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建筑调研的思考与探索罗燕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幼儿园建筑调研的思考与探索罗燕青

罗燕青林沈佳

(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312000)

摘要:本文结合调研实例,提出了幼儿园方案设计的策略与实践手段,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幼儿园;建筑;设计

1引言

幼儿园的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化——有用现代化的思想和教育手段才能培养出满足将来社会需求的人才。归属感——幼儿园设计需要营造一个安全、轻松、温暖的氛围来被幼儿所接受。环保生态——回归自然,崇尚原生态居住的潮流带动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创造——混龄的幼儿班级,能够培育孩子价值观、审美观,并且能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创造美得能力。安全——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及性格特点,来打造既有利于幼儿活动。多元化——根据多元化智能理论,注重教育性、参与性、实践性,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来创造多样化的功用活动场所。

2幼儿园基地的选址和总平面设计的考虑因素

2.1幼儿园基地的选址考虑因素

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此外,四个班以上的幼儿园应具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根据城镇及工矿区的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布点。幼儿园的规模在三个班以下时,也可以在建筑物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2.2幼儿园基地总平面设计的考虑因素

1.大、中型幼儿园应设两个出入口。主入口供家长和幼儿园进出,次入口通往杂物院。出入口的位置应根据道路和地形条件确定。出入口不宜靠近城市道路交叉口。出入口宽度不小于4米。2.对建筑物、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及杂物院等进行总体布置,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游戏场地日照充足,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3.幼儿园必须设置专门的室外游戏场地。除公共活动的游戏场地外,每个班也应有室外游戏场地。4.幼儿园应有集中的绿化用地,并严禁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5.幼儿园宜在供应区内设置杂物院,并单独设置对外出入口。6.基地边界、游戏场地、绿化等用的围护、遮拦设施,应该安全、美观、通透。

3幼儿园建筑调研实例分析

上海青浦区夏雨幼儿园,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华乐路,于2004年11月建成,,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共两层,总建筑面积9900㎡,总用地面及6328㎡。

该建筑总体是被柔和的曲面,以围墙的形式包围,幼儿园内部是由若干个的体块由走廊连接起来,并形成若干个院子,来作为班级室外活动区。整个幼儿园设一个主入口,两个次入口。它的室内地面主要采用瓷砖、木地板,室外活动区域采用弹性材料。大部分内墙采用墙纸,外墙则采用彩色穿孔铝板幕墙加彩色涂料,这样可以使颜色更加持久。园内的门采用推拉门为多,也有部分平开门。窗的打开形式大都是推拉窗和平开窗。

这个建筑是位于青浦区的新郊区,在幼儿园建造之前,那里是一块荒地,而该建筑体量是采用一个柔和的曲线型边界,相比直线它能够更好的与周边环境融合。但整个幼儿园绿地比较分散,以树木为主,植物配植一般,在6328㎡的面积上,只有100棵榉树,树木品种单一,并且很稀疏,所以我认为要想这个幼儿园更富生机,可以在室外环境设计上进行改变。

该建筑整体是被柔和的曲线包围的一个“院子”,交通组织结构打破了一般幼儿园规规矩矩的走道形式,采用了与园林路径状态相似的连廊的形式,抛弃了传统的长方形的教室、讲究效率的直线走廊、封闭的教室,满足了小朋友的好奇心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的方向感。建筑总共由教室群和教师办公室及专用教室两部分组成。班级教师部分的曲线体是落地的实体涂料围墙,办公和专用教室部分是有意识的抬高并周边挑出的u型玻璃围墙。两个体块相互依存,这样很好的化解任意一个单独的体块可能与环境产生的对峙状态。另外它二层的卧室与一层之间的关系处理非常恰当。二层都是卧室,设计师将卧室单独放在二楼,并且适当加以挑空,使得它非常有漂浮感,并且色彩各异的单独的小方块错落的排布在二层,也让整个空间非常的有张力。

还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是,它在墙上设有很多变形缝还有适合小朋友欣赏的100mm宽的“风景缝”(这些缝的高度都是按照小朋友身高来设计的),一方面确保了校园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到小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烈的,所以这些缝可以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带来更多的乐趣。该建筑二层是若干个零散的彩色小盒子,这些小盒子局部挑空,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非常的有漂浮感。并且二层的卧室,每三个教室之间都用廊连接起来,小朋友们可以串门,与更多的小朋友相处玩耍。该幼儿园的每个教室都配有一个室内活动室和卧室,有还配有厕所、盥洗间,小朋友都在自己的班级吃饭,还有专属的室外活动室,每个教室都像一个家一样,会很温馨,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带来一些安全感,一定程度上可以安抚小朋友独自离开父母在学校的恐惧感。

室外活动场地:该幼儿园的晨检室、接待室都位于该幼儿园的主入口处,便于对幼儿进行晨检,并且采用封闭的形式。幼儿园的室外活动场地很大,能够容纳全体小朋友做操及分班活动,并且室外活动场地是被建筑内部空间围合而成的类似于院子似的,在室内活动室打开门,可直接到达室外活动室,非常方便,院子内的采光也非常好,能够满足幼儿每天的日照量。

该建筑有若干个由教室和卧室组成的生活单元,其中教室包括衣帽间、班级活动室、班级餐厅、卫生间、盥洗间、楼梯间几个部分。衣帽间与储藏室合为一体,并都设置在教室入口处,便于幼儿进入教室后脱下衣服的摆放,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节省了空间又会使得教室更加整洁。活动室大多是长方形,一般有35~50㎡,并设有教室的桌椅和休息位置,也设有教师专用的桌子。卫生间包括盥洗间与厕所两部分,厕所与盥洗间相连,被一面墙所隔开。而班级餐厅与活动室合在一起,也大大节省了空间。

该幼儿园卧室与教室分开,单独设置在二楼,位于教室上方,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会使得教室里的活动室更加整洁,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危险指数,可以有效避免小朋友在玩耍撞到床等家具。其次,中午不午睡的小朋友就可以待在一楼,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在二楼睡午觉的小朋友。并且二楼的床不用折叠,但是可以移动,这样就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不需要午睡前将床摆放好。卧室还设有柜子,用来放置被褥等物品。也设有厕所,方便二楼就寝的幼儿上厕所无需跑到一楼解决。

连接一层和二层的楼梯分为两种,室内楼梯和室外楼梯。每个教室都有一个通往二楼卧室的室内楼梯,楼梯间位于厕所旁边。室外楼梯则位于办公和专用教室区,方便教师直接到达二楼。

该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说原建筑采用游廊的形式,沿沿着曲线的围墙走,这样各个班级就会被路给串联起来,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这样会使得路径非常长,使用起来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并且交通面积也很大,所以最终是以一条曲折的线型长廊做主要的交通骨架,各个班级依附在这个骨架上。其次,在室内空间设计上,开始想在空间中设许多柱子来增加小朋友的乐趣,但考虑到下朋友在使用过程中很有可能会撞上柱子,最终把柱子都去掉,但同时把之前直线的墙面改成柔和的曲面,这样来增加小朋友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黄献明,日本儿童教育建筑中的绿色设计-以陆别町小学和昭和学院幼儿园为例,《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3(3):122-133.

作者简介:罗燕青(1998—),浙江杭州人,建筑学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