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好钳工现场教学第一课

/ 1

如何组织好钳工现场教学第一课

李明辉朱金卫周克斌

李明辉朱金卫周克斌(青岛市技师学院山东青岛266229)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随着就业环境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偏爱,为社会输送合格型高技能人才、强化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训练显得特别重要。伴随着近几年来技工院校招生生源的质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给一体化教学增加了不少难度,严重抨击着每位一体化教师的教学经络。

结合教研室多年的钳工一体化教学经验,下面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组织好钳工现场教学第一课:

一、激发学生的初始求知欲,使学生在第一课就对该课程产生兴趣。

“什么是钳工?工业发展这么快,为什么还有手工操作?……”带着许多疑问我们走进了实训场地。看看2007年CCTV10“状元360”节目组提供的全国超级钳工争霸赛的精彩场面:“目测配钥匙”,“鸡蛋壳上钻孔,鸡蛋内膜不能破”,“灯泡上钻发丝”……巧妙设计开场白,奏响了第一课的乐章。既然是钳工一体化的第一课,意味着我们教师将有一项较大的权力可以自由行使,那就是激发学生的初始求知欲,使学生在第一课就对该课程产生兴趣,非常想快速学习这门课。当然,有的学生可能并不是通过第一次课产生的兴趣,但第一课是相当重要的。

二、以典型的就业案例为载体,引入“万能工匠”职业素养养成任务学习。

通过分析历届就业面试学生的情况,说明企业通俗的人才观点: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这就需要全体教师在专业教学及整个育人过程之中长期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教育,而不是简单地靠设计几个趣味任务进行灌输就能达到目的,教会做事更要教会做人。

三、巧妙设计“万能工匠”职业素养养成任务相关学习活动过程。

通过企业调研数据分析,各类企业工厂几十年来为了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花费不少人力物力一直在不断地推行所谓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质量认证、6S等管理体系。不管哪种体系,其基本内容不外都是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提出的企业经营理念以及规范的工作流程、物资管理、劳动纪律、安全措施等,其核心和精髓是建立科学文明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队伍职业素质,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每当新员工进入企业工厂,总要对其进行短期企业文化、劳动纪律和安全教育培训后,才能根据新员工表现的职业素养选择性地安排上岗工作。

我们将钳工专业学习第一任务模块的学习过程设计为:

学习活动一:

“6S与安全生产知识”。通过阅读分析典型安全事故案例,结合企业“6S”管理学习,牢记安全生产常识,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学习活动二:

“6S与职业素养养成”。通过阅读分析典型安全事故案例,结合企业“6S”管理学习,明确文明生产、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学习活动三:

“台虎钳拆装与保养”。能熟练拆装台虎钳并进行日常保养维护工作;能根据“6S”现场管理规范要求,清理场地,归置物品。

学习活动四:

“锉削基本姿势养成”。采用废料进行锉削基本姿势养成练习,达标的同时养成日常节俭物料的意识,能按环保要求处理废弃物。

学习活动五:

“工作总结、成果展示、经验交流”。

通过五个学习活动过程引领教学,让学生在进入一体化学习场地这个模拟的生产工作环境时能感受到企业的规矩和要求,从而区别和改变平时在课堂中的感受及表现,提前进入生产和工作状态:遵守一体化课堂纪律和安全规则,爱护设备设施,认真学好符合实际需要的操作和技能,养成好的习惯和较全面的职业素质。另外,加强一体化场地的管理,实行“6S”管理,营造定置、整洁有序、安全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自觉遵守一体化课堂纪律和安全规则,也是一种有形无声的约束和示范。

因此,以完成钳工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入门所需的知识、能力、素养要求为出发点,本着“适用、实用、够用”的原则,设计好钳工专业学习第一任务模块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企业的工作过程对接,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