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销”模式下电力营销管控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张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大营销”模式下电力营销管控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张鑫

张鑫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山西太原030032)

摘要:随着“大营销”体系建设方案的出台,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面临诸多挑战。文章分析了“大营销”模式基本概念及研究现状,并给出了怎样确定指标体系的方法,以及利用好这些指标进行评价的措施。

关键词:“大营销”模式;电力营销;管控能力

目前,我国正处于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国家电网公司加速进行了电力企业“三集五大”改革进程,其中,“客户导向型、业务集约化、管理专业化、机构扁平化、服务协同化、市县一体化”的“一型五化”的“大营销”体系建设成为电力营销管控方式改革的尝试。新时期下,供电企业内外部环境、战略、组织及管理模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控制”已经从原本的五大管理职能之一的角色,逐渐走到台前,并显现出越来越突出的重要性,更可以与“管理”比肩,共同组合成为未来公司管理的新模式———管控。已有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电力营销管理能力方面,营销管理机构、营销体制、营销工作理念、电力市场、营销模式和营销管理系统等是国内外学者经常探讨的角度,对电力营销管控的研究文献较少。本文试图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构建一个全面动态的电力营销管控能力评价体系。

1“大营销”模式基本概念及研究现状

电力体制改革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电力企业实施的“三集五大”,“大营销”体系作为其中的应有之义,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构建起“一型五化”的整体格局,具体说就是“客户导向型、业务集约化、管理专业化、机构扁平化、服务协同化、市县一体化”。目前,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于电力营销管理能力诸如营销机构设立、相关体制机制、工作理念等研究较多,但对于其管控能力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笔者着重就此展开一定的研究。

2怎样确定指标体系

在循序以上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原有传统的各项指标基础上,结合当前“大营销”情况,针对性设置了相关联指标,并赋予了指标的相关内涵,同时从其内涵入手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归纳,对以下四个层面进行指标体系的选择和确定,将其进一步进行细分,构建起18个相关研究指标,作为定性指标实施深入研究。

2.1对于业务运营能力来说,主要包括7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内容在4项内容(如表一)中最为广泛,其考察的恰恰是营销管控能力的基本面,重要性可想而知。

2.2对于工作队伍能力建设来说,主要包含了4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如表一),这4个方面从不同角度来考察工作人员的个人品质、职责理念、归属感、专业技能等,“大营销”背景下,没有了传统销售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有的只是产品的数据和销售人员的解读,营销人员素质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直接关联着企业战略的实现,直接关联着计划是否顺利实施。“大营销”给新时期的营销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队伍建设必须跟得上“大营销”的步伐,必须建立专业化队伍,目前很多国内外文献对人才素质都提出了模型理念。

2.3对于风险防控能力来说,主要包含了4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如表一),所谓“营销风险”,主要指在展开营销活动中,由于不利环境导致营销目的没达到甚至受损失败的情况。对于营销风险必须全力做好预防预想工作,并开展专门专业的分析,制定较为详细的方案计划,确保营销目标的实现。目前,“大营销”对于营销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实现管控的实时化,对于风险必须全时处于可控状态,强调通过频次的分析,加强营销风险的防控。

2.4对于机构能力建设来说,其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如表一),优化组织结构,实施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有利于提高组织效率,有利于提高管理的品质,也有利于自身竞争优势的发扬,具有较好的实现实意义。三项指标中,尤其以第一项指标重要,也是“大营销”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第三项指标中的协同性,更强调规划、生产、建设、调度等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和共享。

3如何用好这些指标进行评价

3.1首先要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笔者针对上文18个具体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要采取了层次分析法,实施定性与定量的结合,这种多目标决策法可以对其中各要素的重要程度客观进行反映。比如采取了专家参与咨询,专家实施问卷,对专家意见进行汇总,邀请专家实施打分等形式,每个专家的打分经过处理后,都会形成一个矩阵,矩阵的每一个得分就是一个比值,如果单纯的采取算数平均数,肯定是不科学的,但是中位数和众数还是较为科学的。打分过程中,如果遇到专家人数不够的情况,就会造成一些打分稍稍偏离的情况,此时的中位数和众数就会出现不合理的情况,代表性就要得到质疑,而此时如果采取取专家打分平均数的办法反而是较为合理和科学的。

3.2实施综合评价。确定指标内容,构建指标体系,实施权重的确定,最终目的是实施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才是“大营销”模式下评价指标体系的其中一项重要目的。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电力营销管控情况,才能依据综合评价情况实施管控方式的改进和创新。本文笔者主要采取模糊评价法,根据上面的指标内容以及权重的确定,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对管控能力实施综合的评价,在上文所述的18个指标中,全部进行定性而不定量,其评价设置为“很好”、“较好”、“一般”、

“较差”、“很差”等5个层次,该模糊评价方法主要针对那些不方便定量,边界不易理清的指标实施,可综合考虑多种指标因素做出综合评价。

通过对以上4个大的指标的(业务运营能力、工作队伍能力建设、风险防控能力、机构能力建设)具体分析,得出了初步模糊的综合评价,并且给单位的建设也提供了发展的意见建议:①针对应急水平不高的实际,要积极借助地方资源构建起应急服务体系,提高应急服务水平,比如可以想法设法与该市的消防、武警以及公安、政府应急办公室等单位建立联络机制,搞好整体联动并定期组织应急情况的演练。②继续展开人员培训,加速人才的生成,要根据不同的岗位,进一步明晰各自的职责,制定出不同的培训计划,按照不同层次实施培训,在单位内部还可以采取激励措施,加强人员之间的竞争,激励就可以实施正向激励,也可以实施负向激励,对于服务态度不佳甚至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据职责追究责任,确保服务质量和风险隐患预想预防落到实处。③虽然组织层次的扁平化已经完成,但组织领导的加强也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尤其特别提出的是,科学设置领导的岗位设置,按照便于与规划、生产、建设、调度等部门展开协调沟通,便于信息化沟通的实际,建立微信群、QQ群,提高沟通的实时性,节省时间成本。④“大营销”体系建设的背景下,该单位还要不断加强市场软件的分析和开发,对于电力市场要实现预测功能,要结合当前空气质量指数较为严重的实际,不断开发出环保的能源产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主要按照指标提取,权重确定,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于“大营销”模式下电力营销管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共确定了4个大的方面18个具体的指标内容,权重的确定主要采取了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模糊评价体系。在实施综合评价的过程中,提出了4个方面的针对性意见建议,对于电力企业的建设具有建设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婉琳,王海涛,张慧琦,蒋松辉.通过营销稽查实现电价执行内控的实践与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4,11:174.

[2]刘鑫.基于寿命周期管理视角的吉林省电网资产管理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孙洁.智能供电服务研究[D].天津大学,2010.

[4]杨立生.唐山供电公司电力客户信用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5]王清.民用航空支线机场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