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的智能用电技术与环境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低碳经济下的智能用电技术与环境安全

李昌慧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安岳县供电分公司四川安岳642350

摘要:智能用电是建设智能电网的主要部分,它有着较强的自愈能力和高度的自动化水平,运用智能用电技术能够把各类分布式再生能源快速连接到电网,起到促进环境安全的作用。下面我们对智能用电技术进行分析,并讲述土地利用、电力生产和能源防御体系与智能用电和环境安全间的关系,通过应用智能用电技术可以使碳排放能够减少,使用电系统的抗灾害能力得到提高,起到集约利用土地和保护环境的作用,是环境安全体系的关键部分。

关键词:低碳经济智能用电技术环境安全

节能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电能是一种二次能源,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紧密相关,用电领域一直把节电技术作为研究的重点。电力系统节电包含发电系统节电、输配电节电和用电节电三个方面,而智能节电在这个领域的基础上集成了电力电子、通信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同时做到了其高度一体化的结合。另外智能用电技术能够对资源配置做到优化,在实现低碳经济上也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可以明显的提升能源系统稳定性和高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1、简述智能用电

我国电网提出了坚强智能化电网的观点,也就是以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和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作为前提,应用先进的的信息、控制技术和通信,来建立以自动化、信息化为特点的统一坚强智能化电网。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关键部分是智能用电,它也是电力系统的终端系统,是与电力用户接触最密切的,它的建设与用电的能源利用效率、电网输变电和发电直接相关。

2、智能用电的主要技术

它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新型技术,主要包括智能采集、高速通信、交互式需方响应和智能电表等方面。

2.1关于通信技术

高速通信技术是智能用电的核心部分,现在于智能用电方面的通信技术有无线通信和组网、大容量光纤、电力线载波技术和公网通信等,在这当中光纤用户能够提供宽带及稳定的通信性能,可是其维护和布线施工成本较高。而RF无线有无需布线的优势,它需要频率规划,可是RF无线电频谱的资源相对较少,信号穿透性能也不高,在通信中有盲点,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对比来讲,电力线载波较广泛运用。

2.2关于智能电表

智能电表是智能用电的主要组成之一,它可以做到自动计量和管理以及远程自动抄表,智能电表系统可以对浮动电价实现自动计算与响应,监控异常用电,它有以下方面的功能:网络预购功能、数字化多功能电表、引导消费功能和网络通信功能。

2.3关于智能采集

智能采集模块能够对用户的用电信息做到实时采集,主要对象是公用变压器、大用户专用变压器和居民低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采集的过程中还能够做到在线诊断功能,它有以下主要功能:其一及时采集用户侧电能量信息;其二依照设置的超限定值,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统计,自动执行本地电量闭环控制、本地功率闭环控制,使用电合理有序;其三采集电源分配箱、开关和变压器等设备数据,能够做到在线故障诊断与分析;其四是支持快速通信,能够在线分析用电异常状况,也能提供谐波治理方法。

2.4关于智能终端

智能用电的用户端设备是智能终端,应用智能采集系统,把报警信息、用电信息、相关政策信息和用电模式传送给用户,用户能够经过智能终端查询和接收各类信息,通过智能用电终端,给电力企业和用户构建了一个互动平台,确保了智能电网的实现,另外智能终端也是电力单位进行资源配置和优化管理的重要方法。

2.5关于需方响兴

这是一种信息互动技术,用户经过接收供电企业发布的用电信息,能够及时对用电负荷变化产生响兴,采取一定的方法,从而做到负荷波动减少的目的。它的主要特点是经过用户主动改变自身的用电方法及主动使用各种用电措施来进行市场竞争,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3、智能用电技术与环境安全

推动清洁能源集约化发展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智能用电技术在这一发展上起到相应的保证。

3.1智能用电技术推动了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

现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能源消费也是节节上升,当前中国的能源消费占到了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大国。电力在二次能源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电力的发展还可以当作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另外,电力能源利用率非常高,从环境方面来看,电力在环境方面污染容易控制,因而电力安全是能源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之一。把化石能源转变为电能做到再次利用,增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力度,使能源利用率得到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现在,中国的能源利用率还赶不上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应用智能用电技术对电力消费模式做到改变,切实提升了能源利用率,是一种很有效的措施,与增添同样容量的可再生能源相比,它经过技术进步要有效和快速很多。

3.2智能用电技术推动了我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土地资源相对来说是比较稀缺的,在电力系统发展中也需要占用较多的土地,因而提升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是电力工业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输变电和电力生产方面电力工程建设用电的集约利用成了土地资源管理的新趋势。经由智能用电技术,于电网建设当中加大发电侧与需求侧的沟通与联系,应用智能用电技术对输变电工程做到优化,使用地面积减少,尤其是对耕地面积的减少使生态环境破坏被降低了,另外也使输变电材料的数量降低了。智能用电技术能够挖掘节约用电方法,使电力工业构建用电的土地资源利用率被提升了,促进电力企业向节约型发展。

3.3智能用电技术推动了微电网和新能源的发展

通过智能用电技术,使智能电网的适应性、安全性、互动性和高配置效率等优势能够更充分的发挥,另外,在新能源方面,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间歇性或随机性能源,智能用电技术能够使它们的无污染和清洁特性等环保性能得到进一步发挥。经过智能用电技术与微电网配置技术相结合,把清洁能源转变为电力集中输送,使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与能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并且也带动太阳能产业、风能产业、智能家电产业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建设和开发,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通过采用智能用电技术,建立智能电网,充分利用分布式能源的优势,建立分布式能源模式,经过智能用电技术中的智能采集模式建立微电网来对分布式发电进行整合,使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的冲击力减少了,也使能源的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3.5智能用电技术推动了煤电机组环保技术的发展

通过智能电网的监测功能与智能用电技术,在加快发电部门加装环保装置的高能效煤电机组上有着重要作用。

智能用电技术可以推动电网的输送效率和运行效率,可以使运营成本能够降低,也可以使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有所降低,于发电系统中,火力发电机组将朝着超高参数、超大型化和环保化方向发展,这也是发电效率提高和污染排放减少的主要途径。而智能用电技术和智能电网给电力单位发展高效煤电机组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基础,推动了高效煤电机组技术和环保装置的发展。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用电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它在环境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现在电力系统发展对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影响不断加重,采用智能电网和智能用电的科学管理,给低碳节能提供了技术的支撑,也为电力环境的健全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赵阳.李玲,分析我国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及技术进展[J];电力发展,2013(2)11-13

[2]张向军,分析实时电价的智能用电系统[J];电力自动化,2012(1)56-58

[3]陈道良,试论智能用电技术与环境安全的关系[J];科技进步,2010(8)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