充分利用老路的设计方式。道路扩建方式较多,常见有混合式、单侧式以及两侧式加宽,各种改扩建方式如表1所示。

城市道路改扩建中,原有道路两侧通常都是建成区,为节约成本避免建筑拆迁情况的出现,对现有路面应充分利用。通常城市道路改扩建设计中道路轴线变化不大,会选择两侧对称加宽的方式。

1.2基本设计原则

城市道路改扩建项目,道路沿线基本都是建成区,改扩建设计的核心思想为:合理利用现有旧路所能提供的道路红线范围,平衡改造升级和减少拆迁二者的关系,保证项目建成后,在满足路网规划需求的基础上减少或避免征地拆迁现象的出现,节省工程开支及降低施工难度。通过改扩建原有道路升级管网系统、公交系统以及人行系统等,将道路周边交通出行环境彻底优化[1]。

2、道路改扩建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收集改扩建道路平面线形、高程、横断面形式、路面结构、沿线单位等相关资料,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切实可行。

根据前期可行性研究,了解道路改扩建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和控制规划,确定道路等级、设计速度、及各项设计指标,确定道路总体改造方案。调查路段人流、车流通行情况,充分考虑不同的道路使用者通行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通过必要的拓宽、交通渠化和交通设施满足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的通行需求。通过物探调查道路地下管线分布具体情况,对于扩建车行道的道路,可能导致原本处于人行道下的管线变为了车行道下,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地下管线的迁移或加固。实地调查改造道路沿线的单位或小区进出口,进出口应做好衔接处理,包括路面结构的搭接、污水的接入、避免排水进沿线单位、生产生活用电供给等问题。

3、城市道路改扩建设计的关键技术要点

城市道路改扩建设计中,有一些关键点需要注意,唯有如此,方能保证改扩建设计方案的合理有效。

3.1道路的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中需要根据道路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平纵横的设计,在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基础上对旧路线实行优化。充分分析旧路路基、路面结构强度,确定路面结构或加铺方案、地下管线加固方案等。总体上,改建后的城市道路应有效利用道路红线,减少或避免拆迁,与现状旧路两侧建筑协调衔接,不破坏城市的整体风貌[2]。

3.2道路平纵曲线

改扩建设计需要在满足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实现对旧有道路最大程度的利用和升级,所以需要进行合理的平纵设计。城市道路平面线形改动幅度不宜太大,应根据城市规划进行线位设计,必要时局部放弃原有的道路轴线,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新的平曲线;纵断面设计中需充分贴合旧路,做好与两侧建筑以及出入口的衔接[3],纵坡度及坡长需符合相关要求。

3.3处理小于0.3%的纵坡

旧路由于设计较早不满足现行规范及长时间的碾压沉降,很多旧路无法满足0.3%最小纵坡的排水要求,但为了改建道路与沿线建筑景观的协调,不宜过度抬高或压低道路高程。此时应维持原有的道路纵坡,通过加大路拱横坡、加密雨水口、设置锯齿状边沟等方式解决排水问题,同时保证道路行车舒适度及与两侧建筑的协调美观。

3.4减少新旧路面的不均匀沉降

对于扩建道,应从地基处理、路基压实、路面结构搭接等方面综合考虑设计,以降低新旧路面间的不均匀沉降。针对不同地区或城区的地质地形条件确定地基处理方案,如软基、湿陷性黄土等需进行特殊处理。路基搭接设计时应开挖台阶并铺设土工格栅,可使新旧路基充分接触,并通过土工格栅保证新旧路基的连续。对于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搭接,衔接处应设置拉杆、水泥混凝土垫块等;拓宽改造后加铺沥青面层的,在新旧水泥混凝土板面接缝处应铺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或土工布作为应力吸收层,使应力分配均匀,以减少新旧路不均匀沉降,减缓路面反射裂缝,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如图1。对于沥青路面的加宽也应在不同的层位设置台阶并放坡,以提高新旧路面受力的整体性,并在新旧基层的接缝处铺设应力吸收层。

图1减少新旧路面的不均匀沉降(水泥混凝土路面)

3.5桥涵设计

桥梁改、扩建方案应最大限度利用原有桥涵,合理进行改、扩建:首先应对原有桥涵构造物的现状调查,搜集原有桥涵构造物的施工图文件和竣工图文件,确定桥涵构造物是利用还是拆除,并以此作为桥涵构造物拼接方案设置实施的依据;根据路线的布设情况确定桥梁的拼接方案,最后进行原有桥涵构造物几何外形特征点测量保证桥涵构造物在平纵面上准确就位拼接[4]。

结束语

城市道路改扩建设计中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这个过程中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灵活运用设计知识,充分把握设计要点,就可以让城市道路改扩建设计方案合理,最终确保改扩建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旭东.公路改扩建项目的现状及特点与技术问题分析[J].科技展望.2014(16):23.

[2]黄燕燕.城市桥梁拼宽设计方式探讨[J].福建建材.2016(01):78-80.

[3]雍飞.城市道路与公路在设计上的区别及联系[J].技术与市场.2014(06):56.

[4]张清民.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07):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