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成功之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1

成功是成功之母

姚雪红

姚雪红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实验小学044602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用“失败是成功之母”来激励自己。“一百次跌倒了,一百零一次爬起来”也曾是我的座右铭。但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告诉我:成功之路并非都是由失败的基石铺垫,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才是智者的选择。

有个学困生,课堂上从不背书,从不回答问题,自卑包围了他。“有心”的老师先让他试背一首古诗,他很流利地背出来了,老师让同学们为他鼓掌,他害羞地低下了头……以后的课堂上,老师又让他背一小段话(很简单的),他又顺利完成了;再以后,老师故意提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每次他都能回答正确,都能获得掌声,当然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渐渐地,他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在某一节课前,老师悄悄对他说:“上课时我出一些题目,你会哪个你就举手吧。”没想到,他回答了简单的,也回答了稍有难度的题目……他越来越爱动脑筋了,越来越爱学习了。

是的,十个手指不能一般齐,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考满分的。如果老师一开始就叫他背一篇课文,他不会背,老师稍一批评,同学再发出哄笑,可想而知,他还愿意背书吗?失败一次,再失败一次,被嘲笑一次,再被嘲笑一次,他就会破罐子破摔,课堂上无动于衷,任你多么精彩,一切与我无关。他会认为自己永远不是成功的那块料,他怎能走向成功呢?再如做数学题,一开始你就给他个有难度的题目,他肯定不会做,你在他本子上画个很大的“×”,第二次他又努力地去做,又得了个“×”,第三次呢?他还愿意做么?他还敢去让老师检查吗?宁可坐着,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

诸如此类,让孩子反复尝到失败的滋味,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会严重受挫,从而造成厌学或放弃努力。事实证明,很多时候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真正是成功之母。有一次小的成功,就增加了一次向大的成功努力进取的动力。

还用做数学题为例,如果你开始给他个简单的题目,他一下子就做对了,得了个“优”或者一个大大的“√”,他会多么高兴啊!他会想:我也能行!我要再做后面的题。如果他由易到难去做,最后的那道难题做错了,老师给他画个斜线作标记,加以指导后并告诉他:你去改正吧,改对了我会把你本子上的斜线加上个“提”变成对号!你猜猜,这回他会多么努力啊,他一定会做对的。

是啊,先让学生尝到一点成功的喜悦,他就会满怀信心,再去试着做更好的自己——谁不愿意被赞扬呢?这样,他就会从被迫到自愿,从愿意到兴趣,从兴趣到成功。正像一位教育家所说:“尖子”之所以成为尖子,是因为:成功——兴趣——更大的成功——更浓厚的兴趣。这就是说,成功有倍增效应,你越成功,就会有越多机会,也会越自信,而自信和机会又会使你更容易取得成功。这又说明“成功是成功之母”。

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有一个有趣的话题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我想:如果老师告诉一个学困生“老师相信你能行”,那个学生就会朝着“能行”步步努力,真正成为“能行者”。就像在这个“效应”里讲的一样:一个专家随便指了几个学生说他们是人才,多年后,他们就真的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为什么呢?因为充满自信的态度才是成功者不竭的动力源泉。

成功的教育就像无影灯一样,不会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任何阴影,反而会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成为自身不断进取的能量,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进而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

比尔·盖茨对于计算机的兴趣来自于他在这方面的优势,他比别人更容易尝到甜头,故而乐此不疲,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也足以说明“成功是成功之母”。

学习中的孩子如此,事业上、生活中的我们更是如此。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他努力的步伐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每天前行一小步,坚持不断,日积月累,就会聚沙成塔,由量变到质变。突然有一天,你就会发现,成功真的笑脸盈盈地站在你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