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电力安全生产新机制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关于建立电力安全生产新机制的思考

李聪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新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010090)

摘要:我国现有的电力安全管理体制,是在原有的计划经济生产模式下建立的,经过几十年的电力生产实践,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探讨体制改革过程中安全管理新机制,首先就要客观地评价目前我国电力生产安全工作的现状。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新机制

探索电力安全生产的新机制是摆在所有电力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如何促使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能够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对电力的需求和电力企业管理的需要,已经成为供电企业正常运行和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当务之急。这就需要改变我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建立电力安全生产的新机制。

1我国电力安全生产的现状

1.1形成了一整套较健全的电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我国电力工业的安全工作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法律法规的建设

由于建国初期生产管理经验不足,基本是借鉴国外的一些安全管理方式。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逐步建立起适应中国电力工业实际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如《二十项重点反措》、《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等。改革开放20(30)多年来,除对原有的法律、法规、规定进行了修改完善外,针对改革开放以后电力工业的发展要求,又制订(制定)了一些电力安全法律法规,如《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电力安全监察规定》、《电力企业各级领导人员安全职责规定》、《安全生产奖惩规定》等。在国家电力主管部门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各省(区、直辖市)电力主管部门也相应制定了有关规定和实施细则;各发供电企业结合生产实际,制订和完善了保证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这些从宏观到具体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我国电力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

1.2已经形成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科学理论和学科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电力安全生产理论知识逐渐得到了国家和各个电力企业的高度重视,研究出了许多电力安全生产的科学理论,并建立起许多相应的学科,这些科学理论知识和学科为电力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指导方针,不断促进电力安全管理机制的完善,同时,电力安全生产机制的不断完善又会反过来促进电力安全生产理论的形成。这二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使我国的电力安全生产机制不断完善,电力事业也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1.3逐步完善了电力生产安全监察手段和方法

在长期的电力生产实践中,电力战线的广大职工逐渐总结出一套科学、完备、符合中国电力生产实际的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如电力安全生产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春秋两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反事故措施及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电力生产现场安全检修标准,电力生产现场安全标志规范,电力生产事故统计及信息管理,事故调差(查)、分析与处理,电力生产“九项监督”,电力生产反习惯性违章等。总体上看,我国电力安全管理和监察手段逐步从经验和感性阶段向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为了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近阶段又提出了安全保证体系,明确了行政第一责任人也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他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也必须保证本部门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电力生产通过强化“两个体系”的作用,使电力安全生产的基础更加牢固。

1.4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科学理论和学科已经形成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械、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求达到人的作业能力与作业活动相适应,创造全过程、高效、安全的劳动条件的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里程碑,是关于工业安全普遍规律的科学,而电力生产有其自身的规律,其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产、供、用同时进行,事故的突发性和破坏性极强,危害极大。因此,电力安全理论既与安全人机工程学相关,又要充分反应电力生产本身的规律。改革开放后,我国一些电力机构也开始注重电力安全技术的研究,电力生产事故分析管理系统、电力生产安全性评价等科学理论也在实践中应运而生,这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可靠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建立电力安全生产新机制的有效策略

2.1不断完善电力安全生产机制的各项规章制度

电力企业的多层次、多部门、多工作种联合劳动,必须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依靠制度来管理。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如:分配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双向监督制度等等,建立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在制度建设上,必须注意加强制度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以保证企业制度形成之后,能够成为企业全体成员恪守的管理和行为准则,进而通过各种制度的相互协调,促进企业建设目标的实现,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优化。

2.2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理论研究

电力安全生产的理论是保证电力企业生产安全性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确立电力安全生产新机制的必要措施。这就要求国家和各电力企业不断进行电力安全理论研究工作,确立电力安全生产理论学科,增强电力安全生产人员的理论素养和理论知识水平,促进理论指导与安全生产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行发挥出巨大的指导作用。

2.3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监管方法的有效性

在进行电力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方法,是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必要措施。在监管方法方面,采用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和改革,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意义。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安全管理,管理安全;领导管理,管理领导;班组管理,管理班组;专业管理,管理专业;点面管理,管理点面。以下,将对其中一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所谓“领导管理,管理领导”,即在电力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一方面,电力企业的领导要对整个生产的人员、生产设备以及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保证电力的安全生产。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同时也要加强对领导的管理,不断增强领导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在电力安全生产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出领导的作用。也就是说,“领导管理”与“管理领导”两个方面是需要同时注重的,不能只侧重于单方面的管理。同样,在其他的创新内容中,都要秉承“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电力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手段的不平衡性。

2.4建立一支新型的高质量的电力安全生产监察队伍

若想要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监察队伍,首先就要对电力生产人员进行严格的把关,采用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作业人员,并且还要经常开展对这些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以及安全意识的考核,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的业务素质,不断完善电力安全生产监察队伍,保证监察工作的有效落实。

3结语

电力企业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十分复杂的工作,“硬管理”与“软管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相辅相成。“软”中有“硬”,“硬”中有“软”,很难绝对分开。“硬管理”与“软管理”只有相互结合,才能形成真正科学的管理方式,从而有效地推动电力企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明.浅析目前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的新机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2]张立志.强化管理创新机制为省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夯实安全基础[J].吉林电力,2001,(1).

[3]陈叔文.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的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

[4]刘罗寿.一流的机制创一流的安全生产[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1,(6).

[5]王久玲.建立企业内部科学的安全生产机制大力推进标准化工作把安全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J].黑龙江电力,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