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动产测绘内容和成果整合应用的分析

/ 2

关于不动产测绘内容和成果整合应用的分析

吴韬1魏广琼2黄思冰3

1.南宁市国土测绘地理信息中心广西南宁530022

2.南宁仙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广西南宁530000

3.广西富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有关规定,各地区开始实施之后,相关部门陆续开始对电子登记簿、登记机构以及档案资料等进行测绘成果的整合。在不动产统一登记过程中,不动产测绘成果是一项核心工作,现如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关注着不动产测绘成果的整合利用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不动产测绘的内容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措施解决不动产测绘成果的整合利用。

关键词:不动产;测绘成果;整合利用

前言

不动产测绘最主要是对于有权属性质的地块和建筑物去完成测绘的一个过程,因为不动产测绘和地籍彼此之间的联系相对比较紧密,所以不动产测绘也被称作是地籍测绘。不动产测绘针对当前的土地管理和土地资源上的使用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在上个世纪初期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时期,政府就已经开始注重不动产测绘的发展并且已经认识到了其本身存在的重要,并开始对于不动产测绘有关的法律给予完善。

1不动产测绘以及不动产测绘成果的主要内容

不动产测绘成果作为不动产登记的基础资料,是指在不动产测绘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数据、信息、图件、成果表、质量检查与验收报告、技术设计与总结以及其他材料等。

1.1不动产测绘的主要内容

不动产测绘主要包括地籍调查、地籍测绘、房产图测绘、面积量算和变更测量,这些测绘成果的相关文件和数据一旦经过登记确认,就会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属于国家相关部门在确认产权处理纠纷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依据。

1.2不动产测绘成果的主要内容

不动产测绘成果包括但不仅限于在进行测绘的时候产生的技术设计、技术总结以及各项信息和图件等资料。它们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从测绘内容上来看,不动产测绘成果主要分为房产测绘、地籍测绘以及海籍测绘这三大类。

在不动产测绘成果资料的分类中,在测算过程中所依据的房屋成果验收证书、房屋平面图集、图文审批资料、备案审批材料、房屋面积测算相关报告等主要属于房产测绘的成果;测绘结束以后的成果图文件以及地籍测绘的成果表、测绘现场获取的数据、图形编绘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以及SHP数据文件等属于地籍测绘的成果;在测绘过程中的相关成果表以及成果图、图像编绘时采用的原始数据以及技术设计和技术总结相关文件属于海籍测绘的成果。

1.3不动产测绘成果的主要归档范围

根据测绘成果的内容,可以将不动产测绘成果分为:申请方、测绘单位以及备案审批这三类文件。测绘人员在进行归档时,必须严格遵守我国不动产测绘成果的相关规范,如《地籍测绘规范》、《房产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等。根据要求开展如相关数据的采集、测绘成果计算、测绘成果验收等相关工作,并且要明确在测绘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资料都属于不动产测绘成果的归档范围。由于这些材料对不动产的测绘数据后续的开发与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人员在归档时必须要确保数据材料的完整。具体来说,不动产测绘成果的主要归档内容如表1所示,主要包括申请方与测绘单位以及备案审批所需要的各项资料。

2不动产测绘成果的整合方式

2.1分宗法

分宗法主要指的是按照房产分布区域所处在的位置,对不动产地理坐标去进行反算,并且对其进行定位工作。然后对于土地上的建筑物完成有效的分析,最后使用图形匹配的形式去对其完成二次计算。最后按照建筑物周边的地名和路名等相关信息,去完成第三次计算并并且按照计算获得的结果去完成人机交互,最终对于不动产测绘结果给予整合。使用分宗法去对不动产测绘成果进行有效的整合,其具备的优势是步骤清晰并且数据准确,同时还具备高效整合的特质。

2.2竣工时间法

竣工时间法与分宗法基本相同,可是和分宗法相比则较为复杂。竣工时间法的使用主要是对于不动产项目去完成定位,并且对于不动产项目相对地标进行收集,然后参照分宗法的形式去完成所需要的计算,使得相关数据能够的整合。为了能够使得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数据整合的正确性得到提升,在不动产测绘成果进行整合的时候,还需要使用GIS等拥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一些测绘系统。当前伴随着不动产测绘成果整合作用的持续提升,还需要对于测绘工具自身的功能给予完善,使得测绘成果数据在整合上的效率得到提升,从而推进我们国家不动产等级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

2.3分幅法

需要通过使用成帧图来计算成帧方法的应用,并且将房地产测量和绘图的坐标与地籍测绘数据集成以建立相应的相关数据。也就是说,坐标匹配算法用于匹配房地产测量和映射结果的坐标。然后,根据房地产项目的地名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二次计算,实现项目坐标与房地产测绘成果的对应关系,实现房地产测量和映射结果积分。

4不动产测绘成果的整合利用的措施

根据我国最新颁布的有关不动产测绘成果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需要各地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测绘工作。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不动产测绘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确保不动产测绘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4.1完善不动产测绘管理体系

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对于一个项目或者工程是十分必要的,而想要高效利用不动产测绘成果,一个围绕其建立的管理体系则必不可缺,因此需要统一不动产测绘的技术标准、对不动产测绘市场加以规范、签订不动产测绘的书面合同以及建立起测绘成果发布制度。

4.1.1统一测绘技术标准

目前我国不动产测绘管理规定中,对不动产测绘的市场准入条件以及管理办法和收费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在不动产测绘过程中,制订出的测绘报告中,主要包括需要测绘的类别、建筑工程的地上地下层数以及不同区域的分摊计算表等,不能与不动产测绘规定进行紧密结合。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使测绘报告与不动产测绘管理规定相结合,统一的测绘技术标准就显得极为重要,而相关部门可以督促这一标准的建立,从而促进不动产管理体系的完善。

4.1.2对不动产测绘市场加以规范

规范不动产测绘市场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委托国有测绘企业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从而提高不动产测绘工作质量;也可以设立测绘服务点,将一些具有资质的测绘单位进行公示,明确指出这些单位可以接受对不动产进行测绘的委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已经承接测绘工作的单位不得再将承接的测绘工作转让给其他单位。

4.1.3建立起测绘成果发布制度

承接了测绘项目的单位,应当在测绘工作完成后,将测绘成果交由测绘项目委托方签字,并在相关行政部门进行备案,同时也要利用信息技术媒体将测绘结果进行公示,确保测绘结果的透明化。

4.2对不动产测绘成果进行数字化管理

在不动产的档案管理过程中,测绘成果是最重要的一项,由于不动产测绘成果的利用率不断提高,为了减轻管理人员的压力,应当对不动产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管理不仅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也能够提高不动产测绘成果的管理水平。在目前的测绘工作中,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核心已经变成了如何更好地整合已经被数据化了的测绘成果。同时,许多档案馆在扫描测绘成果和数据化管理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样以地理空间位置为基准,如果在对不动产测绘成果进行整合的同时对不动产档案也加以整合管理,那么工作会变得十分轻松便捷。基于我国的档案法和有关管理电子文件档案的相关法律规定,不动产档案管理体系将会以一个图档合一、以图查档的管理模式为基础建立起来。

4.3加强对不动产测绘成果的数据整合管理

在不动产测绘进行的过程中,对测绘成果进行数据整合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这些数据主要包括地籍测绘成果、海籍测绘成果以及房地产测绘成果等。在进行数据整合时,相关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构建起图片和档案一体化的档案管理体制。地理坐标是地籍测绘成果在整合管理的时候的基础编码,同时地籍测绘成果还与土地的所属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为了保障地籍测绘成果的数据,有一些地区已经建立起了相应的地籍测绘成果数据库来保护和存储这些数据。以房产测绘成果为例,在整合房产测绘成果的时候,由于数据庞大,必需依赖于能够进行强大的空间、图形处理的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又称GIS系统,它是基于空间地理位置的一项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等多种地理空间信息和处理图形的能力,所以,利用GIS系统建立不动产测绘成果数据整合利用系统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十分高。

4.4建立起不动产测绘成果异议处理制度

虽然有相关法律明确要求测绘成果的监督机构建立相关的制度,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在处理不动产测绘成果的异议上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因此,为了确保产权人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需要完善不动产测绘成果的异议处理制度,更好地为产权人解决问题。

结语

总的来说,在不动产的统一登记过程中,对不动产进行测绘工作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流程,测绘成果是不动产进行登记的一项重要条件。因此,只有有关从业者的深入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对应举措,这样才能保证不动产测绘成果得到高度整合,并能使其得到更好的利用,为其他领域提供更大的帮助。可以预见的是,即使现在不动产测绘成果的整合利用工作还没做好,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局势下,有关不动产测绘成果的管理体系的建立完成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参考文献

[1]袁宝华,姚建忠,黄欢.不动产测绘成果的整合与利用[J].中国房地产,2015(28):52-54.

[2]陈军,张剑.不动产测绘成果的整合利用实践阐释[J].管理观察,2017(21):32-33.

[3]韩伟.浅谈不动产测绘成果的整合与利用[J].科技资讯,2018,16(12):140-141.

[4]马建飞.浅谈不动产统一测绘的可行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7):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