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制度分析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制度分析与思考

张楠

安阳市气象局河南省安阳市455000

摘要:近几年来,气象服务事业不断的进行改革与优化,使得我国的气象服务市场逐年扩张。但由于我国气象服务行业需求也在不断的加大,导致我国在气象服务行业的管理模式渐渐落后,当前行业对于管理机制和法律等制度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篇文章对气象服务的业务状况和单位进行分析,积极创新气象服务的管理制度,希望能够为将来的气象服务的管理作出贡献。

关键词: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制度;气象主管部门;

引言:随着新时代的进入,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高,人们对于每日的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气象信息服务方面,人们逐渐提出了多样化、精细化以及个性化的服务要求,虽然气象服务通过网络和数字化技术给用户的服务体验在近年来不断提高,且服务的主题形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但气象服务管理的标准规范和相应的法律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一、气象信息服务的内涵

根据《气象服务信息管理方法》中的三条规定,气象服务是指气象服务单位将有关于气象的资料与气象预报告知用户,从而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通过气象信息服务的法人与其他组织建立气象信息服务单位。本篇文章对一些进行气象信息服务的企业或公司、气象服务单位以及气象服务中涉及的管理制度进行研究。

二、气象服务的单位概述

一些由气象部门建立的气象信息服务单位对于气象信息的服务较为全面,且气象信息服务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主要的服务内容包括气候变化的服务、气象灾害预测预评估、减灾预警服务等。以下是近几年来开展的气象信息服务内容。

2.1天气信息业务的查询服务

墨迹风云有限公司,开发的天气查询APP,目前每日的查询次数已经超过一亿,且该APP当前的使用用户也有几亿。且腾讯和新浪等一些互联网公司也成立了天气网页,通过这些网页,让客户能够进行天气查询,无论是墨迹风云科技有限公司还是腾讯与新浪公司,他们提供的天气信息全部是来自于气象部门所提供的,气象部门所提供的实况数据和预警的信息都是切实可靠的。除此之外,彩云天气APP与墨迹天气APP,还使用了人工智能的算法,这种算法能够预测,两小时后的天气情况,而这种技术对雷达数据的解读,得到的预测结论,相比于传统的以及及实况数据信息的传播,是不属于传播行为的,一些公司还通过从国外网站引进7到15天的天气预测,来完善气象服务的查询,一般的天气信息查询业务盈利方式主要是通过广告来获取盈利的,而不对用户进行收费,通过高流量的广告来吸引用户点击,提升销售额。

2.2开展有特殊需求的气象信息服务

一些企业利用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技术,将气象与行业的数据进行结合,创造一种更具有针对性的气象信息服务,这类服务一般是直接通过双方协议来获取酬劳,其涉及的服务类型包括保险,航空,农业,环保等各个领域。

2.3提供基本的气象数据服务

通过天气的API将各个途径得到的气象数据进行整合与转化,提供过去将来的气象预测以及气象数据服务,并对该项服务进行收费。

三、气象息服务管理制度的现状

2000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对气象预测预警以及传播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用户发放的灾害性预报,必须是气象主管机构所颁布的气象预报,请要求相关的传播媒体要制定专门的时间进行天气预报的传播工作,对于媒体的传播工作也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传播的气象信息一定是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信息,对于违规了传播信息的媒体,会进行严格的惩罚,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0年颁布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也对天气预警传播的法律责任进行了强调,声明其他组织或个人向社会发布气象信息时,将会受到法律责任,且近几年来,气象法也增加了违反治安管理的条例,除了以上法规,气象部门还发布了许多气象信息服务的行业标准,如气象信息服务单位运行记录规范和气象信息服务单位文件归档管理规范。所以,当前,气象信息服务的传播制度较为完善,而且也具有具体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只适合从气象部门中获取天气预报预警信息,近几年来,新生的新技术对天气预测进行计算以及从国外网站获取的天气信息,向社会进行发布时,并没有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很明显,当前气象部门进行气象的资料共享的管理模式,已经不是当前社会所主要解决的问题了,当前,应重点对大数据时代的气象信息共享的使用规则进行优化。

四、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制度的创新

对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时,相关的气象政府部门提供气象信息要实现多元化主体参与的模式,要依赖互联网与科技技术,通过占用社会的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有效的的社会之中,对于管理制度的构建,要掌握当前发展趋势,实现不仅能够保障公共利益,又能够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产业,接受一些发展较为迅速的新型技术,避免这些新型技术的流失,从而抑制了推动气象信息服务的转型。新型的天气预测计算技术的出现对于当前气象信息服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些从国外网站得到的天气信息与结论与一些技术,通过计算得到的天气预测,政府要对这些天气预测来源以及新型技术制定新的制度,来让用户能够明确的参考这些新型技术方法测算出的天气预测结果。

对于天气气象服务还可以采用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将一些涉及到核电公共安全及一些国家能源的气象服务,交给适应能力较强的单位负责,在一些重大工程项目的气候决策方面上,也要交给能力较强的单位承担,对各个单位进行专业能力和条件的规划,实现能够保障公共安全以及公共利益的气象信息服务行业。

对于气象信息资料的分享上,气象信息主管部门所发布的气象信息数据,在一些气象信息服务单位中,他们对各种气象信息的数据进行加工和转化,导致这些气象信息数据失真,对用户的查询造成影响,而对于这些存在偏差的数据,相关的部门要对气象信息的共享进行管制,并提出一些发布气象信息的标准规范。

气象信息部门不仅要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还要在互联网的管理制度方面进行合理的衔接,当前一些气象信息的查询,不仅可以在专业的网站上或者手机软件上得到信息,一些行业外的网络平台将这些信息直接引用,用来作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工具,所以气象部门要实现与网络管理部门的联动,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并对网络平台上的使用者进行一些规定。

通过建立一种公开的机制,让每一位公民,切身的参与到气象信息服务之中,而在当前气象信息的商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能让公民参与进来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能够得到一些建议,而且能够扩大监管的范围,公民能对不切实的气象信息服务进行反馈,提高权力意识,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五、结束语

近几年来,气象信息服务不断在我国进行优化与改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管理制度以及规定方面的问题,气象信息服务也缺乏创新,被拘束于气象信息服务的管理制度之中,本篇文章通过对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制度的分析与思考,提出了一些管理制度方面的见解与建议,希望能够为将来的气象信息服务行业提供帮助,创造出更加有效的气象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王硕.构建气象信息管理法律制度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09):412.

[2]罗迎.省级400气象服务热线信息服务管理系统研究[D].南昌大学,2013.

[3]江丽.基于WEBGIS的重庆公众气象服务信息综合管理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08.

[4]华岩.山东气象局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