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1

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周颖

周颖陕西省乾县新阳初级中学陕西乾县713300

高效课堂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课上有事做,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使每个学生有所发展、有所收获,即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我们的课堂要多给学生创设相互交流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自主研究合作中产生真知卓见,使我们的教学过程在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感染,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中生成新知识。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我简要的谈谈我粗浅的看法。

一、要注重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自主学习习惯包括预习,广泛阅读与圈点批注、积累、善于表达、倾听等多种习惯。预习整理习惯的培养:起始年级的学生,最初教预习方法,如作者资料,写作背景、生字生词、文章大致内容,认识发现疑难等几方面。学生在预习时都有记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记录或根据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对学生加以指导整理,做到勤检查,多展示,以便发现问题,以后可逐渐放开;广泛阅读与圈点批注习惯的培养:到目前为止,学生从初一的课内自读到课外阅读,甚至到初二读各种名著时,都养成了圈点批注和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勤于积累习惯的培养;我针对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文章,诗词、人物等都会因趣导入,开展“古诗文背诵赛”“现代诗歌朗诵赛”,还可以根据学生积累,自办报纸作文周刊等学生感兴趣的各项活动;勤于表达,善于倾听的习惯的培养;一要培养正确的听说态度,使之乐说喜闻:二要训练必要的听说技能。为学生在听说实践中提高能力,培养习惯打下基础。并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基本上熟悉了课文内容、课堂上的讨论声立刻让全体到位,全员参与。让学生表演活动会使他们把认识理解上的缺点错误暴露无疑。这些缺点错误既有代表性,又能让听讲的学生容易发现,再经过教师的点拨指导,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新学的知识就达到巩固完善、融会贯通的地步。

二、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情感理解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而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对话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应该倾注着教师的真挚情感,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对学生的全面了解,通过富有感情的眼神、表情、语言、动作感染学生。使师生、作者、情感产生共鸣,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自主获取知识,提高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具有生命活力,学生回味无穷,记忆深刻。?????????

三、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人人皆知的,它能让一个人寻求知识、对任何事物产生好奇心。传统教学方法所使用的传输教学信息的手段已经不再满足我们今天学生的学习需要,甚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从而严重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受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给学生以新异感;正是这种新异的刺激,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读”来感知体会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所谓感知体会,是指通过眼耳等感知器官,使事物在意识中直接得到反映。整体感知就是首先要对课文有一个总的了解,总的印象。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先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一篇课文在讲解之前,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教师交待学习的目标才会有所依托。整体感知的另一个意义是对课文的感情基调和字词的整体把握。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若能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学习注意力就特别集中。同样,字词如果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其含义就难以把握。就一篇课文而言,感知体会能力是通过听和读发展起来的。

四、做到让学生有的放矢

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随意性比较大,有些问题很难驾驭,在备课时很难想象学生对于你所设计的问题有怎样的回答,对教学内容会有诸多种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深入钻教材,剖析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学情,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计问题。提问应表述清楚、详实、准确,避免笼统、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要让学生感到所提出的问题既不是高不可攀,又不能唾手可得,有让学生跳一跳够桃子的难度,这样既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有一种自豪感,又能开动学生的脑筋,让他们在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答案。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才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乐于学习,乐于接受,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充分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无疑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成为高效学习者。同时,资源查阅不受时间限制,给教师提供了良好备课条件而制作电子教案,如果教师利用幻灯片、课件等,就能够让文本抽象内容具体化,静止内容动态化,枯燥内容形象生动化。从而让学生印象深刻兴趣浓厚欲望强烈,这样就会把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激活了。