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城市地质工作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新形势下城市地质工作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刘蕾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城市地质信息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城市地质工作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服务新型城镇化、加快转型发展的新时代。本文立足新形势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分析工程地质、地下空间地质等城市地质工作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作用,探索城市地质战略发展方向和整体部署,为城市地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寻求双赢之路。

关键词:新形势;城市地质;城镇化建设

1城市地质工作面临的城镇化建设现状

城市地质工作就是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或未来城市化地区的特定空间范围内,综合考虑各种地质要素,研究其对城市发展所提供的资源,所施加的约束条件以及城市发展对各种地质要素所产生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的地质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对新型城镇化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现代中国的大、中、小城市都已经成为了人口、资源、信息的相对集中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率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对于水资源、能源以及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标准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高品质追求也对城市地质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反观当今城市地质资源现状,城市地质资源的经济、社会、生态价值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层污染等城市地质问题层出不穷,由此引发的城市地质灾害正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公共安全和公众健康。各级城市在长远的规划建设管理中对地质工作重视程度普遍不足,对地质资源环境约束性考虑不够,一方面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地下空间利用加大等现象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地质工作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联系指数和融合度则非常欠缺。

2城市地质工作对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在建设生态文明和贯彻实施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节点上,城市地质工作对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加强城市地质工作不仅是环节资源约束、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城市合理发展融合发展、提高当代城市综合生态效益的重要基础,更是防治城市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

2.1支撑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监测”和“预警”是城市地质工作的两大特点,随着城市地质工作发展模式由问题推动型向理念发展型转变,工作方式由调查评价型向监测预警型转变,高智能、高科技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将助力城市发展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形成,筑牢生态地质安全屏障。为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和地质资源服务。如地面沉降监测预警系统的GPS数据可用于城市活动断裂监测预警,能够提高数据的综合利用效率;地下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也将实现数据实时、自动采集,降低技术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监测数据的时效性等等。

2.2支持服务重大工程规划建设

实开放发展理念,淡化“地质色彩”,提高地质工作与其他工作的“融合”程度。城市地质工作内容正在向多目标、多参数转化,支撑和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对象从原来的国土资源部门,扩展到规划、水务、城建、环保、农林、发改、交通、能源、人防等十几个政府部门。

2.3支持服务城市多维度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区域资源环境条件和重大地质问题是制定区域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实现国土资源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城市地质的目标任务是查明城市地质资源、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状况,综合评价城市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城市地质工作涵盖的工程地质调查、土地质量调查、地下水和地面沉降调查、浅层地温能调查等地质调查数据,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精准地质依据。

2.4促进各类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新形势下,城市地质工作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意义,城市市区场地稳定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情况、土壤环境情况、地下水质量、地热能开发等监测结果将为城市绿色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城市地质与资源利用深度融合,将单纯的资源利用拓展到包括资源、空间和生态因素在内的多维度的有机整体,

3新形势下城市地质工作战略方向

3.1夯实基础,做好城市地质摸底调查

新形势下的城市地质工作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化大地质、大数据、大资源,建立城市地质系统服务体系,对城市地下水、地质景观资源、地热与矿泉水等城市资源进行地质数据摸底评估和调查监测,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与信息系统,提高城市地质基础研究水平。

3.2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地质瓶颈

城市地质工作要坚持问题、目标、操作导向,针对当前面临的空间不足、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地下开发利用不规范等“大城市病”问题统筹部署。城市地质工作要瞄准城市建设中的需求精准对接,以“需求—供给”为主线,对涉及城市地质的发展瓶颈提出分类解决方案,突出应用,注重成果转化。

3.3注重引领,积极推动地质服务在重大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地铁、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地质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要以重大工程为契机,建立专项工程地质研究组,提高对重大工程的地质数据精准度,打造城市地质应用样板,建立城市地质服务城市建设的示范模式,为重大工程运行管理提供全程专业地质服务。

3.4分类实施,逐级推进城市地质作用范围

根据城市等级和发展特点,分类建立城市地质数据项,因地制宜建立城市地质分析网,系统总结各类城市地质数值应用状况和资源利用条件,逐步构建三维地质结构模型、资源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地质信息决策支撑平台,形成地质标准化服务产品体系。

3.5开放思维,逐步探索“城市地质+”服务模式

要将城市地质工作置于国土资源管理大格局中来推进实施,明确城市地质在国土规划、监测监管、执法监察、土地出让等关键环节总的义务和责任。依托大数据共享平台和互联网技术,在城市建设中形成“地质+”工作模式,逐步建立“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监测”等全方位的城市资源环境协同体制,通过地质服务有力支撑提高城市资源环境的使用效率和承载力。

4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规划离不开地质元素,城市资源的利用管理也不在局限于土地之上这样单纯的平面支撑,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加强城市地质工作已经成为地质工作转型升级,实现地质工作与城市建设管理有机融合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改造提供重要地质信息技术支撑是城市地质工作的必然选择,也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岑文龙.关于深入开展城市地质工作的初步探讨,《中国地质学会城市地质理论与方法讨论会》,2007.

【2】孙培善.城市地质工作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3】王孔忠.城市地质工作的需求与目标[J].地质通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