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王万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王万华

王万华

广东德森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茂名市525100

摘要:我国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发展较快,大量的园林绿化建设,美化了城市环境,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的舒适美好。然而,很多的园林绿化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着一些的难点,影响了园林绿化的发展,只有改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技术,改进施工技术难点,达到促进现代园林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养护措施

引言

经济、社会的大力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水涨船高,在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周边环境对自身的影响,而城市由于自身的特殊性,需要通过风景园林的工程建设来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生活质量需求。为了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需要建造更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风景园林项目,而在风景园林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域的不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改善这种风景园林施工现状,我们应该重视对于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借以提高风景园林项目建设水平,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

1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严格控制好风景园林施工中涉及的绿化材料。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会涉及许多的绿化材料,这些绿化材料直接决定了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风景园林工程质量,就必须严格控制风景园林施工中涉及的绿化材料,为风景园林施工绿化材料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第二,对风景园林工程质量实施全程控制。风景园林工程作为一项施工周期较长,涉及面较广的系统性工程,其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风景园林工程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人员应该对风景园林工程质量实施全程控制,从而及时发现并消除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第三,严格遵循植物自身的生长特性。不同的植物,其本身所具备的生长特性也不尽相同,而在风景园林施工中恰恰会受到植物自身生长特性的影响,进而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所以,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切实掌握不同植物的独特生长规律,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选择不同的栽植方法,进而在提高植物成活率的同时,保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达到风景园林工程的预期造景效果。

2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树穴开挖

树穴开挖工作是园林施工中最为重要的步骤,树穴开挖的直径大小、深度是否科学,这直接影响着树苗的生长情况,甚至影响树苗的存活情况。在实际的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要充分考虑树种的实际情况,还有周围环境的影响,然后在科学的进行树穴开挖。在树穴开挖的时候,要先测量树种的直径大小,再决定开挖的直径和深度,避免树种偏大,而开挖的洞穴过小,同时也要考虑周围的土壤及缺水情况,确保树种能够得到足够的水资源。

2.2移栽技术

对于风景园林的施工,有多种移栽技术,同时还有多种移栽方法,在实际的园林施工中,应该充分考虑树种的自身特性和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移栽技术。在移栽之前,要考虑树种的生长情况,之后考虑移栽的环境,利用土球包裹树根,而且还要使得土球完全包裹树根,只有将树根全部包裹上土球,树种在移栽之后,才能逐渐的适应新的土壤,确保树苗的存活率。如果采取蒲包包裹土球的时候,在移栽时,需要剪断包裹的草绳,取出蒲包,这能够促进幼根的生长发育,保障树种能够适应新的土壤。如果土球用草绳紧密包裹,在移栽过程中,需要剪断草绳,这能够促进根的发育。

2.3定点放线的细节问题有所注重

在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时,施工人员应对设计图纸进行充分的学习和把握,全面对整个工程进行宏观理解和细节学习,有利于避免施工不当的情况出现。一方面,设计人员应与施工人员进行全方位的交接,将设计中存在的难点等相关问题进行沟通;另一方面,工程管理人员应与施工方一起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地形情况,对设计图纸进行完善。并根据勘察情况,确定基准线、基准点等细节,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反馈,多方合力,共同完成。

2.4土壤处理进行改良

土壤作为植被生长过程中的基础,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风景园林过程中施工成活率的高低。正因如此,我们理应从科学化、专业化的角度对土质进行研究和处理。一方面,需要对施工区域的土壤质量进行分析,看其较为适宜哪种植物的生长;另一方面,在植被移植和种植的过程中,也应对土壤进行合理的调度和施肥,从技术层面,对种植过程中的翻挖情况、客土质量、基肥状态进行分析,严格遵守施工要求对土壤质量进行把握。

3风景园林养护管理措施

3.1做好风景园林植物的修建与施肥工作

对风景园林植物进行科学有效的修建、施肥,不仅能够使风景园林中的各类植物得到更为良好的生长发育机会,还能够进一步强化风景园林的视觉美感,所以,做好风景园林植物的修建与施肥养护工作尤为重要。在实施修建工作时,风景园林施工人员应该结合风景园林工程中种植的各类植物生长特点,选择最为适宜的季节实施修建工作,从而确保修建工作不会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通常情况下,针对开花类植物应该选择在植物花芽尚未萌发之时,对其实施修建工作。而对风景园林植物进行施肥时,则要严格根据植物生长区域的实际气候条件,对施肥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从而有效提高施肥效率。一般来讲,每年的2—3月份是最适合对植物进行施肥的季节。

3.2园林的灌溉和施肥

在园林施工结束以后,还应该要保证土质的湿润,水分适中,特别是温度过高的夏季,应该要充分考虑树种的特性,科学合理的对树种进行灌溉,但是夏季的午间和冬天的晚间是不能对树种进行浇水。另外,在园林施工结束之后,土壤中的养料与基肥逐渐减少,所以这时候应该对树种施肥,但是不能够胡乱施肥,应该充分考虑树种的特性和吸收能力,有序的施肥。

3.3园林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

对于病虫的预防和治理,不应该盲目的进行的治理,应该要找到虫害的根本所在,熟悉了解病虫的特点,然后采取最合适的灭虫手段来治理防病虫,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病虫全部杀死。同时还可以通过药物喷洒来预防治理病虫,使得树种免遭病虫危害。在进行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过程中,应该结合周围的具体情况,采取最合适的灭虫方法,争取做到预防第一,治理第二。

3.4加强施工的监理和验收

严格的监工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施工质量,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时,在施工的每个阶段,实施有效的施工监理,保证施工的质量。施工监理工作是对园林绿化施工的全过程把关,加强质量的最有效办法。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实施对花草树木及其它原材料的监管、施工工期进度的监管、施工技术质量的监管,达到按起完工,保证质量完工,保证景观效果完工。在园林绿化施工后,进行验收工作和监理工作一样重要,两者有相通性。首先,施工单位进行自验,然后,由相关的单位进行整体的检验。多方检验能够更加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确保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达到理想效果。

结束语

做好园林的施工以及养护管理工作,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对园林施工原理进行掌握,同时也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以及指导能力,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符合标准,园林作品能够更加经济、美观。为保证园林工程效果,就需要将施工以及养护分开进行管理,并在施工以及养护中找到契合点,而后再将二者有效结合,就能够促使人与自然、人造自然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沈素娟.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6,(10):25-28.

[2]盛森.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的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2017,(02):89-92.

[3]马莉娜.论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的研究[J].居业,2016,(1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