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管理中如何做好线损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农电管理中如何做好线损管理分析

王俊华周明清

常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金坛分公司213200

摘要:农电管理关乎农村的经济建设,做好农电管理,有利于保障农村的电力发展,当前我国线损管理较为严重,因此,本文从当前我国农电管理的现状入手,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农电管理中如何做好线损管理给予针对性意见,以期农电管理在未来有较好的发展。

关键词:农电线损;管理;用电

一、农电线损出现的主要原因

(一)电流的超负荷运载

农电线路受本身材质的影响,所承受的电流运载具有一定的范围,当实际运载电流超过线路所能承受的上限时,线路便会受到损伤;当电流在其可承受范围内进行运载时,电网会对线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由于地形地势以及当地天气的影响,我国农村电网的运行不稳定,致使电流运载范围存在较大波动,所运载的电流常常突破上限,加快了电路的损坏,降低了线路的使用寿命。

(二)电压的升高

农电线路损坏分为可变损失以及不变损失,供电电压的逐渐升高会使电路的损坏加快。当农电线路的电压逐渐升高时,线路的可变损失便会减小,不变损失便会增多。当弄点线路的电压逐渐降低时,线路的可变损失会增多,而不变损失便会较小。一方损失增多的同时,另一方的损失便会降低。因此,需要根据不变损失以及可变损失之间的比例确定线路电压的范围。通过不断的实践发现,当不变损失在总损失的比例小于二分之一时,应逐渐提升供给电压,当不变损失高于总损失的二分之一时,应逐步降低供给电压,尽量减少线路的损失。

(三)功率因数因素

农电线路损耗的主要方面便是功率因数因素,随着功率因数的提升农电线路的可变损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因为功率直接关系到电路所产生的热量,对于线路可变损失的影响较大。功率因素与电路负荷性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线路损坏也与电路负荷息息相关。当负荷曲线形态系数变大时负荷曲线的幅值会增加,农电线路高峰与低谷的差值也会增加,高峰与低谷差值的增加会导致农电线损增加,相反亦然。当负荷曲线形态系数为1时,农电线路高峰与低谷差值最小,此时的农电线损也最低。

二、当前农电线损面临的困境

(一)领导缺乏管理意识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我国对于农电线损的关注程度一直不高,因此,缺乏对其的管理,领导人员欠缺对农电线损的管理意识。一般认为,农村没有大型工程,所消耗的电能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不需要投入过多精力于农电线损领域,而是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用电安全领域,对于农电的管理通常也将重点放于农村用电安全方面。由于电力企业的领导未对农电线损进行过多关注,下层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较重,便不会为自己增加工作量,为完成上级任务,将自身的精力投到的用电安全方面。这样,上层领导不重视,下层工作人员不积极,农电线损的重要性便被忽视,电力企业不能掌握农电线损的有效信息,无端降低了农村的供电质量,增大了农电的损耗。

(二)计量设备管理混乱

在进行农电线路的管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专业的设备,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未严格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仪器设备进行拆卸、移动以及使用,并且电力企业没有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仪器,导致农电线路的管理混乱,责任悬于空处,监督管理得不到落实。在一些供电区域,因为所使用的电压较小,对于电能的核算没有达到我国的相关标准,电能表连接的方式不准确,计量数据不实,因此,在对低电压供电区域进行农电线损的测量时得不到有效的数据,无法进行后期维护。并且,由于农村发生意外状况的可能性较大,电能表常常遭到损坏,但是损坏的电能表不能在第一时间被电力企业所查询,农电线损管理水平较低。当前农村所使用的电表并非由电力企业指派专业人员进行统一安装,而是由居民个人进行独立安装,所使用的电表未进行保护设置并且型号一般老化,电表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无法对该地区的线损进行核量计算,加大了农电线损的管理难度。

三、加强农电线损管理的意见

(一)培养管理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欲对农电线损进行管理,首先需要培养电力企业领带的农电线损管理意识,意识到农电线损与企业在农村地区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充分认识到农电线路的各种困难,对分布较为无序的村落、较长的农电线路、负载电荷较小的线路进行更换,利用以往线损管理的经验,结合农电线路的特色,进行农电线损管理。例如可以设立专业的农电线路负责人员,将责任落实到实处,由专业人员对农电线损状况进行核算。建立专门的农电线损管理信息系统,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总体提升管理水平。

(二)加强电能表的监督管理

农村电能表的监督管理一直存在较大的漏洞,规范农村抄表的程序,制定专门的仪器拆卸、安装、运输规则,并定期对居民的电表进行检查,一旦发生电表故障,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检查并制定出解决方案,避免电表发生故障而电力企业却不知的现象存在,保障电表数据的准确,进而得到科学有效的线损信息。为每一电表设置测量误差范围,防止因为电表的不准确而造成信息的错误。严格规定农村抄表的时间,加强对其的监督。

(三)优化农村供电网络结构

供电网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电线损的直接状况,电流、电压、功率因素都会受到供电网络结构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应重视优化农村供电网络结构,保障农村供电网络线网络的成效显著。可以通过向村民进行宣传教育,号召村民保护当地的线路设施,并且需要制定科学的电源使用方法,将农村的供电点设置在电网负荷中心,减少农电线路迂回造成的线损。优化供电电网升压装置,提高运行电压的稳定性,确保电压在合理范围内运行。优化农村供电所配电设备,选择合适的导线,控制超载电流,降低因实际负载电流超过导线承受电流范围增加的农电线路耗损。

四、结语

电流、电压和功率因数对农电线损的影响都显得至关重要,在我国农电线损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农电线损管理意识不足,计量设备管理不规范,电能表管理不完善,抄表程序不规范,部分农村偷电、窃电现象严重影响农电线损管理水平,针对这些问题应强管理意识、加强电能表的管理和偷电窃电监督管理和优化农村供电网络结构,尽可能降低农电线损,提高农电线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峰.基于上划降损新标准的丰润区电网线损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2]孙洪波.县级农电企业降损增效的措施[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04):138-139.

[3]李莉.关于营配调贯通的线损实用化分析及其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6(3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