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互评自改实践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作文互评自改实践刍议

付继民

付继民(蓬安县罗家镇中心小学校四川蓬安637800)

摘要: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既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和自主性,又有助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且能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关键词:作文教学;自评自改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6-025-01

传统的“学生习作教师评改”的做法将学生排除在评改环节外,学生没有发言权和自主权任由教师主观意志主宰,扼杀了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压抑了他们的自由发挥和思维创新。学生自评自改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作文教学思想。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要在作文自评自改中形成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讨论交流的生动活泼的局面,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前提,灌输、独断、威仪、训斥只会导致课堂一片沉寂,造就一批唯唯诺诺的应声虫。我们一是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二是相信学生评改能力;三是鼓励学生大胆评改,畅所欲言;四是赞扬和引导为主,不压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不堵塞他们的自由表达,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共同研究。

二、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

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自评自改,否则,会感到茫然而无处下手。

1、初读纠正错误。看格式是否正确,卷面是否整洁,错别字有几个,有几处病句,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的错误。并纠正错别字、词、标点符号,修改不通顺的语句,在认真通读原文基础上,学生依靠平时积累的词汇,对作文作出初步修改。以上五条,是互评自改的最低要求,学生修改几次便能熟练掌握。

2、再读梳理文意。看文章的中心是否明确、集中,看文章的选材是否恰当,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看语言是否通顺、简练、准确,例如:明明是介绍植物果实,学生却不惜笔墨,饶有兴致去描写一群小伙伴去倫果实;明明是写参加一个游戏活动,学生却大力描写去叫玩伴时的对话。到了真正该重点写的内容,如果实的行、色、香、味,玩游戏过程却一笔带过。有的学生介绍校园,他只说学校有一幢教学楼,一幢教师宿舍,还有花台、舞台等等,总之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毫无方位,将材料凌乱无序地读在一起。学生若能发现此类问题,其批改能力就会大大提升。

3、精读厘定评语。学生写评语可以侧重一个方面去评价,而不必大而全,要短而精。

三、互评自改的一般步骤

1、学生自评。这是自评自改的必要的第步,学生完成作文后,自己修改一遍,正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和一些未能达到自己要求和作文要求的地方,使初成为认真写作、修改后较满意的作品,从而减少小组评改、集体评改中一些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浪费。而且,使作者对自己作品成竹在胸,认识明确,便于在评改辩论中立场明,深入研讨,得出结论,及时修改

2、小组互评。作文互评小组成员数量以3-4名为宜,成员作文水平应高、中、低兼有。由组长主持,小组成员轮流大声慢速地朗读自己的作文两遍,第一遍由组长代念,主要发现字词错误和不通顺的语句,第二由组员自己读,主要看是否围绕主要内容选材,材料安排是否有顺序,是否抓住特点写具体了。其他组员仔细听、认真记、每方面至少提出一条意见。然后,组员依次阐明自已的意见,大家共同讨论是否恰当,组长作好记录,并以条款式提呈给习作人,习作人根据评改意见改好自己的作文。各小组根据评改情况推选优异者作文本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实施集体评改。

3、展示成果。各组代表评改后的作文在班上朗读,同学认真聆听,作记录,在讨论时,全班同学可不用举手,站起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有同学同时站起来的由教师指明谁先谁后)不同意别人的看法吗?站起来阐述自己的反对意见,说服别人,说服听众,包括教师,问题会在自由辩论中越来越明朗,答案会在热烈的辩论中愈来愈明断,老师归纳大家的意见并概括在黑板上。作文者根据辩论中有益建议,对自己作文进行再修改,力求完美。在学生展示互评自评成果、自由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考,鼓励不同的见解;教师应放下权威的架子,学会聆听;教师应抛去教鞭,走下讲台,融入学生。

4.教师再阅。教师应将学生作文收起来批阅,了解学生互评自改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便于及时加以引导、训练、提高。尊重学生的想法,以学生的眼光,用淳淳的爱心和一颗童心,以亲切鼓励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对学生习作作出画龙点睛式的点评,不想当然的以教师的意志代替学生的思想,不说教、不呆板,富于启发性、导向性。

四、互评自改的价值思考

1、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动参与的作文互评自改能起到切切实实的效果,比教师包办批改十次,学生作被动性、机械地修改的效果好得多。叶圣陶曾说:“改与作的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本人,文章要自己改,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学生的作文互评互改,正是遵循了大师的评改原则而展开的实践活动,它为学生创造了独立探究的氛围。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由原来接受批改的“客体”变成了积极探究知识的“主体”。不仅增强了参与意识,而且主动性、积极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2、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素质。学生不仅需要运用阅读、理解想象、语言表达等能力才能实现与合作交流,完成小组互评;学生需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足够的胆量才能在众多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针锋相对、自由辩论;学生还要具有创新思维,对作文评改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与众不同,属得大家的赞赏;学生还需要仔细聆听他人发言,善于抓住要害,才可能在讨论中获得主动,取得胜利。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学生生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科学统计,一个人成功与否,其专业技术因素占30%,而人际交往等非智力因素占70%因此,让学生参与作文互评自改绝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作文水平,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学生得到充分锻炼,使各方面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8.

[2]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