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临床治疗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临床治疗研究

黄素稚

黄素稚(江苏省南通文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6000)

【摘要】目的:对社区内的罹患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4月在我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老年患者,按是否有糖尿病分为观察组(糖尿病)和对照组(非糖尿病)两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色素<11g/L,血白蛋白<35g/L,尿白蛋白阳性和电解质紊乱的阳性比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痊愈和显效共31例,总有效率73.8%,无效8例,死亡3例(占7.1%),非糖尿病组中痊愈和显效共36例,总有效率90.0%,无效3例,死亡1例(占2.5%),两组总有效率和死亡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罹患社区获得性肺炎时,病情往往更加严重,由于免疫力低下等原因,治疗效果差于非糖尿病患者,治疗时应严格控制血糖,并合理利用抗生素,是治疗此类患者的关键。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糖尿病;老年患者;治疗【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33-01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院外感染各种致病菌导致的肺部感染疾病,在老年人群及幼儿等抵抗力较差的人群中较为多见。罹患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抵抗力等更差,所以一旦发生CAP,往往治疗难度加大,且恢复效果较差[1]。笔者将2011年2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2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AP患者,入组患者要意识清晰,无精神疾病,无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器质性病变,未服用可能影响检验数据判断的药物。

患者男性55例,女性26例,年龄60-75岁,平均67.1±7.5岁,按照是否罹患糖尿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经统计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组比较。

1.2治疗方法患者统一采用阿奇霉素配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抗炎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浓度,使其空腹血糖控制在<7.2mmol/L,按照患者日常控制血糖方式,才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等形式。

1.3观察指标抽取患者晨起空腹血,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查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已经治疗2周后的治疗效果,其中治疗效果参照内科学第七版肺炎稳定标准:肺炎临床稳定标准为:①体温≤37.8℃;②心率≤100次/分;③呼吸频率≤24次/分;④血压:收缩压≥90mmHg;⑤呼吸室内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饱和度≥90%或PaO2≥60mmHg;⑥能够经口进食;⑦精神状态正常。以痊愈和显效人数占入组病例比率计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对本次实验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后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技术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测结果比较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白细胞水平显著增加(>10.0×109)或者显著减少(<4×109)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血色素<11g/L,血白蛋白<35g/L,尿白蛋白阳性和电解质紊乱的阳性比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痊愈和显效共31例,总有效率73.8%,无效8例,死亡3例(占7.1%),死因2例为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为呼吸衰竭,该3例患者的血糖均控制不佳,随机血糖均高于16mmol/L。非糖尿病组中痊愈和显效共36例,总有效率90.0%,无效3例,死亡1例(占2.5%),死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经统计分析发现,两组总有效率和死亡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各系统感染,其中支气管———肺部感染占46.9%[2]。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控制不良或无控制,导致代谢紊乱,使血糖持续升高,粒细胞的吞噬力和游走功能下降,粒细胞的氧化杀菌系统生成受阻,释放减少,均导致抗感染功能的下降。同时糖尿病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使抗感染能力差;高血糖有利于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高血糖引起细胞脱水、电解质紊乱,引起内环境紊乱都可促使感染的发生和扩散。另外老年糖尿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有的长期处于负氮平衡,使其抗感染能力下降[3]。

本研究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社区肺炎与单纯老年社区肺炎有以下不同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阳性率及低蛋白血症的阳性率均比非糖尿病组高。更易发生电解质紊乱。感染的病原菌多为G-杆菌占65%,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最多见,而单纯老年肺炎以G+球菌为主。本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CAP的老年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痊愈、显效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死亡率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肺炎,由于感染加重了糖尿病,而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又促进了肺炎的发展,故严格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因此,老年糖尿病一旦发生肺炎,则病情较重,尤其合并其它基础疾病者,故原则上应选用胰岛素降低血糖,这样可使血糖平稳控制,易于监测。本组死亡3例,随机血糖均高于16mmol/L,最后导致脏器衰竭,提示控制血糖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对于感染CAP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感染,可经验性选择抗G-杆菌为主的药物,待细菌培养结果出来,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加强营养支持,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应注意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重视原有基础病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与此同时,在社区内加强对老年糖尿病的健康宣教,有效控制血糖,减少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1]闫巍,郑铮,王全录等.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13(5):397-399.[2]刘青,张帆,郝东惠等.糖尿病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措施[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8):2036-2037,2038[3]黄飞姻,邓书禄.老年2型糖尿病伴社区获得性肺炎76例的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9,31(11):1646-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