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例脑卒中男性尿失禁患者不同护理方法的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58例脑卒中男性尿失禁患者不同护理方法的对比

王惠

王惠(资阳市人民医院四川资阳641301)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0045-02

【摘要】目的探讨接尿器为脑卒中男性尿失禁患者收集尿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8例脑卒中男性尿失禁病人分成两组,分别用留置导尿法和接尿器法收集尿液,观察不同护理方法泌尿系感染、皮肤改变、管道脱落、漏尿、3周总费用。结果对长期卧床尿失禁病人采用留置导尿和接尿器收集尿液的方法在泌尿道感染以及费用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脑卒中男性尿失禁患使用接尿器方式收集尿液是避免泌尿道感染、方便可行、与家庭护理紧密衔接的方法,值得在长期卧床尿失禁病人中普遍采用。

【关键词】脑卒中男性尿失禁留置导尿接尿器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urinecollectorforstrokeinmalepatientswithurinaryincontinenceurinecollectionapplicationeffect.Methods58casesofstrokeformaleurinaryincontinencepatientsintotwogroups,respectively,withindwellingcatheterizationandurinecollectormethodtocolleCTurine,toobservetheeffeCTofdifferentnursingmethodsofurinarytraCTinfection,skinchanges,pipeline,leakageofurineexfoliated,3weekstotalcost.Theresultsoflong-termbedriddenpatientswithurinaryincontinencebyindwellingcatheterizationandurinecollectorforcollectingurinemethodinurinarytraCTinfectionandcostdifferences.ConclusionstrokeformaleurinaryincontinencepatientsurinecollectortocolleCTurineistopreventurinarytraCTinfection,convenientandfeasible,andhomecarecloselyconnectedmethod,isworthinbedriddenpatientswithurinaryincontinenceincommonuse.

【Keywords】CerebralapoplexyMalesexUrinaryincontinenceIndwellingurethralcatheterizationUrinecollector

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continencesociety,ICS)明确规定真性尿失禁的定义是:腹压增加时,在缺乏逼尿肌收缩的情况下,膀胱内压超过最大尿道压时出现的尿液非随意流失[1]。脑卒中患者尿失禁的护理是困扰护理人员的难题,且具有长期性、家庭性的特点。对脑卒中卧床尿失禁患者,临床上多采用纸尿裤或留置尿管。使用纸尿裤时,由于患者臀部皮肤经常受到尿液刺激,容易出现尿疹,甚至破损、感染而形成压疮,且长期使用纸尿裤产生的费用太大。留置尿管的方式虽可避免对皮肤的刺激,但经常发生尿道损伤、尿路感染、膀胱尿道括约肌松弛无力、膀胱萎缩等并发症。本文对脑卒中卧床尿失禁男患者分别采用留置尿管和男性接尿器的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利与弊,对脑卒中卧床尿失禁男患者采用男性接尿器护理明显优于留置尿管,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男性病人58例,年龄52-86岁,其中偏瘫25例,截瘫33例,均为卧床尿失禁住院时间大于3周的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利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留置尿管的方法,B组采用男性接尿器的方法。

1.2方法和材料

1.2.1A组方法

在无菌技术操作下,按基础护理留置导尿方法插入型号合适的硅胶留置尿管,水囊注入无菌生理盐水,接尿袋并妥善固定,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留置尿管期间,每日清洁尿道口,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进行消毒,每周更换接尿袋两次。

1.2.2B组方法

使用男性接尿器,接尿器由腰带、尿斗、三角布、导尿管、储尿袋组成,接尿器的腰带、三角布均为棉布制成,尿斗为乳胶制成,导尿管、储尿袋均为PVC制成,储尿袋可承受50Kpa的压力。先用水或空气将储尿袋冲开,防止尿袋粘连;再将腰带系在腰上,将尿斗口对准尿边口,把三角布下面的两条纱带从腿间分开向上与腰带连接在一起即可,使用时导尿管从两腿间通过并固定,禁止从腿上通过,防止倒流。首次购置两个接尿器,每日更换交替使用,如无损坏,可长期使用。每日更换后冲洗干净并干燥保存备用,切忌与腐蚀性物品及油脂类物品混合放置。注意对橡胶及乳胶过敏者慎用。

1.2.3观察指标

每周进行尿常规检查,每半个月进行尿培养一次,出现尿白细胞增多或脓细胞、管型,尿培养阳性为发生泌尿系感染。随时记录与各种护理方法有关的外阴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改变情况,出现红斑、皮疹、糜烂、溃疡等为皮肤改变[2]。

2结果

不同护理方法效果比较n(%)

泌尿系感染率:留置尿管组与接尿袋组长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周总费用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3.1泌尿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占所有医院获得感染的20-40%,且其中80%与使用导尿管有关口。留置导尿是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留置时间超过1周,导尿管表面结痂或阻塞,易导致感染或尿路结石形成,细菌可通过尿道口和尿管上行入侵膀胱,引起感染。导尿管留置3d~2ld,病人菌尿发生率按每日5%递增,菌血症的发生率每日递增3-10%[3]。脑卒中长期卧床病人一旦并发泌尿道感染会增回病人痛苦,长期泌尿道感染会累积肾脏功能,增加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同时由于长时间使用抗菌素,增加多重耐药菌产生的风险。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每日评估留置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对于脑卒中尿失禁患者,其尿液收集是一个长期面临的问题,选择非侵入性的收集尿液的方式,即接尿器法是降低脑卒中尿失禁患者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方法。

3.2脑卒中男性尿失禁病人长期使用接尿器患者由于尿液引流通畅,未引起阴茎水肿以及局部皮肤红斑、皮疹、糜烂、溃疡等改变。两个接尿器每日交替使用,清洁晾干备用,会阴部皮肤每日清洁一次。偶有因更换体位时尿斗移位引起漏尿现象,所以更换体位时需要固定尿斗位置,避免移位。由于其通风性好,不易脱落,接尿率高,患者局部湿疹、阴茎水肿不存在,床单保持干燥,护理人员给患者更换衣被的次数也减少[4]。

3.3长期使用留置尿管会使病人膀胱的收缩功能丧失,使用接尿器收集尿液不破坏尿路黏膜结构,不影响膀胱的自动反射性排尿功能。

3.4留置尿管的方法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要求操作,且更换尿袋等日常护理技术要求高,需要护理专业人员执行。脑卒中长期卧床尿失禁病人出院回家后,家庭成员护理难度大,且需定期到医院更换尿管,极不方便且容易因护理不当引发泌尿道感染。使用接尿器收集尿液的方法简单易行,无需无菌操作,适合于长期卧床尿失禁病人,特别是出院后家庭护理人员即非专业人员操作和掌握。脑卒中尿失禁长期卧床病人使用接尿器收集尿液的方法是与家庭护理紧密衔接的一项有效的措施。

3.5脑卒中男性尿失禁病人首次可购置两个接尿器,每日清洁晾干交替使用。如无损坏,可长期使用,日常护理可教家属操作,不产生护理费用。留置尿管方式产生的费用包括导尿包、导尿操作费、尿袋、每日尿道口护理费等,总费用远大于接尿器方式,增加长期尿失禁需收集尿液的卧床病人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潘一楠.循证护理在男性尿失禁病人改良尿液收集方法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175(4):851.

[2]邓彩梅,龙素琼,唐红福.造口袋在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收集尿液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院,2010,10(10):91-92.

[3]牛艳萍,吴渭虹,丁红,等.留置导尿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3):20—21.

[4]陈秀珠.男性尿失禁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8,19(1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