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课程改革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中职学校课程改革之我见

◆张建强

◆张建强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315201

自80年代职业教育产生至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就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尤其是自去年一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更是掀起了职教课改的高潮。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一线教师,在这场改革中被理所当然地推向了风口浪尖,让我不得不去思考:课改究竟是什么?作为一线教师,我可以做什么?

客观地说,目前许多学校已经陷入了课改的误区,务虚的成份要远远大于务实的成份,以为弄几个课题、写几篇论文、签几份协议、编几本教材就是课改,以为上几堂课、评几次奖、开几次会、听几次讲座、做几次报告就是课改,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明确目标,知道为什么,清楚做什么,计划怎么做。比如中职教育的课程改革,我们首先要知道课程是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还必须知道课程中的哪些部分、哪些环节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再适应教育的需要;还必须知道要朝着什么方向、什么目标改革;还必须研究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按照什么样的步骤进行改革等等。

以下仅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课改的感想:

一、关于课程改革的理念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育行政管理者的事情,也不仅仅只是学校领导的事情,它应该是全体职业教育者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作为一线教师,不能把自己置之度外,而是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改革中去,因为一线教师才是课程改革的真正执行者和具体实施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点点滴滴地积累,才能真正实现课改的目的。那么,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怎样的观念呢?

首先,要尊重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主体性。职业教育是一种生成人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教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落脚点,而人的主体性也是人之为人、人之为职业人的本质属性。著名的德国文化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斯普朗格曾经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从生命深处唤醒人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与职业教育本身并不矛盾,学生个体职业能力的形成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授者经验的习得,而更应该来自于受体本身基于已有经验的一种重新构建。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从教授者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其次,以素质为本位,树立职业核心能力的全局观。职业教育的理念经历了由技能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素质本位的转变,这是随着经济、科技以及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结果。那么,什么是素质呢?《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讲,素质应该是指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包括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以及职业创新等方面,具体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与适应素质以及学习与创新素质等。作为教师,不能仅局限于自己所任教的学科知识,还应关注和渗透与学科相关甚至学科以外的其他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三,鱼渔转换,为个体可持续发展不遗余力。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学生不可能永远待在学校,即使通过学校的教育实现了与岗位技能的无缝对接,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能够自己学习,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真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中更多地充实有关思维和知识的形成、认知方法等内容,注重知识的建构过程。

第四,探究与实践,转变传统课程模式。这其实是前一理念的深入和延续。传统课堂只注重教,注重已有经验的习得和模仿,“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甚至一溪水”的观点在某种层面上来说是错误的,改变传统课堂重教不重学的途径就是要让学生探究和实践获得水的途径。探究就是探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问题,把研究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过程。与此同时,教师应把这个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把传统的简单模仿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探索性学习方式。

第五,磨刀不误砍柴工,万事德为先。目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才不重德的现象相当普遍,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本门学科的知识,教学目标中的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或者说德育目标流于形式,并不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其实是与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相违背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素质差、德学双困的现象相当普遍,这是不争的事实,道德素质跟不上,职业素质也难有大的作为。因此,作为一线教师,要牢固树立万事德为先的理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实现教育目标。

二、关于课程改革的目标

在2009年9月宁波市教育局颁布的《宁波市进一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为目标,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构建具有宁波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新体系,全面提升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概括地说,课改要求的核心是通过课改,使中职学生能适应目前经济发展对岗位人才的需求并能形成持续的个人发展力。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对目标进行分解,在总目标的要求下,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及子子目标,并在同一层次目标中再进行横向分解,形成立体式网状目标结构。

比如,就具体的某中职学校的角度来讲,课改目标可以做如下分解:

1.指导性总目标:以宁波市《课程改革实施意见》中的总体要求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或改革方向,将学校目标纳入到《实施意见》体系中去。

2.具体总目标:根据学校的实际特点及各方面软硬件环境,制订切实合理的近、中、远期课改目标,这些目标中至少应包括专业系列规划、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学校硬件配备、校企合作、师资、一系列保障措施及制度等。

3.专业分目标:在专业系列规划及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前提下,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两个层面制订本校各个专业的具体实施性目标,在这一层面的目标中至少应包括课程体系及其构建模式、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无缝对接式的实习实训体系、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畅通有效的跟踪反馈渠道等。

4.课程子目标: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具体课程的实施,无论是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还是专业选修课程,都必须有明确、可行且有效的教学目标,而课程子目标就是最基础、最具体的课改目标,它甚至可以细化到每堂课的教学目标。

5.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如果说前四个层次的目标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来分解的话,那么,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就是站在被教育者的角度与教育者的分解目标相结合后所形成的最终落脚点。这一目标的制订不是由教育者单方面完成的,而是在教育者的引领下由学生个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体条件以及能力倾向制订的符合个体本身发展的短、中、长期愿景。

如下图:

三、关于课程改革的实施

有了明确的目标,最关键的还是如何实施。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课改做什么,一个课改怎么做。

从学校角度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专业设置的科学性。课改的目标是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首先应该体现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在专业设置之初,就应该明确该专业培养的学生适合哪些岗位、这些岗位是否为目前或将来当地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在这些岗位中中职学生的岗位竞争力如何。而这些信息的获得,必须是建立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因此,学校可以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有关行业专家,共同商讨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所需核心技能,同时也让行业专家参与到学生的评价环节中来。

2.校企联合的有效性。中职教育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与企业用工紧密相连,所培养的学生能否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也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在校企联合方面,目前普遍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状况,学校方面在寻求校企合作上一直处于被动局面。其实,作为企业在教育方面存在着巨大需求,只是学校没有找到跟企业有效合作的对接点。因此,学校应做广泛的市场调查,摸清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同时,要适当改革校企合作模式,改变过去一纸协议的单纯合作模式。

3.课程安排的合理性。课程设置直接体现了培养目标,在当前提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背景下,作为具体的某一专业,它的职业核心能力是什么?该专业适应的岗位集群所需的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定向模块是什么?在学生今后不同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如何处理升学与就业的课程安排?目前,这些问题仍处在尚未解决的状态中。

4.课程开发的系统性。课程的开发与课程模式的构建相关联,而中职教育的课程模式构建则必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如何在现有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特色、适合本校教育教学特点的校本课程,以及将这些课程进行有机组合从而形成多元培养目标、满足多元需求、容纳多种课程形态的多元整合的课程模式,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这需要从学校层面出发,组织有效资源,搭建平台,提供方便。

5.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课程改革的实施,最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这就对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针对专业及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课程教学的目标,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地组织课堂教学。

6.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素养,需要改变以往的传统终极评价方法,代之以灵活的、多样的、全面的、综合的评价体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跟踪相结合。

7.教育教学的综合性。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需要全方位的配合,单纯从专业、学科层面去努力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这就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有效配合,形成良性循环的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