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怎样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

周丽群

铜仁市第十中学周丽群

数学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前人的实践,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学习数学不但要学习其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其思维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应用于数学本身,而且也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当中,它将让我们学会怎样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数学知识源于实践,实践又能促使人们进行新的创新,创新思维的培养,大多得在数学教学之中去完成,数学教学能够且也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来谈谈。

一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兴趣是一个人的最好老师,也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极大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学生解决创新思维培养的动机,有了这一点才有基础。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他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只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适当加以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也就解决了动机这一问题了。

二根据问题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探索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为讲而讲,学生容易乏味,激不起兴趣,在此情景下进行教学是不可能收到什么好效果的。所以,在上课之前,教师得先给学生创设一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之中,赋予问题的生命力,使学生在情景激发的兴奋点上,寻求思路、大胆创新,养成一种永于探索的思维习惯。创设问题情景有很多种,比如说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联系旧知法,提问法等。

有一位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高质量的提问,使学生不断产生‘是什么’、‘为什么’的定向反射”,所以我们要用好提问法。高质量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长时间的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还会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鼓励大胆质疑、释疑,培养学生敢于思维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设疑、提问,并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对学生经思考回答的问题正确的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回答不完善的不应马上否定,而应让学生再想一想,把问题回答的更完善或更准确,以充分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敢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就是为了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只有让学生亲自参加于某一知识点的产生过程,才能对这一知识点产生有一种亲切感,而不是死记硬背,由此而培养出来的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克服定势思维,培养学生灵活性思维

在思考和解题中有“法”可循、有“路”可行原本是好事,而有些学生却往往忽视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受到某些方法的局限,形成一种对问题分析的思维定势,影响了思维的灵活性。因而在教学中必须设法克服学生的某些思维定势,注重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是做什么都按部就班,一成不变,那又谈什么创新呢?那么又如何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呢?方法很多,比如逆向思考法,正反对比法等,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四抓住课本中的关键问题,培养学生全面性思维

在数学课本中大量存在着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些问题,应该把他们挖掘出来,不失时机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1、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学习新理论。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从新知与旧知、纵向与横向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添砖加瓦。2、利用互逆因素,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在研究问题时从反面观察事物,去做与习惯性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顺推不行时考虑逆推解决,探讨可能性发生困难时,去考虑探讨不可能性的那一面,由此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实上,正向思维定势经常制约了思维空间的拓展,有时,正面解题很难,不妨改变思维方向,就会柳暗花明。3、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联想能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地去观察思考问题,进行大胆联想,寻求答案。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有利于训练联想思维的时机,强化训练。4、抓住猜想时机,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在科学研究上有一种方法就是假设法,所以我们也要善于假设,敢于猜想,以此来寻求问题的解决。以上这些是很重要,但是知识是思维的基础,人们总是通过知识去揭示、探索和认识未知事物,扎实的基础知识、清晰的基本概念、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因此必须扎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才能展开以上的教学。

五多开展数学研讨论活动,增强学生的知识视野

数学研讨活动,不但要在教师中开展,也应在学生中开展,应多开展这方面的活动。多开展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才能体会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广阔性,才会更好的探求新知,增强创新能意识和能力自我培养。要是只局限于书本,那不可能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当然也就不用说什么创新了。所以得多开展数学研讨活动,为创新的实现奠定知识的基础。

结语:本人从上面五个方面谈到了怎样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有一定的帮助,以期望能对同行们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由于本人的水平,当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敬望得到大家的指点和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