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降低门诊患者投诉率的经验分享

/ 2

品管圈活动降低门诊患者投诉率的经验分享

杨学蓉李若涵胡佳林张燕琼邓玉萍

四川省南充市身心医院门急诊科四川南充637700

【摘要】门诊开展QCC活动改善门诊患者就医体验,目的是降低门诊患者的投诉率,提高门诊患者的就医满意度。方法是6名门诊护士组成QCC,按QCC的活动步骤拟定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包括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与检讨,然后比较活动前后患者的投诉和护士的自我评价结果,QCC后,患者对门诊的投诉由原来的3.7%下降到0.5%,目标设定为(0.62%)。通过QCC活动提高了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责任荣誉感、团结协作能力、表达能力,提高品管手法使用等,结论:开展QCC能有效降低门诊患者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门诊管理水平,提升门诊护士综合素质。

【关键词】品管圈;(QCC);降低投诉率

品管圈由一个工作场所的人(5-12)为了解决现场工作问题,自动自发的组成小团队,然后团队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手法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的。门诊是医院窗口,作为门诊诊断、治疗、咨询,体检第一线,因人流量大,科室设置多、分布广就诊环节复杂,候诊时间长等,极易造成患者投诉,良好的护理服务,不仅能降低患者投诉,对树立医院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在护理部指导下引入品管圈管理模式,并于2015年6-11月以降低门诊患者投诉率为主题进行质量持续改进,收到满意效果,现分享于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共有护士13人,年龄在22-4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0岁。主要进行门诊患者分诊、导诊咨询、门诊预约挂号、健康宣教、便民服务、门诊输液管理、急诊患者救治等工作。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组圈前护理部及护士长组织科室所有护士进行QCC知识培训,使大家都了解品管圈的定义,工作方法、基本程序、活动意义。以自愿报名的原则组圈,共6名护士报名,1名医生参加,由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一名护士担任圈长,负责组织协调圈活动,组织活动计划的拟定与实施,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负责追踪和指导圈活动的开展,并促使标准化。

1.2.2选定圈活动主题,召开圈会,集体讨论,确定圈名为齐心圈,寓意“门诊护士齐心协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越多越好,每人至少提出两个问题,采用5.3.1评分法选定“降低门诊患者投诉率”为本次活动主题。

1.2.3现况把握,圈员们明确责任,协调分工收集到活动前两个月门诊就诊人次,及门诊投诉例次,分析出当前投诉率为3.7%

1.2.4解析和目标设定

圈员们通过鱼骨图进行根因分析,通过目标值公式计算出需达到目标值为0.62%。

1.2.5对策拟定与实施

针对问题的关键性因素,采用头脑风暴法,圈员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利用5w1h的思考方法提出很多的对策,依据对策采用评分法选出拟定改善对策。并将对策进行整合采用PDCA循环实施。大家以一月为限,实施品管圈管理后进行分析,再次查找问题,拟定对策,组织实施。该过程持续半年。

2、结果

2、1有形成果:改善后,采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再次进行查检、及收集到的患者投诉次数,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投诉率的调查结果看出,在解决医生出诊不按计划,出诊晚的投诉有所减少,各窗口单位服务态度明显改善,在便民措施,健康教育,患者引导等项目上投诉基本为零,改善前投诉率3.7%,改善后投诉率为0.5%(p=0.000)有统计学意义

2.2无形成果:通过本次活动,6名参与人员在解决问题、责任荣誉、团队协作、QCC手法应用、沟通协调能力、活动能力、团队精神、积极性等各项自评总分为89分,与改善前56分比较均成正向发展。门诊主任参与QCC加强门诊医护沟通,提高共同解决门诊投诉能力。

3讨论

3.1QCC管理方法有利于降低我院门诊患者投诉率,我院是一所刚升级为二及甲等的基层综合性医院,科室发展快,新业务开展多,患者多,医护人员严重不足,上午上班后医生到住院部查房后才能到门诊坐诊,长期以来门诊患者不能及时就诊,由出诊晚导致的投诉非常高,开展品管圈活动后,7名圈员积极参与,通过脑力激荡出谋划策,优化门诊服务流程,重视患者需求,采用分时段预约,重点患者的全程引导,加强门诊巡视及时解答患者疑问,在不同诊区设立健康宣传栏,发放宣传册,与医务科、门诊医生沟通,医生提前上班、延迟下班,临时出诊变动及时告诉导诊护士,在门诊大厅采用LED屏播放医生出诊信息,在导诊处设置小黑板,及时公布出诊医生变动信息。畅通医护患沟通渠道,每一位门诊护士用爱心、耐心感动患者,使患者对我院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表示理解,多了一份理解的等待,使患者对我院门诊投诉次数降低了。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无形中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一系列的改善措施,门诊的综合满意度由改善前的84.5%提高到97.4%。投诉率由改善前的3.7%,降低到0.5%。两者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

3.2QCC有利于门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QCC活动由圈员自发组织、利用圈员的相互启迪,头脑风暴,团队合作,善用数据统计及品管工具进行持续改善服务。有文献报道,满意度是衡量门诊服务质量的客观指标(1.通过QCC活动完善和修定了《门诊医生出诊管理办法》,明确了《门诊护士工作职责、》并对改善措施进行了标准化,使效果能长期稳定的维持。随着活动的深入,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科室护士从患者需要出发,自觉寻找工作中的问题,不断改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1]。

3.3QCC有利护士的成长,QCC活动强调圈成员自觉参与管理活动,自觉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发挥管理潜能,在活动中护士既是实施者又是管理者,小组成员边学习,边探索、边实践,从QCC知识的一知半解到熟练应用QCC的十大步骤[2]:1、组织品管圈、2主题选定、3制定活动计划4、现况把握5、目标设定6解析7对策拟定8、对策实施与检讨9效果确认10标准化)与七大手法(1特性要因图2、柏拉图3、查检表4、层别法5、直方图6、散布图7、管制图)。业务知识和沟通能力逐渐提升,评判性思维和管理能力有所提高,增强了活动信心,提高了圈员的综合素质。大家在一起活动、学习,关系更加融洽,有利提升团队精神,增强组织归宿感与管理措施执行力。

参考文献:

[1]吴芳杨立利、王玉琼等品管圈降低护理人员逾时下班率的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2013.28(5):419-521

[2]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第3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