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辨识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中医体质辨识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价值研究

杨雯

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0001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社区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体质辨识,之后根据辨识结果进行相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值(FBG)、餐后两小时血糖值(2h-PG)、糖基血红蛋白(hbalc)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FBG、2h-PG、hbalc水平差异不显著,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患者FBG、2h-PG、hbalc水平值显著低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显著低于常规组(24.0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体质辨识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价值显著。

【关键词】中医体质辨识;老年糖尿病;社区护理

遗传、环境因素、生理性老化等都是引起糖尿病产生的原因,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龄比较大,各项身体机能差,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1]。中医上认为,对于不同体制的人具有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因此,应按照具体的病理进行治疗护理,本文旨在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各50例,常规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65岁至84岁,平均年龄为(74.035.86)岁;护理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65岁至86岁,平均年龄为(75.315.47)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常给予常规社区护理,指导患者合理按时用药,对其进行跟踪随访工作。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体质辨识,之后根据辨识结果进行相应护理干预,具体表现为:①气虚体质:气虚的患者应给予健脾益气的食物,例如胡萝卜、山药、山楂等,给予相应的补气药膳[2]。运患者可进行轻柔舒缓的运动,例如太极拳、散步等,并坚持长期有规律的进行。此外可通过按摩方式使患者得到身心的愉悦和放松,可对头、面、耳、膀胱经按摩等。②对于痰湿体质:患者应多食健脾、化痰、利湿的食物,例如海带、洋葱、扁豆等,严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严禁抽烟喝酒。坚持运动,规律作息,保持心态平和,多培养兴趣爱好,多与人沟通交流。可进行胃经、脾经、任脉等的按摩。③对于血瘀体质的患者应多食用活血散瘀、疏肝理气性质的食物,例如当归、海带、黑豆等,也应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④湿热体质:患者多食用清热解湿性食物,例如黄瓜、绿豆、鲫鱼等,居住环境要保持通风、干燥、避免过度劳累;通过有氧运动(跑步、爬山、游泳等)增加运动强度及运动量。此外,可对患者阳陵泉、脾经、胆经诸穴进行按摩,也可通过刮痧方式祛湿[3]。⑤对于阴虚体质:患者应多食用滋润甘凉食物,例如冬瓜、绿豆等,多喝水补充水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值(FBG)、餐后两小时血糖值(2h-PG)、糖基血红蛋白(hbalc)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以软件SPSS19.0进行检验,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t进行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FBG、2h-PG、hbalc水平

护理前,两组数据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FBG、2h-PG、hbalc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护理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显著小于常规组(24.00%),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中医体质学上认为体质具有多样性、可变性、遗传性、稳定性,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体质,对于其生活发展、疾病发展也有所不同[4-5]。近些年来,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发生率逐渐上涨,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中医体质辨识可通过对人体质的辨识进行治疗护理工作,使治疗效果更加有效,护理效果更加显著。本文作者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护理后,护理组FBG、2h-PG、hbalc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显著小于常规组(24.00%),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医体质辨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雯.中医体质辨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03(47):56-57.

[2]翟发科,高华.中医体质辨识在慢性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23):62-63.

[3]高源华,张爱玲,杨海兵,等.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辨识与中医辩证的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8,40(11):46-47.

[4]王红英.中医体质辨识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1):189-190.

[5]董晓红,韩颜华,刘怡霞,等.中医护理疗法纠正痰湿体质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19(09):1534-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