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刘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刘超

刘超

天津建华工程咨询管理公司天津300074

摘要: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日益旺盛,在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下迎来了很多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建筑行业能否经受住考验仍需看其的工程管理工作水平。近年来,随着现代建筑结构的不断更新,建筑结构在变得类型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同时,其施工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加之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要求不断提高,也给建筑工程管理带来更高要求。但就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而言,其中一些问题仍旧存在,亟需有效解决。笔者结合实际,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也随之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上至商业大厦,下至平民百姓家,都有建筑工程的缩影,其既推动着国家的经济进步,又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之中,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体系,其对建筑工程过程中的一些相关技术和工作效益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控制体系,使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预测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更好地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在建筑物的设计规划以及建造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建立一套完善的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能够提前为企业规划好工程计划,减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以及工程预算等问题,合理有效的增加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益和工作质量,保障建筑企业在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之中拥有一席之地。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2.1部分法规条例存在滞后性,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有关建筑工程行业的法律法规大多为十年之前修订颁布,而我国现如今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情况较十年前有很大改变,所以我国有关建筑工程行业的法律相对存在滞后性,不足以能够解决现在的建筑工程存在的一些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需求也在不断增强,原有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对如今的建筑行业进行管理与监督,政府应该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积极采纳人民的建议,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条例进行合理的修改和制定,使其能够适应如今社会的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并对建筑工程的管理进行科学性的修正,使其能够跟随时代的脚步以及与时俱进的思想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与监督。

2.2实际施工管理缺乏先进性,设备人才待优化

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设备的数量以及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管理的的进程,但是依照我国如今的建筑工程施工现状,在良好施工设备方面有所缺乏,而且部分设备的还存在机械老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实力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更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同时,在我国的建筑行业的设备人才选拔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建筑行业是一个劳动力密集的行业,所以企业在劳动力的选择过程中,过于草率,没有充足的选拔过程。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工作人员也由于身份的不同和文化水平的差异,对自己的要求不同,直接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实际工作质量,没有良好的人才流动以及先进的设备支持,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管理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持以及人才的注入。

2.3安全责任意识较薄弱,事故管理待加强

在施工过程中,反复强调的的重要问题是安全问题,在我国的建筑行业,意外的发生极容易导致更严重后果的产生,究其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普遍薄弱,次要原因是企业的安全措施没有到位。企业在对施工人员没有进行有关的安全知识的传授以及一些特定岗位的专业培训,就让员工上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工程的危险系数。企业没有成立相关的安全小组对企业的设备以及建筑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以及检测,不能确定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更加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安全事故屡屡发生。企业在施工过程之前,没有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安排分工,也没有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各方面安全意识都薄弱的条件下进行工作,就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改善策略

3.1完善相关法规条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

有关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状况,对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修改制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法律规定,要求施工单位对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合理的检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建筑质量问题不合格的企业进行适当的处罚,要让建筑工程管理企业有法可依,逐渐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企业应该建立并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的体制,保证合理的安排企业的管理人员,根据员工的性格和文化水平进行相应的安排,确定管理体系能够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企业应该根据相应的社会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对建筑行业的适当调整,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极大的发挥了管理体制的监督管理作用。

3.2建立设备人员检验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我国建筑行业设备缺少以及机械老化的情况,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检测小组,记录并整理企业施工设备的性能是否良好,能否适合企业的正常运转使用,有关部门也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监督,积极的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对企业检查出的老化设备以及性能质量差的器械,政府应该对其进行有偿回收,积极倡导企业对内部设备的检查与监督。对企业的工作人员,根据其性格和专业能力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分工,最大化的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在施工设备与劳动人员的合理搭配过程中,根据施工过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分配,为了保证企业对施工过程中的设备以及人员的合理安排,工程管理人员可以提前制定好一套完整的计划,对企业的设备和劳动人员进行记录和安排,保证企业资源优化配置

结束语

依照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可以发现其依然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探究更好的管理措施也必须成为其工程开展的重要条件,也将会成为工程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相关部门要在进行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做好各个制度的落实,保证施工环节的严格检查与控制,优化管理办法,提升管理人员的创新管理意识,让建筑工程在科学、规范的管理下更好发展,让建筑工程成为人民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托。

参考文献:

[1]王永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6(6):282~283.

[2]雷凯.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6(9):144.

[3]李永华.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75~76.

[4]王良成,梁志勇.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J].《山西建筑》,2015,13(03):35-36

[5]元恺.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与对策[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4,14(04):47-49

[6]陈宝胜,张陆洋.绿色建筑产业链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广东社会科学》,2015,12(0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