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感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感教育

朱浪浪

朱浪浪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特区武当山中学442714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它是通过运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手段,使受教育者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以唤起美感的方式对人进行的一种特殊教育,以达到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的目的。我校的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更是一场能力与智慧的较量。老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堂表现,给我们送上了一份丰盛的大餐,可是在整个听课过程中,我发现老师们的语文教学过分偏重于工具性和实用性,而人文性大量流失,学生学习语文是为了分数而很少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当然也就很少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受到片面的、急功近利的技能训练影响,使得原本鲜活生动的文学作品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很难感受到优秀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了。那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感教育呢?我认为主要应从教材入手。别林斯基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所以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定为教学目的之一。语文教材是一个美的宝库,所在皆有,俯拾即是。

一、运用语文教材,引导学生感受美

教材选入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堪称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既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佳作,也有被盛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史记》;既有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契诃夫的名篇,也有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代表《红楼梦》。仔细体味,体裁全面、题材新颖、格调清新,一篇篇文质兼优的佳作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的华美世界。可以说,中学语文教材囊括了深厚宽广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美育因素得天独厚,美感情调四处洋溢。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向学生展示语文中的美,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形式美、内容美,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中,让他们去感受美、领悟美,为学生创设和谐、优美、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对所学的课文进行鉴赏、品味,从而使一篇篇精美的课文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例如我在讲授朱自清的《春》时,一开始就充满激情地说:杜甫写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王安石写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那么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又是如何描写春的呢?”接着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将难绘之景、难摹之声、难描之行、难传之神,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在优美的意境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可爱,更产生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向上的力量。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那些体现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的关键的字、词、句,给学生造成一个个“美的闪现”。

1.用美的形象鼓舞学生

美的形象是一种崇高的社会美,充分地发挥美的本质力量,在推动历史前进的斗争中具有巨大的力量。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为我们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形象,这些优秀人物是社会美的典型。深刻地揭示这些形象的内心世界,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

例如:《背影》一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记叙了1917年冬,因祖母去世,作者朱自清随父亲一起回家奔丧,丧事办毕以后,父亲在中途送别作者回北京求学。作者选择了新颖而别致的角度,独具匠心,描写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穿过铁道”,“爬上月台”,“用两手攀道”,“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父亲脚步艰难,父亲爱子心切,情真,情深,透过背影,可体验“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的背影,是永恒的生命之绿、真诚如火,火焰般的霞光可以点燃每位读者的思维火花。父爱如山,我们每一位小读者无法忘情父爱的无私与博大,我们的血液里渗透着父亲的关爱,父爱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永远挥之不去。无论是出门在外的游子,还是在读的初中生,当你需要一缕春光时,父亲会带给你心灵的春天;当你失意时,父亲的肩膀是最坚实的依靠。父亲的“背影”丰盈着我们日益强壮的体魄,父爱如雨后的彩虹,如雪中送炭。

课文中有不少美的典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闻一多,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这些美的形象都能给学生美的感受,在当前强化素质教育中都是很有好处的。

2.用美的画面感染学生

大自然绚丽多彩、千姿百态,作家们往往把自然美景再现在作品中,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幅生动优美的画面。这些画面,融入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的情思。教者如能抓住景物描写中的片段和学生共同欣赏,学生定能受到美的画面的感染。

如《济南的冬天》,老舍笔下的古城济南,冬日的情景和气氛都是既寻常又别具韵致的,明丽的阳光与天空,白雪点点的三面小山,古朴亲切的城郭村庄,再如苍色的松树、风中摇曳的黄草、柔软的垂柳、深绿的水藻、晶莹清澈的流水,都无不笼罩在融融的暖意之中,无不浸染着柔和的色调,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宁静与安详、自足与欢乐。如同诗意的黄昏和柔情的草木,带着浓郁古朴的民间色彩;尽管其主题意向若隐若现不甚鲜明,但掩卷沉思却有袅袅余味萦绕于心间。读了这些,如身临其境,既获得了艺术的厚爱,又受到了思想的熏陶。

3.用美的意境陶冶学生

文学作品创造美的意境对学生的感染尤为强烈。古诗词是美的意境的仓库。诗言志,我们伟大的祖先,在神州这块广阔的土地上相继歌唱几千年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具有永恒魅力的不朽诗篇供我们学习,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日月之行,如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美的诗词就是思想的光辉。我国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诗词语言精练,“道向虚中得,文从实处工,经世致用,笃行不倦”。蔡元培先生和鲁迅先生都曾强调用诗词作品作教育的手段。初中生,正值人生之花季,引导他们从古典诗词中赏析美,领悟生活哲理,感受生活真谛,将终生受用。

二、在诵读和评析中感受美、鉴赏美

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能传达作品和谐婉转的旋律,再现作品的形式美和意境美。除了教师富有魅力的范读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技巧上的指导。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通过教师的有感情范读,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了作品描绘的境界中:阳春三月,柳絮飘飞,碧空下飘荡在江上的小船越驶越远,最后在渺远的天际消失了,只有东逝之水滚滚远去……还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反复吟咏中品味离愁别绪下的洒脱、飘逸,品味流动的画面美,品味……再如朱自清的《春》哺育了几代人,在朗读指导上,除停顿、速度、节奏外,还得从语调、语气等方面指导,如“母亲的手”、“抚摸”等地方要读得语重而情长,读到从不同感官写春的气息时,尽可能地用较为舒缓、轻柔、欣喜的语气语调读,使学生从坚韧的小草、温柔的春风、无声的细雨和璀璨的百花这些鲜明形象中感受并领略文章内容的意境美和语言的形式美。

品评名篇佳作可使学生获得更为深刻的审美鉴赏,如《荷塘月色》的淡雅、《小桔灯》的朴实、《药》的深刻、《背影》的真挚……老师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和开掘,一方面可唤起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去大胆地想象;另一方面,又要加以理性的指导,才能有效地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中学生正值年少时期,富于情感,又往往为情感所左右,在语文美育中要注意分析课文所表达出的情感,把大量的真、善、美借助优美的语言发掘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理解课文的同时,情绪受到感染,感情得到升华。

美育则是通过对内在情感的直接感染,调动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我们做教师的,特别是语文教师,不可急功近利、一叶障目甚至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应该时时以先进的理念为自己导航,时时不忘给学生以情感美的滋养、艺术美的熏陶,还语文课堂一个“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