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村扶贫影响与持续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小议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村扶贫影响与持续性

盛中蔚

大栗树乡政府云南文山663707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农村经济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虽然在整体经济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状况有所好转,但是在许多农村地区还存在较为严重的贫困现象,所以如果要发展农村经济,首先要做的就是扶贫,而退耕还林是以农户为主体,将生态治理和扶贫发展有机结合的重要工程,本文就退耕还林工程队农村扶贫的影响进行理性讨论。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农村扶贫;影响

前言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质的飞跃,但是在我国还是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我国近些年来做出大量实际行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强的应对策略的同时还形成一套完整的扶贫机制。生态环境差,经济水平低是我国农村的共同特点,退耕还林是我国较为重视的生态工程,在退耕还林的实施下,我国农村的经济情况得到很大改善。

一、退耕还林与农村扶贫之间的关系

(一)直接影响到农户的收入

退耕还林是以农户为主体的生态建设项目,其涉及范围光,投资数额大,且会带来较大的收入。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具有明确的目标,为提高农村经济水平,为改善生态环境。那么退耕还林后对农户的收入是否有一定影响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农户可以从国家退耕还林补助中获得较大收益,因为国家补贴普遍高于原耕地的收入,农户响应政策的呼声较高态度积极,但是在国家二轮补助时,对农户的机会成本和其他损益并没有考虑全面,导致原耕地的收益在某些产量较高的地显示出负收益的情况,这也就直接导致农户的积极性有所下降。但是这部分并不能代表整体情况,从宏观角度来看,农户的纯收入还是增加的,退耕还林工程还可以促进生态效益,实现资源合理的转化。

(二)退耕还林导致农户收益的多元化

在退耕还林后,农户的土地结构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改变了农业的基本结构和农村的经济结构,使农户的市场收益逐渐多元。在退耕还林之前,农户的主要生活来源是以养殖劳作为主,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慢,生产收益方式易固话,较为单一。而在退耕还林后,虽然农户的耕地面积减少,但是相应的林地面积增多,养殖业,林业,工副业等多面发展,都可以取得可观的收益,所以退耕还林影响农户的收益来源,形式变得多样,这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行扶贫工作是一个良好的方式。

二、退耕还林与扶贫持续性的关系

我国的贫困状况是慢性的,长期的,更是顽固的。所以如果想有效的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就要从根本上发展农村经济,虽然我国在农村扶贫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实现共同富裕还是存在较大的难度,从目前来看,农村贫困现象居多,贫富差异较大,因此就需要实施退耕还林来实现扶贫的持续性,只有退耕还林工程能够持续的坚持生态治理的核心理念,持续加强补贴力度,升级相关农户配套设置,转变产业模式,进而才能尽快的实现脱贫的基本目标。

(一)加大退耕还林的补贴力度并建立起完善的相关制度

在农户中还存在许多不愿意配合,不愿意退耕还林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补助金额较少,不能满足农户的基本需求,合理的补助是激励农户积极参与的关键,因此,国家政府应该适当的根据实际需求来提高补贴,在补贴计算时,农户的机会成本和其他损益都要计算在内,要充分考虑到其不确定因素。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农民在粮食税取消后的收益情况。总而言之,退耕还林补助问题是一件需要长期详细规划的事情。因此相关部门为了确保退耕还林的完成度,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且健全的补贴制度,在补贴制度中不仅要规定补贴标准,还要对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考虑。与此同时,还要将退耕还林和生态治理,相关经济项目进行结合,为农户提供更多的收益来源,进一步实现扶贫的目标,通过加大退耕还林补贴的力度,使补贴更加全面合理,可以积极的调动农户退耕还林的参与性,从而促进退耕还林的发展历程。

(二)退耕还林的碳汇造林有机结合

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碳汇造林有机结合是提高退耕还林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首先,碳汇对森林里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和储蓄,其次,碳汇可以对造林工程有效的促进,进而完成碳汇的计量和测量。退耕还林不仅仅是为了扶贫工作,也是为了生态环境的治理与调整,所以在增加碳汇的同时,不仅可以通过市场碳交易获得可观的利益,还可以促进生态建设。两方面的结合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长期机制,进而促进农村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丰富了退耕农户的生计手段

对于许多农户而言,大部分生计来源是耕地种田,所以在退耕还林后,许多农户失去了基本的谋生手段,新一轮的退耕还林的参与主体贫困人口和低收入户,其在资产的管理方面和审计资产配合方面都并不理想,所以要针对这一现象,新一轮的退耕还林要在提高农户补助的同时注意农户的谋生能力,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户的生计能力,才能进一步的实现扶贫目标。比如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种植等,或者提高对剩余耕地的利用程度。

三、总结语

退耕还林不仅仅是以农户为主体的扶贫工作,更是一项生态建设项目,其对于脱贫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在退耕还林的工程建设下,不仅仅要加强扶贫工作的进行,更要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实现双重目标的共同实现,并且为了实现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性,还要对补助制度进行完善,只有实现了退耕还林扶贫的持续性,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生态建设脱贫。

参考文献

[1]杨政琴.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村扶贫影响与持续性探讨[J].农家参谋,2017(8):42-42.

[2]沈茂英.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村扶贫影响与持续性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16(1):1-7.

[3]杨永艳,谢涛,宋林,等.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7(18):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