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疗效观察

耿汝杰

耿汝杰(山东省章丘市相公庄镇卫生院口腔科250203)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牙列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患者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详细观察种植后的临床疗效、牙槽骨吸收情况与患者种植前后满意度。结果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后随访1年,患者无不适,牙龈无出血,具有良好的咀嚼功能,种植失败1例(1.02%),x线牙片显示牙槽骨吸收均<0.2mm,种植体与骨结合良好,患者种植前后满意度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牙缺损疗效显著,可修复不同部位牙列缺损,恢复咀嚼功能,而且美观、稳定、舒适,是修复牙列缺损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牙列缺损口腔种植牙修复疗效【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008-02牙列缺损是恒牙牙列不完整,由部分牙齿缺失导致,会给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等造成一定影响,可能还会影响口颌系统健康[1]。

近年来,为了修复牙列缺损,避免或减轻损害口颌系统健康,口腔种植牙技术日益成熟,并逐渐普及。种植牙是一种新型口腔修复方法,与正常牙结构类似,能有效恢复患者牙列完整、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具有不损伤余留牙、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种植成功率超过90%[2]。口腔种植牙修复方法逐渐受人们青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修复牙列缺损,是大多数缺牙患者修复的首选方法。本文选取98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98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7例男性,41例女性,年龄21~67岁,51例单牙缺失,48例多牙缺失,按缺损原因可分为:20例外伤脱落,46例龋齿损坏拔除,27例牙周病拔除,5例其它。所有患者均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经诊断无一例戴义齿、牙合垫和牙周夹板,均无四环素药物过敏史、血液系统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98例牙列缺损患者共植入172枚种植体,其中51枚单牙缺失种植体,121枚多牙缺失种植体,种植部位主要为:23例上前牙,10例上前磨牙,18例上后牙,25例下前牙,7例下前磨牙,15例下后牙。

1.2方法1.2.1修复前准备修复前,检查患者口腔缺牙区、余留牙、颌间距离、咬合关系等情况,并进行常规血液系统检查。采用x线片检查颌骨曲面断层,了解缺牙间隙、缺牙区骨组织及周围重要组织分布情况,对缺牙区骨高度进行测量、计算,并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及选择适宜的种植体[3]。

1.2.2修复方法修复时,常规铺无菌手术巾,对口腔和口周皮肤进行消毒,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修复区后开始种植修复。借助修复引导板,应用环形刀垂直切开已确定植入点粘骨膜到骨面部分,剥离粘骨膜形成孔洞,并进行测定。将牙槽骨暴露后,球钻定位植入点,并用先锋钻导向,钻孔时严格控制先锋钻深度和方向,逐渐扩张至所需深度、直径,形成与天然牙一致的适宜种植窝,之后植入合适型号的试植体,若合适,即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种植窝,接着在种植窝植入种植体,并安放封闭螺丝,最后在无张力状态下采用丝线缝合软组织,结束手术。

1.2.3修复后处理修复后,给予患者3d抗生素,同时每天含漱液漱口,确保口腔清洁,11d进行检查和拆线。修复3个月后,患者需进行复查,检查患者是否有不适,种植体是否合适,局部牙龈是否存在异常,牙槽骨吸收种植体后,采用X线对种植体骨融合情况进行详细复查。若患者无不适、种植良好,且种植体周围无无阴影,可将螺帽取下,清洁螺孔,并调磨上部基桩,根据印模制作上部结构,在共同就位道种植牙,完成牙列缺损修复[4]。

1.3疗效判定标准口腔种植牙修复成功判定标准:(1)随访1年,种植体稳定,周围无X线透视区。(2)术后1年内,牙槽骨吸收<0.2mm;术后1年后,牙槽骨每年平均吸收<0.2mm。(3)种植体美观,患者无疼痛、神经损伤、感觉异常、感染等不适症状。(4)种植后,患者满意度提高,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等恢复。

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

2.结果2.1临床疗效98例牙列缺损患者口腔种植牙修复后随访1年期间,1例种植失败,失败率为1.02%,97例种植成功,成功率为98.98%。共植入172枚种植体,除2枚(1.16%)脱落外,其余均种植成功,种植成功率为98.84%。x线牙片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透视区,与骨结合良好,牙槽骨吸收均<0.2mm。

2.2患者种植前后满意度对比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后随访1年,患者无不适,牙龈无出血,咀嚼功能良好,外表美观,符合患者修复要求。对比患者对种植前后咀嚼功能、舒适功能、语言功能、美观程度等满意度,种植后满意度优于种植前,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患者种植前后满意度对比

3.讨论牙列缺损是口腔科常见病,指的是上牙列或下牙列部分牙缺失,由多种原因导致,如外伤脱落、龋齿损坏拔除、牙周病拔除等,其中龋病和牙周病是导致牙列缺损的常见病因,会使患牙出现病变,以致松动、脱落或拔除[5]。牙齿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缺损后若不及时修复,不仅影响人美观,还会影响口腔局部功能,如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等,甚至给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降低其生活质量。及时修复牙列缺损,可恢复患者受影响的各项功能,以及避免健康受进一步损害。近年来,随着人们牙齿健康组织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口腔修复治疗需求日益增加,与传统牙齿修复方法相比,口腔种植牙修复技术不断发展,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口腔种植牙是一种在缺牙区植入种植体的修复方法,具有一系列优于传统修复方法的优点,如:(1)不需磨除缺牙区周围健康牙体组织,有效保护健康邻牙;(2)不需金属卡环,避免或减少传统活动假牙基托,让患者舒适、美观;(3)具有良好的固位稳定效果,患者适应时间短;(4)咀嚼功能恢复优于传统活动假牙,种植体直接向周围颌骨传导并分散咬合力,从而加强咬合力承受能力。可见,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并合理设计修复方案,可有效提高口腔修复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选取98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方法,修复后随访1年期间,结果显示,种植成功率为98.98%,共植入172枚种植体,成功170枚(98.84%),而且患者无不适,牙龈无出血,咀嚼功能良好,而且外表美观,说明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具有良好疗效。

总之,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牙缺损具有显著疗效,可修复不同部位牙列缺损,严格把握患者适应症,合理设计修复方案,不仅能促使咀嚼功能恢复,确保舒适、美观、稳定,还能有效提高种植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邱伟芳,邓文正,曾冠强,黄汝祥.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疗效分析[J].右江医学,2013,41(05):732-733.

[2]贾保军,吕新海,黄征难等.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30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07):997-998.

[3]王彪,陈新中.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246例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04):439-440.

[4]纪翠翠,王丽娟,董长安,任军.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175-176.

[5]张建晖.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0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