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压力容器检修及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浅议压力容器检修及预防措施

刘露

(湖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荆州分院湖北省荆州市434000)

摘要: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对压力容器操作要求逐渐增强,压力也从高真空上升到了几万个大气压,自然温度也就随之而增加,导致尺寸与结构都朝着复杂化发展。并且压力容器处理介质大多具备易爆、易燃及有毒,因此其安全一直成为检修中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探究其检修中所存在危险性以及预防措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压力容器检修及预防措施,以供参阅。

关键词:压力容器;检修;预防措施

引言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压力容器的操作条件越来越苛刻,压力从高真空到几万个大气压,温度从超低温到高温,尺寸越来越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同时,压力容器所处理的介质往往又易燃、易爆或有毒性,一旦发生事故,将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每年的压力容器事故统计结果显示,大量的事故发生于检修工作中,所以有必要对典型事故案例进行科学地统计分析,并制订相应的措施,有效地遏止此类事故的频繁发生。

1压力容器检修中存在的危险性

压力容器在使用中受到内部介质的压力、温度、腐蚀的长时间作用,或因结构、材料、焊接工艺的缺陷,会出现裂纹、穿孔等,出现跑、冒、滴、漏等故障,所以要定期检修。有时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常因突然性故障或事敝,必须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的情况下进行抢修,稍有疏忽,就会发生事故,造成灾难性后果。通过对以往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发现压力容器检修工作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为易发生火灾爆炸和窒息中毒这两大类事故。

1.1火灾爆炸事故

火灾爆炸事故是压力容器检修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事故。爆炸,是指一种极其迅速的、物理的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工作介质为可燃气体的压力容器破裂时,除了器内气体膨胀释放能量以外,往往还会产生器外二次爆炸,放出更大的能量。因为容器破裂时,器内的可燃气体大量流出,并迅速与外面的空气相混合,形成一团可爆性混合气体。由于气体高速流出产生的静电或容器碎片撞击产生的火花为这团可爆性混合气体提供了起爆条件,二次爆炸形成体积巨大的高温燃气团,使周围继而发生火灾。

1.2中毒窒息事故

在检修压力容器中中毒窒息是比较常见,也是极为易发事故。其根源在于,其一没有用空气对容器管道实施充分吹扫置换;其二没有让工作环境良好通风,一旦进行焊割必然导致空气中质量变差;其三工作中没有实时检测空气质量。这种例子也是比较多的,在2017年5月,某省一个容器检验站检修运输液化石油的槽车,在做准备时没有对储罐实施空气置换,更没取样化验来证实其合格,当操作人员进入罐中不到一分钟就晕倒过去,监护人大声呼救也很快晕倒过去,当将二人救出罐外,都已经中毒窒息死亡了。

2预防压力容器事故的措施

针对上述压力容器检修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性及其原因,我们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安全技术对策措施着重解决的是不安全状态的问题,安全教育主要是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是通过合理的制度监督检查要求人必须怎么做。

2.1安全管理措施

(1)严格进行检修资质管理。压力容器应该由有经验的人员进行检修,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资格证书并且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2)严格办理《动火许可证》手续。容器检修作业是一项牵涉到多个单位相互协作危险性较大的工作,需要动火的单位在动火前应办理《动火许可证》,必须经过技安部门和动火所在牛产单位的审批。动火作业审查批准人应该亲自到动火区域进行察看,认真分析了解工艺流程、与容器相接的管道、容器储存的气体或液体物理化学性质、容器本体情况及周围环境,通过技术分析动火作业可能存在的危险及所面临的困难,明确动火等级和审批等级。(3)认真做好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检修作业前检修单位要对检修人员交待作业任务,进行安全措施交底。

2.2安全技术

压力容器检验维修一定要严格按照《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步骤进行,学习被检单位的安全法规,熟悉压力容器的工艺流程、所盛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周围的设备运行情况,然后针对检修重点制定合理完善的检验方案。在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或维修时,应认真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发生意外事故。(1)为检验而搭设的脚手架、轻便梯等设施一定要安全牢固,进入检修区域要戴安全帽,检验人员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2)在检修时必须彻底隔断与其他设备的连接管道。特别是通向易燃或有毒气体源的管路,更应严密封死,防止泄漏,以免发生着火燃烧或中毒事故。(3)容器的转动装置(如搅拌机、翻转机等)、加热装置以及其他与容器有关的电源都应切断,并应挂上“不准合闸”、“不得启动”的标志牌。如需现场射线探伤时,应隔离出透照区,设置安全标志。(4)检修前,容器内的介质应排除干净。充装易燃、助燃、有毒性或窒息性气体的容器,必须进行置换、中和、消毒、冲洗,并取样分析,分析结果符合安全要求后,检修人员才能进入容器作业。具有易燃介质的,严禁用空气置换。(5)如需要紧固或卸下承压部件,必须先将容器内的压力卸除,不准带压操作,以免发生意外。(6)压力容器检修完毕后,应对内部进行彻底清理,要特别注意防止容器内残留有可以与工作介质起化学反应或引起腐蚀的物质,如氧气容器中的残油,氯气容器中的残留水分或水汽等,甚至检修中残留的余热也可能引起事故。(7)内部检验时,应有专人监护,并有可靠的联络措施。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确保检修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必须要分析检修所存在的危险性以及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与安全管理措施,做好各种预防措施,对防治灾害事故具备极大帮助。实时上检修中的危险性除了中毒窒息以及火灾爆炸,还有触电、高处坠落等各种事故,因此必须要做好全面的预防措施,通过预防来避免发生事故。

参考文献:

[1]汪志坚.压力容器检修中存在的危险性及预防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3(06)

[2]李辉.浅谈压力容器检修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3]何瑞雪.浅析锅炉压力容器事故与预防措施[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