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药物剂量对性能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2

谈药物剂量对性能的影响分析

张海鹏

张海鹏(哈药集团制药总厂)

摘要:文章了中药剂量与中药四性的动态关系。说明小剂量用药范围此味药物及大剂量用药范围此味药物都是热性或寒性的;如果对两组中医寒热证候指标都无变化,说明是平性的。

关键词:中药剂量性能关系

0引言

中药内涵基本内容包括:第一,药物本身性能的中医药学表述,包括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临床对人体状况认识的对应术语表述,如滋阴、壮阳、理气、活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舒肝平胃、治实秘或虚秘、治寒喘或热喘等,具以上两方面内容的药物,即为单味中药;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各药间关系主次有别,即按通称的“君臣佐使”关系组合,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施治于人,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具以上3点基本内容的药物,则可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故称中药。所以中药系指纳入了中医药理论体系且能够按中医药理论使用的药品。

我国目前常用中药大约有五百多种,在经过千百年来的临床实践,中医对这些常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用量范围形成了一定的共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中药药性就有了寒热之分。《素问?至真要大论》就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说法,至《神农本草经》提出的四气五味药性理论,中药的寒热程度有了寒、热、温、凉的分级。中医应该是不断成长壮大的。应该要不断扩大中药的数量、种类,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一味新中药的中医属性如何确定必须有明确的方法。中药的属性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甚至功能也有人认为是属性的一部分。中药的四性研究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仅就中药四气属性与剂量的关系进行一些探讨。

1剂量对药性的影响

前人的研究表明药物的寒热属性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发生反应概括出来的。药物具体作用到某个人,其药性是通过与机体的互动反应推理出来的,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具体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作用于具有一定证候的机体,其临床证候的改变是大致固定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临床证候的改变推论在这个剂量范围内此味中药的属性。但是如果超出一定的剂量范围,小于这个剂量范围,与机体发生的互动反应的表现就会弱一些,大于这个剂量范围,与机体发生的互动反应的表现就会强一些。

大多数中药书籍在介绍中药药性后都给出了中药的常规用量范围。该用量范围的最小值是达到标明的药效(含寒热程度)的最低需要量,最大值则是由其约束条件所决定的(①因为药材质量不同、生活区域不同、病情不同等各种条件,最大用药量不同;②医家观点不同:汉代和清代在中药剂量上要远比现代《药典》的要大,而现代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医生辨证后使用大剂量论治,在临床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从寒热程度来讲,其最小用量是达到该中药标明的寒热程度最低要求量。如某中药,药性为温,其常用量为B1~B2,临床用量必须用到最小用量B1,才能表现出温性的程度。在B1~B2的用量范围都可表现为温性,但B2并不是该药表现为温性程度的最大用量,而是受一定条件限定的,若临床用量小于B1,则该中药可能变成微温,甚至平性了。而如果用量超过B2,则该中药可能变成微热,或热性的了。如某味凉性药,每次用量为10g,可能表现为凉性;如果每次用量为20g或30g,与机体相互作用后祛除热证比较明显,我们为什么不能说此味药物为寒性的呢。所以我们认为中药的属性在一定用药范围内是固定的,随着用药剂量的变化,其中药属性亦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亦符合中医理论的万事万物都具有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具体如何确定一味新药的中医属性?这就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剂量、疗程、给药途径等等。孙氏认为:临床研究中,应尽可能设立同病异证的对照组,观察同一药物对同一疾病不同证候的防治作用,才有可能揭示出药物可能具有的中药属性。我们认为可以就某个病进行随机、双盲、分组对照研究,通过一定疗程的治疗,进行最后疗效的判定。通过分析各组不同证型前后评价指标的改变,判定此药物对哪一证型效果最好,进而反推此药物的相关中医属性。此处仅就四气属性的研究进行一些探讨:

对阴证效果好反证此味药物是温热性的,对阳证效果好反证此味药物是寒凉性的。但是具体是温性的还是热性的或者是寒性的还是凉性的则还需要深入研究。首先需要确定此味药物剂量的大致用药范围,最小起效剂量和较大用药剂量。然后确定疗程。

2剂量与药性对比

分别对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有效证型,统计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计分差值,进行对比分析。①如果两组都对同一类证型寒热指标有效,并且大剂量组证候积分改变较小剂量组证候积分改变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此味药物只能是热性或寒性。因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都有效,并且有显著性差异,只能说明大剂量用药范围的此味药物是热性或寒性,而小剂量用药范围此味药物是温性或凉性;②如果对中医证候寒热指标大剂量组有效,小剂量组无效。说明此味药物是温性或凉性的;③如果两组都对同一类证型寒热指标有效,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小剂量用药范围此味药物及大剂量用药范围此味药物都是热性或寒性的。因为很小的量就有效,说明药性较烈,并且随着剂量增加变化不明显;④两组中医寒热证候指标都无变化,说明是平性的。

《中医诊断学》是从寒热、口渴、面色、四肢、二便、舌象、脉象这几个指标分析寒证和热证的。寒证是:恶寒喜热、口不渴、面色白、四肢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腻、脉迟或紧。热证是:恶热喜冷、渴喜冷饮、面色红赤、四肢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具体病证的证候分型、寒热指标的定性定量分析及积分标准可以参照《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

3中医证候如何规范辨证及分型

目前由于认识差异及研究角度不同,导致证型诊断标准不统一。而且现行证候诊断标准的概念可信度、内涵的界定程度和对疾病本质的趋近程度均有待确认。而且由于分型较多,这就需要比较庞大的样本量,否则一些证型中病例数太少,会影响最后的统计分析。如果分型减少的话,又涉及到证型的合并,标准不统一,就会引起各家争议。

参考文献:

[1]蒋孝保,蒋南楠.中药寒热量化和寒热量化最小量原则[J].中医杂志.2003.46(7).548.

[2]岳凤先,周硕,曹丰.西药使用的中医药学思考[J].中国处方药.2002.2.50.

[3]余惠旻,周红祖,肖小河等.中药四性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8).61.

[4]张东伟,付敏,侯士良等.谈中药药性—功能[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l0).60.

[5]肖家军.汉代、清代、当代中药剂量变化浅谈[J].中国药师.2005.8(10).873.

[6]程彬彬.中药四性广义狭义定性定量分析设想[J].国医论坛.2001.16(2).17.

[7]贺德辉.中药量效关系刍议[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913.

[8]孙丰雷,高华,吴伟康.对西药中药化的审视与反思评析[J].中医药学刊.2004.12(2).257.

[9]佟海岩.中药量效关系小议[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9.565.

[10]王欣,谢呜.酸枣仁汤对高架十字迷宫大鼠行为学影响的量效关系评价[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