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体验与诗歌欣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生活体验与诗歌欣赏

蔡伯君

四川省苍溪县三川镇初级中学校628400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生活体验又是文学欣赏的感性基础。诗歌被誉为“文学的文学”,是文学的最高境界。因此,欣赏诗歌,进入文学的“最高境界”,对欣赏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观点、文化修养、情趣爱好、生活体验等因素,提出了较欣赏其他文学样式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生活体验在欣赏过程中的作用,尤在首位。

生活体验对诗歌欣赏的“再创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诗歌欣赏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具有审美感受的思维活动。欣赏者对于作品不是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地感受、体验和认识。王朝闻说:“语言艺术与诉诸视觉或听觉的艺术不同,它以直接唤起表象和想象的方式作用于欣赏者的再创造。”这里说的“再创造”是欣赏者通过语言媒介,根据自己的思想感受和生活体验,想象出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生活境界,进而领会、补充形象的内涵。诗歌欣赏的“再创造”主要依靠欣赏者的“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所谓“表象”是指从前感知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它是“再造想象”的基本材料。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不但根据诗歌语言的描绘或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更重要的是借助过去的生活体验,去发掘、补充形象的内蕴。前人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以其情而自得”等就是这个意思。以群说得好:“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并不仅仅停留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上,而是必然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象、联想和补充,使文学作品的形象丰富、充实起来。要是读者不善于进行积极的想象与联想,或缺乏必要的生活感受,那么再美的文学形象对他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欣赏诗歌,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很难领略诗所创造的意境和艺术形象。高尔基说:“文学形象几乎永远大于思想,它表现着复杂的精神生活的人,在矛盾的情感和思想中的人。”诗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虽然是以个别的、具体的形象出现,它却以一当十地概括了丰厚的、深广的社会内容。它是“言近面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的。

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舒婷以深沉悲痛的心情、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事实和种种沉重的负担。诗人把贫困、落后、停滞、悲哀这些意念的东西转化为意象的“我”,而后又把“我”转化为鲜明的物象。诗人王远舟认为:“诗是成熟的果实,是不屑于说话的。欣赏者面对艺术形象或情绪上的感染而产生的审美直觉是他思想情感的加工与升华,是通过再创造而进入审美意念的。”面对雪域高原,“我复述不出这昭示的内容/但分明深入我的意识直至骨髓”。如果不在西藏特有的宁静肃穆中生活过,是难以感受到这种无言的伟大的;不经历高原那山川灵气的薰陶,也不可能再现出“古海的波涛极目之处凝固为山”“野性雄健的姿态似黝黑的河流”这些特有的自然景观;更难领略“远山的雪似硕大的头盔/沉沉罩在高可触天的山巅/熠熠闪烁神圣的光彩/我的心一阵战栗”所诱发的“独有人生彻悟的沉郁”。

作为欣赏者,因为他丰富的社会生活体验,对事物有着透彻、精辟、洞察秋毫的体验和理解,就能被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深邃意境所触发,也才能牵动起自己记忆中的类似印象、经验,使其回忆、思考,进而产生一系列的想象和联想,凭着想象的翅膀,飞入作品所创造的境界中,去体会、领略作品的境界之妙。

鲁迅说:“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这就精辟地道出“类似的体验”既是文学发生“效力”的重要条件,也是欣赏者通过作品语言描述形成的新形象,进入艺术天地的门径。一旦欣赏者步入艺术的新天地,他会感到里面的一切是那么熟悉,因为他已经体验过,里面的一切又是那么智慧和新颖,因为印证升华了他的体验。这样他会更深入地领悟出作品意境的深邃,便得到了审美的愉悦。

当然,人的生活体验毕竟是有限度的,很难做到无事不经,无事不晓,欣赏者在欣赏自己没有体验过的作品内容时,可以通过作品所提供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借助“语感”展开想象和联想,去认识自己从未体验过的生活,以达到与作者心情契合的程度,这样也会能够领悟出作品的旨趣。

欣赏诗歌,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就很难激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别林斯基说:“对于我们,只是欣赏还不够,——我们还想求知;没有智识,我们就谈不到欣赏。”欣赏光有感性认识还不够,还必须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用自己生活实践的体验,结合自己当时的境遇和心情,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探索,去深入地体会出作品的真正价值,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欣赏者的生活体验,正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所以,欣赏者在记忆中所保持的表象越丰富,再造想象力就越强。那么,只有深入社会生活,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并注意在记忆中积蓄丰富的表象,让生活体验给想象插上自由驰骋的翅膀,才能对作品的语言、形象、情感、意境有比较全面、深刻的感受。所以,不论“再造想象”或情感共鸣,都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可见,要想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

参考资料

[1]王远舟著《极地之舞》.《新诗研究》讲稿。

[2]马德俊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

[3]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

[4]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