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黄力君

湘潭市第一医院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目的:探究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0年4月--2015年3月所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36例,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每组患者18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化疗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治疗同时接受三氧化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77.78%,有效率为94.44%;参照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55.56%,有效率为72.22%;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高于参照组,经比较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但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要对其血糖值加以监测。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化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糖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凝血功能与常人不同,较易出现颅内出血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的出血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1]。本文为探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我院近三年所收治的部分患者实施了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0年4月--2015年3月所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36例,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每组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此次研究不将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疾病、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纳入组内。实验组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均在14--62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37.4±6.1)岁;体重均在32--75kg范围内,平均体重为(57.8±8.2)kg。参照组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均在13--6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38.6±6.4)岁;体重均在34--73kg范围内,平均体重为(58.6±7.9)kg。经比较,两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临床对比。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阿糖胞苷联合蒽环类药物进行化疗,蒽环类药物有柔红霉素(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925),使用剂量为40~50mg/d;去甲氧柔红霉素(辉瑞制药(无锡)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600),使用剂量为10mg/d;米托蒽醌(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92),使用剂量为8~10mg/d;吡柔比星(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05),使用剂量为30~40mg/d,连续治疗三天;阿糖胞苷(哈尔滨莱博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101)使用剂量为100~200mg/d,连续治疗一周。实验组患者在化疗的同时接受三氧化二砷(江莱生物)治疗,给药方法为静脉注射,使用剂量为10mg/d。在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针对发生感染的患者要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患者的血红细胞低于60g/L时要为其进行红细胞输注,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时要为其进行血小板输注,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在超过10×109/L时要对其使用羟基脲;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血糖升高情况时要给予及时的降糖处理,当患者的血糖值恢复正常时再继续治疗。如果治疗期间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情况时,要停止三氧化二砷药物的使用,等待患者的肝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时再继续使用三氧化砷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2]

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根据WTO制定的有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近期疗效的相关标准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和进展四个阶段。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经两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研究数据做好记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表示,在P<0.05时为两组患者的实验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完全缓解率为77.78%,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参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完全缓解率为55.56%,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经统计分析,实验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数据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在两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期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口干、恶心、肝功能异常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是100%。但应用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的实验组患者,高血糖发生率较参照组患者更高。实验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高血糖反应,高血糖发生率为55.56%,参照组患者未发现患者发生高血糖反应,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期间的不良发应发生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是t(15;17)(q21;q11)染色体发生易位[3],进而出现PML-RARA融合基因,生成PML-RARA融合蛋白,抑制APL细胞的增殖及分化[4]。临床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多以化疗为主,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三氧化二砷在该病的治疗中常有应用。三氧化二砷为砒霜的重要组成成分,多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5]。三氧化二砷的应用,可诱使人体细胞发生退行性病变,从而将融合蛋白抑制细胞凋亡的情况解除,致使白细胞逐渐凋亡[6]。此次研究中,对两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均实施了阿糖胞苷联合蒽环类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加用了三氧化二砷进行治疗,其完全缓解率以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该研究结果说明三氧化二砷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化疗中可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口干、发热以及肝功能变化等不良反应,且实验组患者高血糖的发病率较高,说明三氧化二砷的应用易引发血糖升高,这是由于砷是一种有毒的金属元素,可减缓患者体内葡萄糖的代谢,使胰岛素的分泌受到干扰,从而引发血糖上升。综上所述,在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但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要对其血糖值加以关注。

参考文献:

[1]王荷花,许多荣,张婧等.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后三氧化二砷和常规化疗巩固治疗疗效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32(4):485-490.[2]万佳,秦大兵,陈洁平等.三氧化二砷与化疗分别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重庆医学,2014(31):4185-4187.

[3]何吉琼.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2):170-171.

[4]蔡艳霞,王晓燕,曾丽吟等.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0):826-828.

[5]汤春静,任辉,孙伟等.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化疗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J].白血病•淋巴瘤,2011,20(5):286-288.

[6]刘红艳,冉昌丽,王海燕等.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18(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