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文区基层免疫规划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奎文区基层免疫规划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崔可贵

(潍坊市奎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潍坊261031)

摘要:城区人口密集且流动性大,随着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辖区免疫规划服务职能的实施,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预防接种网络,对免疫规划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现状、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免疫规划服务;现状;问题;对策

免疫规划是控制和消灭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免疫规划服务也是目前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一项基本服务职能,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特征。城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策略,对辖区居住的居民提供免疫规划服务,以控制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提高居民健康水平。[1]

奎文区位于潍坊市城区中心,常住人口约45万。自1994年建区以来,奎文区的免疫规划服务大体经历了集中接种、分级管理、规范化管理三个阶段。2016年5月,经区卫生计生局调整,目前有5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处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儿童免疫规划服务。经过本次调整,全区免疫规划服务设置更趋合理,但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以及新的政策和法规的出台,制约城区免疫规划服务的原有因素依然存在、新因素也逐渐显现出来,如村级免疫规划服务机构缺失、经费保障不够、流动儿童管理问题等等,有必要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总结。

一、奎文区基层免疫规划服务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村级免疫规划服务机构缺失

我国的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主要是由县、乡、村三级卫生组织协作完成县级主要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设免疫规划科,有专职人员负责全县免疫规划工作的组织实施;乡级主要为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设防疫股或相对独立的防保站,大多建立预防接种门诊,有专(兼)职人员负责辖区内免疫规划工作的具体落实;村级主要为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有乡村(社区)医生协助完成辖区内适龄儿童的摸底调查、接种通知单发放和/或村(社区)内设有接种点的预防接种工作。此外,设有产科的医院要求建立预防接种室,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在24小时之内完成对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的预防接种工作。[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奎文区于2010年底完成村改居工作,原有的村卫生室多转为村医承包经营,目前的2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仅有1家承担预防接种工作。承担免疫规划服务的5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处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乡级卫生机构,其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承担任何免疫规划服务工作,造成卫生网底缺失,预防接种门诊工作量大,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影响人群的正常免疫接种。

(二)经费保障不够

目前对奎文区免疫规划服务的补偿经费主要是财政划拨的,主要是预防接种补助经费;同时市级财政以城市常住人口为基准,按考核标准打分后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划拨一定的工作实施经费;而人员经费大部分尚需自筹。以目前城市免疫规划服务机构的运营成本来看,现有的补偿机制还不能全面保障工作人员的薪酬及福利待遇,也不能满足免疫规划工作的实际需要,难以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免疫规划各项措施难以落实。

(三)流动儿童管理不善

流动儿童的免疫预防管理是免疫规划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给城市人口的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外来务工人员大多居无定所,来去无常;特别是家有超生儿童的农民工,其居住地点更是隐匿难寻。由于农民工流动性较强,导致他们的子女也随其碾转迁徙,成为流动儿童。另外,城市长期缺少村级免疫规划服务机构并且存在一定数量无资质的“黑幼儿园”等因素,导致城市流动儿童真实底数难以摸清,再加上儿童家长文化素质偏低,主动接受服务的意识差,使得流动儿童漏卡、漏证、漏种和不及时接种等现象十分严重[3],影响了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成为传染病、多发病暴发和流行的高危人群。

二、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对城区免疫规划服务进行有效改革,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对策,提高基层免疫服务质量。

(一)规范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

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组织建设,对城区不承担预防接种服务的社区卫生机构建立公共卫生联络员管理制度,落实经费和考核机制,解决卫生网底缺失问题。公共卫生联络员可每月对辖区内适龄儿童进行一次摸底调查、登记,并及时上报接种单位。

(二)加大免疫规划服务工作的补偿力度,保障免疫规划服务经费

免疫规划工作具有福利性、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特点,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层次、多渠道筹资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以保证正常的工作经费。比如当前奎文区预防接种门诊均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筹资金解决用房,政府可以统筹安排全区免疫规划服务用房及配套设施,减轻服务机构运营成本。同时,依托新修订的《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优化二类疫苗管理,支持预防接种单位在不影响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合理开展第二类苗的接种服务,以补充工作经费的不足。

(三)协调部门关系,加强流动儿童管理

城区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是摸清适龄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底数,提高其免疫覆盖率和接种及时率。强力推行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以促使适龄儿童自觉到预防接种单位接受免疫,并办理相关手续。采取政府干预手段,使教育主管部门将该项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和绩效考核之中,督促其履行监督管理职能。[4]

三、结束语

时至今日,我国已经进入了免疫规划时期,为了保证城区基层免疫规划工作能够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免疫规划方面的新政策、新法规相继出台,制约并指导着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工作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经费问题、流动人口问题、免疫滑坡问题等,都需要得到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全永霞.武昌区基层免疫规划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0,31:110-111.

[2]于湘熹.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58-60.

[3]余晓琼,路秀平,武滨等.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1):73-75.

[4]于湘熹.城区免疫规划管理探索与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