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思考洪向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思考洪向前

洪向前

身份证号码:33018219810818xxxx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梯在人们的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快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步伐。目前电梯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有着较多的应用,发挥着承载人、货物快速到达目标楼层的作用,所以电梯质量的优劣关系着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同时需要建筑电梯管理部门重视电梯的维修养护,以此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效果,降低电梯安全事故发生风险。基于此,本文基于实践经验,对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梯安全管理;维修保养;探析

引言

随着城市建筑不断向着高层发展,电梯成为了高层建筑的最常用运输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载重物品的运输提供了方便。然而电梯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生活乃至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这就需要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加大对电梯故障排查与维修保养工作的重视。

1、电梯维修保养的内容与要求

电梯作为关系到人们安全生活的重要工具,其安全与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定期对电梯实施维修与保养工作。在电梯的使用过程中进行周期性的检查与排除故障等操作,针对电梯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及时有效的排查。做好日常周期性的电梯预防性维护保养,是其故障排除的有力前提,也为维修计划的准确设置争取了时间,日常性电梯维修保养是排除隐患的前提。要做好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能尽可能的降低电梯发生故障的概率,增加电梯的使用寿命,推迟电梯大修的时间。对电梯的日常检修工作进行概括,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执行维修与保养专人负责制。对电梯各系统的运转情况定期全面性检查,一旦存在异常及时进行维修。(2)执行维修保养周期制。做好清扫吸尘工作,确保设备的清洁,针对主要的部分更要定期彻底检查,如重要机械位置每个月展开一次细致调整与检查,而全体设备与机械要3个月检查一次。(3)执行维修与保养年检制。针对损伤严重的部件要及时更换,每3年间要进行一次大修,比如拆洗轴承、加润滑油等,根据具体的损坏情况设定修理措施。

2、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改进措施

2.1开展维修与保养工作的具体要求

2.1.1维护与保养的周期性

电梯的具体维护保养工作,应该定期在专业人员操作下完成。维护保养周期上,首先,要做到每天按时的设备清洁,进行吸灰检查和清扫工作,时刻保持电梯部件的整洁。其次,对电梯中的电气与安全设施,应每周进行一次细致的检查,使设备的运行得到有效的保障。第三,在设备的零部件检查中,应当以月为周期,开展全面、精细的检测,对相关的安全管理控制点进行排查,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

2.1.2维修人员上的专责化

电梯维修与维护人员的专业性、专责性,决定着整体电梯安全管理的质量水平,其自身职责的履行程度控制着电梯的运行质量。所以根据自身的技术水平,可以评定专业等级方法来提高其生活质量,也是提升维修服务竞争力。在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中,应对电梯的维修保养人员进行专岗、专责管理,使其能在运行维护的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岗位作用,更好的发现设备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在历次的检修中,做好记录与总结,为日后的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1.3针对维护保养的检查

为了更好地落实电梯维修工作,应当对相关的维修检查工作做好检查。从设备的角度,对于出现老化、耗损严重的及时进行更换,保证零部件发挥出其功能作用。从人员的调度,对检修责任人的工作内容进行核查,确保维修保养工作的有序展开,实现电梯的安全化管理。

2.2进行日常电梯维修保养的技术点

2.2.1日常检查

对电梯进行日常的维修与保养,是进行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性工作,而保养方法又是其中的重点。在常规的检查内容上,应当细致、全面的展开工作,并加强对于电梯保养的重视程度,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细节。在实际的检查工作中,从电梯维修保养人员的角度出发,要端正态度、规范方法,对于检修工作负起责任,使每一次检查操作的全面性、深刻性得到保障,并在相关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使行为更加完善、处理方式更加合理。例如,每年针对电梯设备组织检修人员展开全面的检查与测试,并对老化的零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同时,周期性的进行电梯设备检查,对于常用、易损部位要按时更换润滑油,减缓设备的耗损情况。

2.2.2日常维护与保养

进行常规的故障排查时,维修人员应当相互配合,通过以往的检查内容总结经验,将关键的连接点与容易发生故障问题的关键点整理出来,归纳为固定的检查点,并在展开工作时对这些安全风险控制点,逐一的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工作,防止检测工作出现遗漏。同时,根据电梯使用环境的不同,更具针对性的制定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维护保养制度,在时间上合理安排,开展标准化管理。另外,电梯是由各个差异性的零部件组成的,在具体的使用寿命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电梯维修与保养的工作人员,应当根据这种差异性,编制重要零件以及关键部位的具体维修保养计划,并以此为有效依托在工作中全面的贯彻落实,及时的对零部件进行更换。在电梯的安检维修过程中,也应当注意警示标示的使用,先行将电梯的检修开关打开。注意,如果因电梯停运导致信号不能正常的记录,应当考虑其安全回路问题,在继电器处在释放功率的状态下,尝试对安全回路的故障展开分析。

3、电梯安全运行措施

3.1制定电梯安全运行管理机制

应用制度对电梯维护保养工作进行约束。在制度中需要明确电梯安全运行的要点以及乘坐电梯的注意事项,检修人员的操作规范、安全运行管理的人事组织安排等内容,以此通过制度对电梯检修人员、使用人员、质量管控人员的各项行为加强管理。在制度落实期间,管理人员需要在该项制度的指导下准确把握电梯运行状态,详尽记录电梯零部件更换、故障处理全过程的内容,以便可以让检修人员按照记录的内容进行电梯的检查与维修,所有从事检修工作的技术人员均需要具备“特种作业操作证”,坚决杜绝不具有专业维修资格证的人员开展电梯维修工作,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此外依据该制度的内容,电梯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在电梯内张贴电梯乘坐注意事项,加强电梯安全运行相关内容的宣讲,以此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在安全运行下做好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

3.2重视电梯监控系统的安装工作

电梯运行质量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管理人员每天可以通过观看监控信息了解电梯是否存在故障,如果发生故障系统可以发生警报声或者警示信息,提示该部电梯需要检修,管理人员接收到故障信息后可以及时通知检修人员尽快维修电梯。同时当前使用的监控系统具备语音功能,如果电梯在载人过程中出现停电故障,系统可以自动发出语音信息,对电梯轿厢内的乘坐者进行安抚,使其能够放松心情,减轻被困者的恐慌心理。最后提高电梯检修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建筑电梯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培训方式定期对电梯管理与检修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与操作能力的教育培训,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可以在电梯发生各类故障后有条不紊的进行处理,可以结合所掌握的电梯运行原理、结构等知识快速定位发生故障的区域,及时制定有效的电梯恢复运行的处理方案,促使电梯运行的安全性、有效性获得提高。

结束语

电梯作为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在居民住宅楼、写字楼、商场等场所中应用较多,管理部门需要在使用电梯时,应用多种手段进行电梯质量的维护保养。

参考文献:

[1]周杰.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8):185-186.

[2]赵昌奎.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21):40-41.

[3]张楠.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2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