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陈迪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陈迪喜

陈迪喜

湖北省大冶市实验高中陈迪喜

如何培养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我们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要培养兴趣,我认为就应该改变以往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变成以学生自主研究、自由创造为基础,教师给予适当性启发和指导,以研究性学习为理念的研究性教学过程。为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研究性教学活动的探索,不断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教学和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在探索中获得知识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受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创新的乐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性学习相互促进,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探究,怎样探究,探究什么,以及怎样实施等都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探究:

一、优化教学情景,诱发探究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如此。我们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能够紧密结合一些物理现象进行教学,提出一些学生迫切想了解的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物理问题,并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积极开设开放性教学情景,将会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研究和探索。

1.充分利用我们周围丰富的感性教材进行教学

我们周围处处都存在物理现象,自然界如风、雷、雨、电、山川,冬天的雪、夏天的虹等,这些现象学生非常熟悉,但要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学生未必能回答出来。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给以适当地引导,合理地解释,不仅使学生认识到这些物理现象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还要我们利用这些物理知识去“创造”这些物理现象。

2.创造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在我们进行的每一节物理教学中,都不可能找到一个合理的教学情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利用生活中涉及相关的情景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进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内容时,教师可以假设有这么一个情景:假如给学生水平射击50米以外的靶心,实际应该怎样瞄准靶心,是瞄准靶的中心、上方或下方?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并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展开讨论,把教学引入正题,使学生想探其究竟,兴趣盎然,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

二、尊重学生个性,引导探究精神,鼓励超越创新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是建立在对现象的观察,对实验的分析总结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性科学。我们在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性的创造与学习的主体。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对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选择的每个方法和途径,我们教师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能简单的用一个“错”或“对”字来下结论,因为每一个想法都凝结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学生在掌握新旧知识的前提下表现出来的奇异思维,是不受定势思维的束缚,自由发挥出来的,这就是学生学习的探究过程。

例如,在讲授“电阻定律”内容时,我们通过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后,有些学生可能有这样的反思:“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这一变化最终会有哪些可能性?学生不难回答:一是温度为零,电阻率不为零;二是温度为零,电阻率为零;三是温度不为零,电阻率为零。最后让学生思考:在这三种可能性中,哪一种可以作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并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这一课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研究课题意识,又引入了“超导”这一有意义而又有研究性的学习领域,将研究性教学延伸到了课外,为学生创造之路点燃了火把,同时也留给学生广泛的思维空间。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传统教育模式主要以传授知识教学为主,以实验教学为辅。自从提倡素质教育以来,留给学生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多,要求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越来越强。沿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使是实验,也是由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跟着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小结等几个步骤。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一切知识、结论都由教师讲解,学生机械接受,无须多动脑筋,严重阻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因此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是我们今后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1.设计实验,因势利导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实验目的和要求,根据实验内容事先准备好一些实验器材,可以尽量多一些实验器材提供给学生选择。教师在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目的积极开展设计实验方案的同时,应该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学生构成交往和对话式的关系,形成互动。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应该因势利导,步步引导,层层改进,使其更加完善。

2.掌握方法,操作探究

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有时可能有很多种实验方案,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讨论,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论证每个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必要的修改,最后根据不同的实验方案分组操作,探究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四、渗透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多方面素质

1.课堂渗透,诱发探究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学的主要活动是课堂,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研究性学习,才能为科学的研究打下知识的基础,激发起学生开展科学的兴趣和热情。课堂有机渗透,即根据教学内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渗透。

例如,在学习机械运动时,可以渗透同步卫星、宇宙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等;在学习电阻后,可渗透超导研究的史实,超导材料的研究近况以及它的发展前景等。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活动,促使学生超越现有的知识水平,创造出新的东西,引发更多的新问题。

2.扩展活动,丰富第二课堂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人们最关注的是第二课堂活动能够对它有积极、推进的作用。然而在当前大兴课程改革,提倡研究性学习之际,我们不能全盘抛弃或依靠第二课堂活动。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更加有效。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实践操作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增长学生见识、扩大学生视野等。

总之,在今后的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仅仅只限于传授知识,而更应该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进行思考,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给予启发和帮助,这样就能使学生完全掌握知识,以及在实际中运用好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