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应届生对病理学课标制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1

护理专业应届生对病理学课标制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黄文杰

黄文杰

东莞卫生学校广东东莞523186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15届护理专业已经实习结束的应届中专毕业生对病理学基础知识的需求程度和掌握程度,为新课标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并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合理的课标,为今后教学提供有利帮助。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卷,对200名15届护理专业实习结束的应届毕业生从对病理学知识的需求状况、病理学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现场调查,根据结果进行制定新课标并应用于教学。结果?护理专业毕业生能够重视病理学相关知识,但病理基础知识匮乏。结论?对护理专业实施病理学基础课程新课标的制定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新课标不仅需要全面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对全面倡导人性化护理服务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病理学知识;护理专业;课标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3月对我校200名15届护理专业实习结束的?应届毕业生进行病理学知识需求及掌握程度的问卷调查。

1.2调查内容及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全部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由病理专业教师统一组织、统一指导语,但不引导回答,独立填写,填写时不允许查阅书籍,统一回收,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9份,回收率为99.5%,有效问卷199份,有效率为99.5%。问卷内容:①学生对病理学报告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提出相应方面的问题,采取单项选择法,进行统计并计算百分比。题目:实习期间是否取过病理报告单;是否注意并重视病理报告单结果;是否有必要加强病理学基础知识学习,②病理学相关基础知识的考查:采取单项选择法,统计回答正确的人数,并计算百分比。题目如:在慢性炎症中,哪种炎症细胞最常见;肿瘤异型性大,则恶性度和分化程度如何。

2?结果?

见表1、表2、表3。

表1?199名护理专业毕业生对病理学报告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

3讨论

3.1分析影响护理专业毕业生对病理学相关知识缺陷的原因,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思想上的不重视造成对病理学基础知识的缺乏。病理学基础为中专护理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考查课程,是解剖学、组织学等课程的后续课程。在新课标的制定中可要求教师将各章节中所需的基础知识加以描述并逐步引入新课,并在教学中使用PBL讲授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如:讲授原发性高血压时可提问:①关于高血压你都知道些什么?②你认为高血压病是否可以根治,为什么?③原发性高血压在功能紊乱期血压为什么呈波动性上升?④举两个不同血压波动情况的病例,问其预后如何?⑤中国人和日本人罹患高血压的原因是否一致?⑥本节涉及到哪些总论部分的基础知识?

3.2学生实习期间已逐步认识到病理学基础的重要性,84.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加强病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但传统的护理模式影响着功能制护理模式,使我国护理处于一种以技术操作为主的技能性服务工作状态,护士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治疗性医嘱的"机械"执行,致使临床护士把护理工作看作是可做可不做的软任务[1]。加之护士的内涵和定位不明确,护士的定位没有转变为“以维护和促进健康、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实践者以及健康教育的宣教者”[2],使护理独立工作的一面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另一方面,由于病理学科在我国始终被认为是基础性学科,与护理工作关系不大,因此造成护士对病理知识的不重视。所以,在新课标制定中应增加素质目标:如①培养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道德素质。②培养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3]。

3.3病理报告是医生诊断疾病的依据,护士充分了解、掌握,也可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理、社会因素、病情的发展等方面有充分足够的评价、预测,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预知患者将要或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和心理规律,从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心理护理方案,变“事后护理”为“事先控制”,作到早分析、早预测、早制定护理措施,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所以,加强护士对病理学、病理诊断报告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建议在新课标制定时加强护理专业对病理学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黄人健.向护理巾帼英雄学习营造和谐医疗环境[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01.

[2]丁炎明.护士对生活护理认识现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22.

[3]石玉芹.病理学基础作业设计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