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记忆方法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1

初中历史记忆方法初探

方海燕

方海燕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江南一中532203

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是第一步。中学历史教材内容纷繁庞杂,史实浩如烟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念纵横交错,学生往往感到难记。如何准确记忆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来增强记忆效果。

一、字头记忆法

抽出核心字,串在一起,押韵更好,然后多念几遍即可。如:1842年签定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由南向北),可记为“广厦福宁上”。

二、奇特联想记忆法

联想越奇特,记忆越深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如:民主革命思想家陈天华有两部著作《猛回头》、《警世钟》,记法为:“陈天华猛回头撞响了警世钟。”

三、歌谣记忆法

即以“核心字”为基础,通过反复挑选排列,使之成为形式对仗、合辙押韵的顺口溜,最适于记年代。如:1935年瓦窑堡会议和1937年洛川会议的时间和内容很容易混淆,可编为“瓦窑堡,统战方针好;到洛川,定全面抗战”。

四、排比记忆法

即认真分析历史事物,从中归纳提炼出或连续或对仗的“核心词”,作为记忆的载体,有事半功倍之效,此法适用范围很广。如: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可总结为“四提倡,四反对”。

五、“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即把一些繁杂的内容进行概括、浓缩,提炼成几个要点,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其重点。而如果将要点扩展,又能呈现出历史内容的原貌。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线索,主要抓住六点:1.爆发:来克星顿枪声。2.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成立大陆军。3.建国:《独立宣言》发表。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5.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6.和约:英美签订和约。

六、串线记忆法

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呈现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

如: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有关李大钊的主要革命活动的内容散见于第二册和第三册部分章节中。教学时,我按时间的先后把它整理为:1.领导新文化运动;2.领导“五四”运动;3.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4.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5.参与组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6.1927年在北京英勇就义。

七、歌诀记忆法

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学生很难记住,有的则可编制成歌诀的形式。如记忆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八、顺口溜记忆

把一些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很易记忆。比如清朝皇帝的顺序:努皇顺(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康雍乾(康熙、雍正、乾隆),嘉道咸(嘉庆、道光、咸丰),同光宣(同治、光绪、宣统)。再如朝代的顺序:三皇五帝夏商周,春战秦汉三国休,两晋南北隋唐继,五代宋元明清民。

九、比较记忆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所谓比较,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例如,公元前594年,雅典梭伦实行改革扩大了奴隶制统治的基础;同年,中国春秋时期的鲁国实行“初税亩”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瓦解。

比较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把中国古代历次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相比较,认识到农民斗争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作比较,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还有把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作比较,把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戍变法进行比较等等。

十、重复记忆法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时教师应该:

第一,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抓重点、攻难点,反复强调历史诸因素。要创造各种条件,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内容、性质、意义、因果等要素牢牢地印在学生脑海中。

第二,课后练,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叙述课堂所学的内容,完整地回答课文后面的问题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所提出的问题。

第三,单元练,即让学生进行单元复习,对部分教材内容进行重点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综合练,就是某一断代史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综合复习和训练,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把所学知识分类归纳、比较、分析,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增强学生记忆、表达、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帮助学生记忆的方法很多,教学时应灵活运用,决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以最便捷的方法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