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的“压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8
/ 2

强者的“压抑”

周倩

常常听到身边的同事在抱怨工作压力大,累死了,其实有不少的人在说的时候还是有点沾沾自喜的感觉吧?先别忙着否认,因为在众人的感觉上,“忙”通常说明受重用,按说谁不想有所建树,成为骨干精英,但是在忙的过程中往往也伴随着压力的增多。记得在一篇文章中看过这样的一句话“不要羡慕那些吹嘘自己压力有多大、缺乏睡眠、时间不够用的同事。提醒自己,说不定哪一天你会参加他们的葬礼,或者至少去医院探望他们。”这不是在危言耸听,失业、升职、调薪、办公室关系等等,据统计,与工作压力相关的心理、生理方面的疾病已经成为导致员工缺勤、停工、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

这几年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的是为广大中小学生“减负”,因为他们的肩膀太弱,而他们的书包太沉。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的弱小是一目了然的,他们的负担也是一目了然的。然而,与此同时却忽略了对于众人眼中“强者”乃至“英雄”——企业员工的关怀。在电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只看到了电信员工为企业赢得的财富、看到前后台无数员工忙碌的身影、看到年轻精英们身上的光环、认为他们理应能够照顾好自己,而且还应责无旁贷地照顾好别人。殊不知,其实他们同样脆弱,同样疲惫,同样不堪重负。而我们,已经在为我们的“想当然”付出沉重的代价。每年的员工体检,严格说来恐怕真正算得上是健康状态的没几个吧。一些与工作紧张有关的慢性疾病在企业员工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几种常见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症、慢性胃炎等的患病比重都呈上升趋势。而现代人常见的失眠、内分泌失调乃至抵抗力低下,也是屡见不鲜。世界卫生组织称工作压力是“世界范围的流行病”。

这就是社会精英目前的生存状况,这就是要做成功者的代价——所谓“强者”的压抑。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让大家感到前途的渺茫,更不是让大家喻发恐惧和逃避压力。相反,是想让大家正视压力,不要轻视压力对个人的影响,而是应正确面对,泰然处之。有的人在工作中遇到压力不顺心,就在考虑换个工作。然而细想一下,离开了就没有压力了吗?不是同样要养家糊口,同样要努力向上吗?逃避不是办法,因为只要有工作,压力就会存在,它其实是你工作中无法回避的组成部分。压力大与小,能不能承受与舒解,关键在于面对压力时,你自己的心态与应对的方法。因为个性、经历的不同,每个人的解压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是关键是要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保持内心的健康,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状态是成功的基础。

当然正视和面对压力,绝不是无原则的“逞能“,它需要理性、技巧和方法。说到底工作压力的来源无非两点:

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许多外部环境因素会直接导致工作压力,如工作进度、工作速度、工作保障等等。但是,没有两个人会对同一工作做出同样的反应,因为个人因素也会导致压力。例如,沉迷于工作者及那些总是感到有一股力量驱使自己准时赶上截止日期者,通常将自己置于更大的压力之下。那么如何缓解来自环境和个人因素的种种压力呢?下面就提出几点想法供大家探讨一下吧。

一、更有效地组织你的工作

可能的话把工作分摊或委派以减小工作强度。别认为你是惟一能够做好这项工作的人,这样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工作,你的工作强度就大大增加了。

二、建立良好的办公室关系

与同事建立有益的、愉快的合作的关系;与老板建立有效的、支持性的关系,理解老板的问题并让老板也理解你的问题,了解自己和老板在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

三、及时总结,妥善计划

对所有的出色工作都记录在案,并不时查阅,一是总结经验,二是为自己寻找自信。为将要进行的工作,制定一些短期计划,做尽可能细致的准备。

四、不要给自己无谓的压力

减少你所关注的琐事数量,别给自己增添无谓的压力,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就由它去。

五、享受个人空间

不要总是想着工作,努力在每天都安排一段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如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等。

六、适当的运动

每天寻找时间放松,如呼吸新鲜空气,做适量的运动,散步,时常出入一下办公室,变换一下环境,这些活动有助于释放压力,放松大脑,恢复精力。

还有几个小招式,对于缓解压力也是不错的。

暴力减压“随身带个小皮球,郁闷时偷偷捏一捏。”美国一个专为男性白领排忧解难的服务网站建议。随身携带一个网球、小橡皮球或是什么别的,遇到压力过大需要宣泄的时候就偷偷地挤一挤、捏一捏,北京一家外企办事处的办公室角落里也堆着各式各样的流氓兔,专供员工们拳打脚踢。不要觉得好笑,这样最起码要比掐同事的脖子、在大家目瞪口呆之下歇斯底里地撕废纸、捶桌子要好得多。

食物减压一项最新医学研究发现,某些食物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少压力。比如含有DHA的鱼油,鲑鱼、白鲔鱼、黑鲔鱼、鲐鱼是主要来源。此外,硒元素也能有效减压,金枪鱼、巴西栗和大蒜都富含硒。维生素B家族中的B2、B5和B6也是减压好帮手,多吃谷物就能补充。当然了,如果饭局应酬太多,没办法总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饮食,或者吃得太多,肚里再也装不下了,那就在包里揣盒维生素片或是鱼油丸之类的,随时补充。不过专家们指出,靠食物或者维生素减压,必须要持之以恒,每天形成习惯,1个月之后就能慢慢见到成效。还有睡觉前少量吃些小点心,只一点点是不会发胖的,这样夜里就不致于因为饥饿而惊醒。

写作减压“把烦恼写出来。”美国心理协会倍加推崇写作减压这种方式,写作的内容是什么呢?你的压力体验,你生理、心理上的一切烦恼。早在1988年,美国就有一些心理学家做过测试,一组人员专写压力和烦恼;另一组人员则只写日常浅显的话题。每4天一个周期,持续6周后,结果前一组人员心态更加积极、病症较少。这些测试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写作是一种效果显著的减压办法,只要一支笔一张纸走到哪里都可以实行。

说了个人要做的,再说说企业吧。作为一个企业,不仅仅要为社会创造金灿灿的财富,同时也要为我们的员工提供美满的工作与生活状态,两者我们不是说谁重谁轻的:当企业都不能为自己的员工创造快乐时,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说“造福社会”呢?我们会发现,员工时常因为工作上的小事而心生不满,影响上班心情,而忽视了这种烦恼,整个集体的士气就会像冬天的寒流,一场接着一场,气氛越来越僵。所以在企业内可以做的是:

一、尽可能减少引起员工紧张的因素

对有些原本认为必须马上完成的任务根据重要性分出轻重缓急,重要的工作马上完成,次要的和不那么重要的可以先放一放,待时间充裕时再完成。这样就会使压力呈几何级数下降。

二、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许多企业做事的标准是要做就要完美无缺,事实上这很不现实。当发现有数不清的事情需要员工集中精力时,不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只要大致满意就行了,而把更多的精力留给那些关系到全局的工作。

三、努力让员工改变对待压力源的态度

在某些时候,对事物的看法实际上决定了人们对压力的感受。因此当碰到一些问题时,要引导员工不停地提醒自己,从长远的角度和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这些问题,让员工感觉到其实压力没有他想的那么大。虽然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消除压力,但至少能使压力变得更容易接受。

四、鼓励员工勇于挑战恐惧

有时压力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某些挑战的逃避,而战胜恐惧后迎来的将是员工自信心的增强。要不断地告诫员工:如果一味回避和恐惧,它们就会一直对你穷追不舍。不妨尝试早到办公室几分钟,尝试新的工作方法,尝试在公司交几个知心朋友,尝试与上司聊聊天,这些都能帮员工减轻压力。

目前在白领群体中,心理疲劳主要体现在身体上的缺乏精力,人际上的沟通减少,工作效率上的容易忘事,以及情绪上的忧虑发愁。当你的同事或者你的下属员工出现这些表现时,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心,关注一下他(或她)背后所面临的压力。当你自己出现这些表现时,也试着去正视自己面临的压力,试着去放松自己,比如与自己开个玩笑,找点零食打个牙祭什么的,毕竟压力难敌淡泊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