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1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探究

东新梅

山东省乳山市白沙滩镇中心学校264500

物理实验教学是指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现象的实验教学方式,主要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以及课堂内外的实物观察等。通过实验的方法,对物理现象及物质形态的变化做出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现阶段,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初中物理实验面临严峻的形势,比如课改进程加快,实验器具不足,很多实验难为无米之炊;教师急功近利,用多媒体替代实验,有意减少实验次数;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安全压力过大,学校砍减实验等。创新实验,克服和解决实验中面临的制约因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要点,成为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创新实验思路,跳出书框框,启发新思路

很多物理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时,都是按照教材的要求,照本宣科的进行教学,实际上,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所限,很多教材的规范实验已经不能很好的体现教学目标了。因此,创新实验,首先就是要跳出教材的框框、结合实际、创新思路,以最合理的实验方式去开展教学。

演示实验最重要的是,要将物理现象较直观地展示出来,确保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能够给学生最直观、生动的印象,从而较快地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或形成物理概念,提升课堂效果。

例如,在光的传播这一节里,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为均匀介质,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先在一个长方形的水槽中装上清水,用激光笔照射,显示出光沿直线传播。然后把调好的浓糖水,沿漏斗倒入水槽底部,使之成为不均匀的介质,学生就会明显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发生了弯曲,不再沿直线传播。再用玻璃棒把糖水搅拌均匀,则又能明显看到光沿直线传播了。通过这一演示实验,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为均匀介质的含义。

学生实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对实验器材和步骤进行创新,提高实验精确度,使学生多做、精做,加深对知识要点的掌握。

例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这一实验,课本中采用的是用同一电流表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的方法,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反复测量三点的电流(至少三次),操作繁琐、费事,严重压缩了课堂教学时间。可以将实验创新为用三只电流表同时测三点的电流的方法,有效减少了实验时间,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使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二、创新实验形式,走出实验室,探究新实践

物理知识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压强与浮力、简单机械、声现象、光现象等。这些章节的很多实验都可以走出实验室,将实验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深刻的领会知识要点。

选取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的知识点,进行实验教学,可以采取预先布置观察、现场操作探究和课后加深探寻的方法,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发现实验现象、探究物理原理。通过教师在实践现场组织学生实验,提点原理,课后带着原理探寻,能够最大程度的巩固知识点。

例如,在进行简单机械学习时,首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去发现生活中杠杆原理的运用情况,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将实验课搬到校园里,在校园里现场寻找杠杆。比如自行车,一起动手来体会在自行车上杠杆运用情况,在教师的引导下,边操作边总结结论;课后,根据实验结论,引导学生去探究更多的杠杆运用情况、巩固知识点。这种现场实验和探究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比单纯的课堂实验效果更好。

三、创新实验器材,制作新器材,融入新观念

自制实验器材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实验器材缺少的困境。教师可以根据实验要求创新实验器材,可以对现有器材进行革新,也可以根据实验要求自制器材。同时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小制作”,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己动手学习的快乐,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

自制器材能够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有效提高实验课实验效果,而且学生利用自制的器材进行实验,也能够消除物理的神秘感,感受物理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树立起学习物理的信心。

例如,为解决电路实验操作繁琐、课堂时间紧张的问题,可以设计制作“导电性及串并联电路中灯的亮度比较演示仪”,只需简单的改变一下接线,就可做这三个不同的实验:一是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可变为导体;二是额定电压相同而额定功率不同的两个灯泡串联接入电路,额定功率小的灯泡亮度大;三是额定电压相同而额定功率不同的两个灯泡并联接入电路,额定功率大的灯泡亮度大。既可以演示其中的一个实验,也可以同时演示三个实验,进行知识的类比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